用户讨论:敢为天下先
感谢您对维基百科的兴趣与贡献,希望您会喜欢这里。除了欢迎辞外,也请您了解以下重要文章:
有问题?请到互助客栈询问,或在我的对话页提出。别忘记:讨论后要签名,方式之一是留下4个波浪纹“~~~~”。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about the Chinese Wikipedia, please leave a message here. Thank you for visiting!
|
- 在中文维基里,间隔号的输入比较特别,详参Wikipedia:如何输入·。
- 希望您能享受编写人类共有之自由百科的快乐,成为一名快乐的维基百科人。我是欢迎您的维基百科人:
Shy10400 2008年5月7日 (三) 09:46 (UTC)(via Alexbot Operate via Alexsh)
“你知道吗?”已经更新
恭喜您!您最近创建或大幅改进的条目唐宋与吐蕃关系史经推荐后,获选于首页作新条目展示。如果希望推荐其他您关注的条目,欢迎前往Wikipedia:新条目推荐/候选提名。在您创建或大幅改进的所有条目中,总计有1篇条目获推荐作首页新条目展示。
|
1 |
西藏历史的条目
[编辑]- 元朝时期的西藏历史
我觉得这个条目的命名很有问题,西藏在中国元朝时期真的是属于中国??国际史学界大多数人都不同意,都认为西藏隶属于中国始于清朝,既然存在争议,那么条目命名为元朝时期的西藏历史那就是属于中国中心主义了
- 唐宋时期的西藏历史
这个条目的命名我更不能同意了,既然西藏在唐宋时期根本不属于中原王朝的话,那么为啥用唐宋时期的西藏历史?太过地域主义了,太过中国中心主义了,这个命名和唐宋时期的印度历史一样的无稽啊!
我认为,描写西藏的历史,应该要从西藏自身发展的本身出发,西藏历史上也出现了很多王朝,也可以大致划分为一些时期,为什么要唐宋元明清这样生硬无稽地划分西藏历史呢?而且,要是条目名称上是西藏历史的话,就应该更多地描写西藏本身的历史,而不是基本上全篇是和中原王朝的关系—唐吉訶德的劍(風車之戰)十步殺一人 2008年5月13日 (二) 16:19 (UTC)
- 建议把唐宋时期的西藏历史合并至吐蕃,我已经手动合并内容,如果你不反对,我就会用管理员功能把编辑纪录合并。其实你写这几个西藏历史条目的水准不错,只是命名方面中国中心,其他两个条目,我已经移动至较为中立的名称了,希望你可以再于条目上加上其他于当时的内容,而不是只限于与中原王朝的关系--Ws227 (留言) 2008年5月13日 (二) 17:23 (UTC)
- 西藏问题的复杂性我想你也了解,我只是问了避免出现过多争议而已。西藏唐宋时期不属于中国的中原王朝,这个大家应该没有争议;而元朝的争议(应该是元明时期也是不少)不少,这个我也不想讨论了。我只是想说,您建立的条目要是仅仅是论述西藏与中国中原王朝的关系的话,就不应该这样命名,“XX时期的西藏历史”的命名会让人认为是西藏的断代史的,而西藏的断代史,我当时建议移动到吐蕃、萨迦王朝也是有道理的吧。既然这样,我诚恳建议你将条目命名改一下,凸显是描写西藏与中原王朝的关系的,好吗?—唐吉訶德的劍(風車之戰)十步殺一人 2008年5月14日 (三) 11:24 (UTC)
- 我们写条目需要兼顾地方本位和政权本位,在西藏被中原王朝统治的朝代(如明朝、清朝),中原王朝与西藏的关系属于该朝代的内政,与唐宋和吐蕃属于外交关系不同,所以不适宜把所有相关条目都当作关系史那样写。如果还有疑问,请到Wikipedia:互助客栈讨论--Ws227 (留言) 2008年5月14日 (三) 12:42 (UTC)
我认为(仅仅是我认为),西藏在清朝时属于中国的主权,而元朝时类似于宗主国和朝奉国关系(这个说法其实不准确,因为西藏风当时也并非“国”,但如果说是宗主地和朝奉地就较为合适,因为元朝中央政权并非直接统治西藏,萨迦王朝是元朝忽必烈扶植建立的,虽然事件和元朝不吻合,但是想想,一国无二君,西藏在元朝是实质的自治主权政权),至于明朝时候,实际上明朝的疆域大致只是今天的本部十八省,西藏与明朝可以说是没什么实质联系。
我说的都基本符合历史事实,若有不同意见,请告知。也许和您的认知有某些方面的差别,但是也恰好反映了在这个话题上存在争议,相信我们和支持西藏独立的人士的争议会更大,在具有争议的历史里面,我们应该保持中立,而不要主观性地以某个自己认为理所当然的结论为编写的指导。—唐吉訶德的劍(風車之戰)十步殺一人 2008年5月14日 (三) 15:46 (UTC)
- 嗯,原来如此,这样的话,Ws227移动到西藏元治时期的确不妥。不如接收他一个建议,改为“元朝与西藏的关系”好吗?另外,我是从历史上的事实而分析,个人认为西藏是在康熙晚年开始从属于中国主权,当然只是个人观点;我留意到一些大陆学者还说唐朝时就是了,也有学者甚至认为西藏一直不属于中国……这种争议我在未来几天会尽量抽时间找找。—唐吉訶德的劍(風車之戰)十步殺一人 2008年5月14日 (三) 16:37 (UTC)
建议将标题“元朝治藏历史”“明朝治藏历史”“中华民国治藏历史”改为“XX与西藏关系史”,以保持中立性,而不是偏向于某种意见。这些朝代是否真正统治了西藏尚无定论。Khyengya (留言) 2009年4月11日 (六) 05:57 (UTC)
文件删除请求:通知
[编辑]您好。您上传的文件Image:阐化王印.png已列入Wikipedia:删除投票和请求中,具体原因及讨论请参阅该页面。图片可能是缺乏图像版权标志等重要资讯,如是者请尽快补充,否则文件一定会被删除。同时借此机会提醒您,维基百科极为注重著作权,请参考相关的Wikipedia:图像使用守则#版权、Wikipedia:版权信息#图像指导以及wikipedia:合理使用准则等指导页面。谢谢!--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08年5月15日 (四) 08:23 (UTC)
明朝时期的西藏历史
[编辑]敢为天下先,您好。在Wikipedia:优良条目候选里有详细列明优良条目的入选标准,包括1、一星期内至少6票支持;2、如有人反对,1票反对抵销1票支持。而明朝时期的西藏历史在一星期内有8票支持、5票反对。5票反对票抵销5票支持票之后,只剩3票支持,所以不符合入选优良条目的标准。此外,希望你不要灰心,针对反对意见进行改进之后,你还可以再次提名该条目参与评选。—长夜无风(风语者) 2008年5月26日 (一) 15:40 (UTC)
元朝治藏历史
[编辑]条目元朝治藏历史已被其他用户提交Wikipedia:页面存废讨论/疑似侵权,请留意。--Mewaqua (留言) 2009年6月22日 (一) 12:35 (UTC)
我是Khyengya对话页中的207.112.48.40。敢为天下先,恳请你仔细查看条目的编辑历史,不要把我和User:Khyengya的编辑弄混。关于《北疆通史》这部分的编辑不是我加的,而是Khyengya加的,见[1]。而我加的则是““吐番”可为今西藏自治区及青海、甘肃、四川、云南各自所辖藏区的统称”这句(该句之前被User:Khyengya删除),同时我还删除了User:Khyengya自己的推算结果和他引用的“西藏历史地位明辨”一文,虽然保留了他先前加入的有关《北疆通史》的引用(我没有这本书,无法验证其内容; 如果《北疆通史》中并没有这句话,你应该跟添加该引用的Khyengya反映)。详见我在Khyengya对话页中的留言。希望你弄清真相,不要张冠李戴、敌友不分。我暂且相信你只是一时没看清楚编辑历史而导致错误的判断。--64.56.231.79 (留言) 2009年8月16日 (日) 03:06 (UTC)
- 如果是误会就算了吧,不必计较这么多!(注:““吐番”可为今西藏自治区及青海、甘肃、四川、云南各自所辖藏区的统称”应该是早先我编辑的文字)。另外,我也不与谁为敌,亦不与谁为友,大家都是编辑者,谁给出可靠来源谁编辑,wiki便是如此简单。致!敢为天下先 (留言) 2009年8月16日 (日) 10:55 (UTC)
明朝治藏历史参选优良条目
[编辑]- 你好,你的作品参选优良条目,目前有人提出反对票
- 正文的部分人名未翻译,大段内容无来源。另外“行政设置”、“安多”的标题都被表格挤掉了(本人在Chrome、Firefox下均有此问题)。
- 麻烦请关注一下,谢谢-- Jason 22 对话页 贡献 2011年6月19日 (日) 13:39 (UTC)
历史提升计划邀请函
[编辑]敢为天下先,您好:
诚挚邀请您参加历史条目质量提升计划,本计划旨在提升历史相关条目的质量,借由募求开放协作方式将更多的历史条目达到一定水准,内容包含历史朝代、国家、文明、文化、专门史、历史事件、制度、战役等等与历史相关的条目都可以提报于此。期盼您能加入我们提升质量的行列,来改善或创建更高品质的百科条目。
为了提升中文维基百科各领域的条目数量及品质,欢迎您参与其他子计划,请参阅主计划说明。谨祝编安。
收到此邀请函的维基人,可使用{{subst:历史提升计划/邀请}}语法张贴至您认识的维基人对话页,将此消息广为推介来共襄盛举,谢谢。
邀请人:
明朝治藏历史被移动
[编辑]兄执笔的优良条目明朝治藏历史在未经讨论的情况下,被人移动至明朝与西藏关系史。在下以为,明朝对西藏的管辖是否算作治理虽可商榷,但“明朝与西藏关系史”一名更属莫名其妙。不知高见如何。--inhorw (留言) 2011年10月12日 (三) 02:54 (UTC)
your uploads to Commons
[编辑]Hi 敢为天下先,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with your uploads to Commons. Please check your talkpage on Commons soon. --Túrelio (留言) 2011年10月18日 (二) 15:43 (UTC)
RE
[编辑]纵观此条目,其主要内容仍以编年史的方式排列,难免会让人有误会之意。我建议你将全部内容重新整理后,将中华民国的部分放在中心描述。-马呵说年诶多哗铎★魔力 (留言) 2011年10月31日 (一) 16:49 (UTC)
那个讨论页面我打不开
[编辑]不知道什么原因打不开,可能是大陆封了。我觉得你坚持的标题与内容更加符合、更准确一些,因为“西藏历史(1912-1949)”的内涵比“民国治藏历史”要大很多,即后者的内容比前者要更精确具体化,着重论述的是治理等政治方面的内容;而“西藏历史某段时期”其实还有很多方面的内容,比如社会,文化等多方面。--huandy618 (留言) 2011年10月31日 (一) 16:55 (UTC)
支持您
[编辑]惊闻有人凭一己之私在未经讨论的情况下乱改条目名称,实在是太可恶了。不能助长这种歪风。--玖巧仔●□留言 2011年10月31日 (一) 18:17 (UTC)
送给您一枚星章!
[编辑]文明星章 | |
非凡的维基人--玖巧仔●□留言 2011年10月31日 (一) 18:18 (UTC) |
关于争议
[编辑]西藏历史条目
[编辑]你好。先前我已给你留过言,User:Dayten将明朝治藏历史移动至明朝与西藏关系史的行径,我是反对的。此人在几天内将中文维基有关西藏的条目几乎全部篡改了一遍,我写的噶厦一条也未幸免。还有我原先按年代排好的template:西藏历史,也被此人弄成一个不伦不类的大杂烩。关于西藏条目的编辑战,相信各位老维基人早已厌倦,我也懒得再去清理这些事情了。
我提出西藏历史 (1912–1951年)的标题,主要是希望避免各派人士没完没了的论战。之前我在也提出过浙江历史 (1912–1949年)之类的表述,并不隐含政治立场,希望你不要误会。还有一点需要说明,我并未在Talk:西藏历史 (1912–1951年)中进行正式投票。讨论页上的那个投票形式与(+)支持票是User:Dayten自行修改的,之前我对此修改及该条目的移动并不知晓。--inhorw (留言) 2011年11月3日 (四) 05:00 (UTC)
西夏参选优良条目
[编辑]你好,历史提升计划又完成了西夏条目,现在正在参选优良条目中,本条目内容丰富,架构完整,注解详细,图片也十分丰富。如果阁下有意愿,不知能不能拨空评鉴,谢谢你。-- Jason 22 对话页 贡献 2011年11月27日 (日) 06:03 (UTC)
邀请您参与条目质量提升活动
[编辑]根据过去经验,计划的成败关键在于消息是否散布开来,请将此消息继续推介给你您认识的维基人,若要发邀请函,可以使用以下代码:{{subst:QA/邀請}}张贴在对方的对话页中,感谢您的义举。
邀请人:RekishiEJ(留言) 2012年3月18日 (日) 21:57 (UTC)
目前票选中的主题:武侠小说提升计划 - 人文提升计划 - 新闻相关 -南极地理条目提升计划 -飓风主题计划 -哈利波特条目提升计划
目前进行中的主题:
(更多候选主题)
目前该页面仍有若干重要、篇幅不长但语文版本数目过少(少于十个)的候选只有提名人投票或反对票占总票数三分之一以上,如en:List of most visited art museums in the world、en:Oryzomys dimidiatus、en:Montague Druitt、en:Immigration Act of 1924、en:Binary translation、en:Teacher-librarian、en:Anthony Aristar、en:Collier's Weekly、en:Mary Ellen Wilson、en:National Doughnut Day、en:Michael Pollan、en:Propaganda in the United States、en:Anti-Irish sentiment、en:National Museum of the United States Air Force、en:Bill Carlisle、en:Benchmarking (geolocating)、en:British Hong Kong、en:Anthony Wayne、en:MGM Studios, Inc. v. Grokster, Ltd.、en:Essay mill、en:Black tar heroin、en:Adenanthos obovatus、en:Shuanggudui、en:Constitution of New Zealand、en:Day-care sex-abuse hysteria、en:Press Association、en:Eric Eldred、en:Ayi Jihu,希望你能参与TOTW候选投票,毕竟先前已经有一些这类的候选落选(如en:Fear of youth、en:Fear of crime、en:British comics、en:United States of Africa、en:Artistic license、en:Customer experience、en:List of deadly fungi、en:Genna crime family、en:Go Ask Alice、en:Four Freedoms (Norman Rockwell)、en:Sino-Albanian split、en:Physics and Star Wars、en:CD-Text、en:LGBT tourism、en:Smart power、en:Second Superpower、en:Nomenclature codes、en:Basketball (ball)、en:Kick-Ass (comics)、en:WoWWiki、en:Asian Century、en:Lucifer Chu、en:Image stitching、en:Google Chrome Frame、en:Cloud gaming、en:Thaification、en:Intel 440BX、en:Socialism (Marxism)、en:Crony capitalism、en:Historiography and nationalism、en:Anarchism and nationalism、en:Michael P. Fay、en:Yamazaki Ansai、en:Yoshinogari site、en:Shinbutsu bunri、en:Independent bookstore、en:alt.religion.scientology、en:Control message、en:Malaysian Malaysia、en:iLoo、en:ESPN Radio、en:Bulbous plant、en:Houston Museum of Natural Science、en:Military of Austria-Hungary、en:Visual music、en:List of murderers by number of victims、en:Lee Kwon Mu、en:Generation Kill、en:Private defense agency、en:Private intelligence agency、en:Navy Yard, Washington, D.C.、en:River Tone、en:Canoe River train crash、en:Site-specific browser、en:Newspaper theft、en:Christianised sites、en:Tableless web design、en:George B. Post、en:File viewer、en:4DOS、en:Coconut doughnut、en:The central science、en:Difference between chemistry and physics、en:1 2 4 8 · · · 、en:Artificial scarcity、en:Kurt Chew-Een Lee、en:McMartin preschool trial等),而TOTW就是每周各语文版本维基百科翻译二个条目(2010年第8周以前是一个条目)以扩充各语文维基百科收录范围的计划,这类条目的落选对不少语文版本维基百科是大憾事,我不希望类似案例重演。--RekishiEJ(留言) 2012年3月18日 (日) 21:57 (UTC)
Re:AWB和CSV Loader
[编辑]我刚刚看了获得授权的页面(Wikipedia:AutoWikiBrowser/CheckPage)好像还没有阁下的用户名,所以要先去Wikipedia_talk:AutoWikiBrowser/CheckPage申请权限,不过理由要写清楚、具体一点,这样比较容易通过审核,祝申请顺利。--Alexchris(留言) 2012年3月29日 (四) 05:00 (UTC)
- 申请通过后,依照Wikipedia:AutoWikiBrowser/User_manual#自动维基浏览器用户指南的方式登入,应该会看到右下角的用户名称变成绿色底,而非红色。--Alexchris(留言) 2012年3月29日 (四) 05:05 (UTC)
- 用户名称的底色是没办法调的,要到Wikipedia_talk:AutoWikiBrowser/CheckPage申请完成就可以了,登入方法请参阅Wikipedia:AutoWikiBrowser/User_manual#自动维基浏览器用户指南,快去申请使用权限吧。--Alexchris(留言) 2012年3月29日 (四) 13:33 (UTC)
Template:中国历史上的西藏页面存废讨论通知
[编辑]您好,您先前创建或编辑的页面“Template:中国历史上的西藏”已被列入页面存废讨论列表中,正在讨论条目的存废。这是因为有编者认为这页面可能不符合维基百科的收录方针,并已经解释了原因。您可以参看维基百科不是什么。
我们欢迎您参与讨论并留下关于页面是否符合方针、应当如何处理等意见;请在“Wikipedia:页面存废讨论/记录/2012/03/30#Template:中国历史上的西藏”中留下您的意见,记得使用~~~~签名。您也可以在讨论期间改写您原先的页面,但请不要移除条目页面的条目删除模板。谢谢合作,祝编辑愉快!--唐吉诃德的剑(风车之战)十步杀一人 低头思故乡 2012年3月30日 (五) 17:23 (UTC)
文件存废讨论:通知
[编辑]您好。您上传的文件File:10thpanchenlama.jpg已列入Wikipedia:档案存废讨论中,具体原因及讨论请参阅该页面。图片可能是缺乏图像版权标志等重要资讯,如是者请尽快补充,否则文件一定会被删除。同时借此机会提醒您,维基百科极为注重著作权,请参考相关的Wikipedia:图像使用守则#版权、Wikipedia:版权信息#图像指导以及wikipedia:合理使用准则等指导页面。谢谢!
请假定善意
[编辑]请假定善意和不要伤害新手,而不是像您在“讨论:明朝治藏历史#建议改名为“明朝与西藏关系史””中那样。Professorjohnas(留言) 2012年10月7日 (日) 09:14 (UTC)
Re
[编辑]您好!我并未为反对而反对,主要是想体现出国内外史学界明显存在的对明朝是否真正统治了西藏之争议。史学界对元朝和清朝统治了西藏这点就基本上没多大争议,而对明朝是否统治了西藏的争议明显就大得多,这应该要体现出来。这是对客观事实的反映,而不是只一味反对。我从未说过明朝就一定不包括西藏,而只是要如实反映出此巨大争议,尤其是目前相对中立且比较权威的作者和书籍(如《剑桥中国明代史》、Goldstein和Sperling等)的观点几乎完全一致这点。
关于《剑桥中国明代史》,请见其中文版上册第4章“建文、永乐、洪熙和宣德之治,1399-1435年”中的282页下方,标题就是“对外关系”,而“西藏”就在其后的289页。这即体现了“而将永乐年间明朝与西藏的关系置于其“对外关系”一节中”之说法。如果阁下没有中文版,可参见英文版的256页(这儿有Google Books电子书版),里面就有"Foreign relations"标题,再往下翻到261页就是"Tibet"。还有,《明史》之缺点应该交待。比如这儿下方就提到“《明史》也有明显的缺点。首先,它对纲常名教的宣扬和对农民起义的仇视,都达到极露骨的地步,比其它史书更为突出。其中许多诬蔑农民战争的失实之处,已有不少史家为之辨证。其次,由于清朝实行文禁政策,《明史》的作者常常不得不用曲笔,尤其对清朝的兴起和南明的事迹,记事偏于笼统晦昧,有的地方甚至歪曲捏造。例如故意隐讳建州女真对明朝的从属关系,以及掩盖东南人民抗清斗争事迹等等”。此外还有文献提到康熙帝指示纂修大臣要删除多处不利于明朝统治者的部分等。这些内容与“明史不确说”之主题当然有关系。
还有,《剑桥中国明代史》提到(明朝)讨伐军深入今青海湖地区等内容,但并没有说这是“治藏期间”所作为;同时,有歧义时应以英文原著为准,由于英文原版中的Tibet既可以翻译为“西藏”也可以翻译为“藏区”,模糊化处理比较好,一是因为文中明显主要谈的是青海等地,此处Tibet是指藏区,而非TAR的区域,二是这种模糊化说法既可以包括TAR的地域,也可以不包括,不失其中立性。至于下面的“绛曲坚赞不仅仅是另外一个宗教教长...”等语是出自《剑桥中国明代史》,虽然该段主笔为陈学霖,但《剑桥中国明代史》是经众多学者修改、检阅而写成的,故不应说“陈学霖认为...”,而应该是“《剑桥中国明代史》认为...”。这跟前面所提“《剑桥中国明代史》则评“二十四史中,《明史》被列为...”用“《剑桥中国明代史》”而不是该章节主笔人之评是一样的道理。还有,维基百科中已有乌思藏纳里速古鲁孙等三路宣慰使司都元帅府条目,不知阁下为何要将条目中的此链接取消并改为“乌思、藏、纳里速·加鲁孙三路宣慰使司都元帅府”字样?本人对阁下此做法实在不能理解。
最后,现在interwiki已由维基数据提供,不应在后面手动加上其它语言的链接。--Cartstyle(留言) 2014年2月7日 (五) 16:08 (UTC)
- 关于“尽管在清朝官修史书《明史》中提及明朝疆域“西据吐蕃”,但明朝并无在乌思藏等地实际派驻军队...”这句话是之前就加上过,后来看到阁下并未交待移除的理由下删去,所以恢复了,只有细微修改。并非我的立场已经偏颇,我也并非一定要加入“乌思藏无驻军”这几个字,只是觉得紧接着在“争议”下面加入一段话比较好,只要能说明一点问题,没有“乌思藏无驻军”这几个字也罢。毕竟一般紧接着章节下都会有一些文字的。
- 关于明史的明显缺点,我觉得还是应该用某种方式交待下,否则从现有文字来看好像《明史》显得很完美似的。也许没有直接涉藏导致并非与该章节直接相关,但其它方面的明显不足也能说明明史并非100%可信。何况《剑桥中国明代史》中也曾提到过明史一些缺点。还是用某种方式提到一下其存在缺点为佳。--Cartstyle(留言) 2014年2月7日 (五) 20:33 (UTC)
我也并非支持Wylie的观点。对Smith等人的观点也只是一部分同意。不过我对《剑桥中国史》系列是有些好感的,因为它比较中立,而且有较大的史学价值。关于《明史》一事《剑桥中国明代史》在提到文中的那段评论的同时也说了一些问题(原文是:“另一方面也很明显...”),应该用一句话简要表达一下。这样才能解释为什么《剑桥中国明代史》本身并未采纳明史中“西据吐蕃”之说法,而将永乐年间明朝与西藏的关系置于其“对外关系”一节中。还发现一点,《剑桥中国明代史》英文原版中并未说“邓愈和沐英受命对西藏进行惩罚性的讨伐...”,而只是说“邓愈和沐英受命进行一次惩罚性的讨伐(以严惩一位拒不承认明朝统治的西藏/藏族酋长)”,并深入到今青海湖地区(130页)。将按照英文原版修改。--Cartstyle(留言) 2014年2月7日 (五) 21:49 (UTC)
刚才在收到阁下的留言之前想到了一种紧接着章节的概括方法,所以一并加上了。--Cartstyle(留言) 2014年2月7日 (五) 21:59 (UTC)
英文原文说的是"a certain bias in this direction has to be expected"。如果觉得这样说还是有点突兀的话,不如更简单化点,就说“但亦指出其内容并非是完美的”之类就可以了。毕竟《剑桥中国明代史》确实谈过“另一方面”,所以应该有些表示,但具体表述可以从简(或者可以在注释中多说一两句,但不放在正文中)。当然,如果能找到如阁下所说的直接关于《明史》涉藏内容的评价的资料那是最好不过了。--Cartstyle(留言) 2014年2月7日 (五) 23:38 (UTC)
有指出“清人修明史,可能以简洁语言的需要,抑或对史料的考辨不足,其总结语言或表达多有不准确以引人误解,或似是而非的现象。”这算是涉藏内容吗?我觉得应该加进去,因为现在大部分都在说明史如何如何“完善”,有不中立之处。--Cartstyle(留言) 2014年2月8日 (六) 02:16 (UTC)
- 好的。另外,“对明朝历史所作的解释在某些方面存在偏见是可以预料的”之文字早已不在正文中,所以无需替换。--Cartstyle(留言) 2014年2月8日 (六) 16:54 (UTC)
关于“对外关系”,因一处只留在相关的注释而非正文中,故当时未算一处。现将剩下的一处换了个位置。另外关于清朝对于明史解释中的所谓“偏见”(a certain bias),剑桥中国明代史其实是点名指出涉及满洲和蒙古的内容不中立,而从其原文(“对明朝历史所作的解释在某些方面存在偏见是可以预料的”,以及“凡是...”的说法)的语气即可看出并不一定只限于这两处不中立。另外,目前国际上对明朝与西藏关系最大的争议处还是统治与否,而统治程度反而是其次(相反,国际上对元、清与西藏关系的最大争议处[如果有的话]主要是统治程度,整个学术界都几乎没有见到认为元、清没有统治西藏的说法,更何况是像《剑桥中国史》这样的中立来源)。--Cartstyle(留言) 2014年2月8日 (六) 18:48 (UTC)
关于元清两朝,如果是指达赖喇嘛或其追随者的观点的话,那只能说太偏激了,连学术观点都算不上。以清为例,Sperling在《Tibet-China Conflict》一文中指出:“The Qing had slowly taken on an increasing dominant role in Tibet, so much so that by the end of the eighteenth century the subordinate place of Tibet within the Qing Empire was beyond dispute.” 史学家如此肯定的说法,是反驳非学术观点的最好方式。Sperling还说过,“The priest-patron relationship coexisted with Tibet's political subordination to the Yuan and the Qing. There is simply nothing to substantiate the notion that priest-patron relationship excluded political domination.”很明显西藏和元清的宗教关系和政治从属关系是同时存在的,绝对不能宣称只有宗教关系而对更重要的政治从属关系视而不见。--Cartstyle(留言) 2014年2月9日 (日) 01:21 (UTC)
- 关于明朝设置的某些政治职位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我本人也并不是完全确定。不过据当今比较重要的史学书籍(如《剑桥中国明代史》、Goldstein的《The Snow Lion and the Dragon》、Sperling的《Tibet-China Conflict》等)来看,明朝与西藏的之间是否有实质性的从属关系是有较大争议的(这点在上面所提到的元清两朝就几乎不存在)。阁下所述“国家机器的政治属性错综复杂”的确如此,但具体判断时应以第三方来源为主,而不是自行推测,否则真会陷入“原创研究”了。--Cartstyle(留言) 2014年2月9日 (日) 14:37 (UTC)
- 明白了。同时对阁下当初创建这篇条目的目的表示理解。而本人亦未对其中的“治藏政策”章节修改过一字,其原貌可以说是100%保留下来。--Cartstyle(留言) 2014年2月9日 (日) 15:06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