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克华 |
---|
出生 | (1961-10-04) 1961年10月4日(63岁) 中华民国台湾省花莲县花莲市 |
---|
国籍 | 中华民国 |
---|
职业 | 眼科医师、文学作家、摄影家、画家、歌手、演员 |
---|
- 花莲高级中学
- 台北医学院医学系
- 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史盖本眼科中心(Schepens Eye Research Institute)研究员
|
- 长庚纪念医院实习医师(1985年-1986年)
- 台北荣民总医院眼科部住院医师,总医师 (1988年-1995年)
- 国防医学院眼科临床讲师(1988年-2007年)
- 台北荣民总医院眼科部角膜科主治医师 (1995年-)
- 国立阳明大学眼科助理教授(2000年-2007年)
- 台北医学大学医学人文中心委员(2001年8月-2003年7月)
- 辅仁大学兼任助理教授(2003年-)
- 医学会中眼会讯总编辑(2004年7月-2005年12月)
- 国立阳明大学眼科副教授(2007年-)
- 国防医学院医学系临床副教授(2007年8月-)
- 台北荣民总医院眼科部一般眼科主任 (2018年-)
|
陈克华(1961年10月4日—[1][2]),笔名田自由、陈业、克克[3],祖籍山东汶上,是一位出身花莲的眼科医师[4]、作家[1]、摄影家、画家、歌手、演员[5],现为台北荣民总医院眼科医师。
1986年,毕业于台北医学院医学系;并至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史盖本眼科中心(Schepens Eye Research Institute)研究员。
曾担任《现代诗》主编[6]。作品曾多次被改编为诗剧搬上舞台,并为多出舞台剧及交响乐曲填写歌词,本人亦参加舞台剧及电视剧的演出。填词的歌曲代表作有王芷蕾《台北的天空》[7]、苏芮《沉默的母亲》、《蝶衣》等[8]。近年创作范围扩及绘画、数位输出、摄影、书法及视觉多媒材艺术创作,举办多次展览并获奖。其作品(如《欠砍头诗》、《我捡到一颗头颅》等)以对政治与道德威权提出耸动挑战而著名。2006年,他发表〈我的出柜日〉一文正式宣告出柜[9][10]。
年度 |
书名 |
出版社 |
再版/其它版本
|
1981 |
《毛发》 |
行政院文建会 |
|
年度 |
书名 |
出版社 |
再版/其它版本
|
1983 |
《骑鲸少年》 |
兰亭书店 |
1993年再版/兰亭书店,2003再版/小知堂 [11]
|
1987 |
《星球纪事》 |
时报文化 |
1997再版/元尊文化
|
1988 |
《我捡到一颗头颅》 |
汉光 |
2020再版/麦田
|
1993 |
《我在生命转弯的地方》 |
圆神 |
2004再版/小知堂
|
1993 |
《与孤独的无尽游戏》 |
皇冠文化 |
|
1995 |
《欠砍头诗》 |
九歌 |
|
1997 |
《美丽深邃的亚细亚》 |
书林 |
2020年再版
|
1997 |
《别爱陌生人》 |
元尊文化 |
|
1997 |
《新诗心经》 |
欢喜文化 |
|
1997 |
《看不见自己的时侯》 |
探索文化 |
歌词和插画书集
|
1998 |
《因为死亡而经营的繁复诗篇》 |
探索文化 |
|
2001 |
《花与泪与河流》 |
书林 |
2015年再版
|
2006 |
《善男子》 |
九歌 |
|
2009 |
《我和我的同义辞》 |
角立 |
中英对照
|
2010 |
《心花朵朵:陈克华的心经曼陀罗》 |
台湾明名文化 |
诗十插画 摄影
|
2011 |
《寂寞.Autopsy》 |
香港中文大学 |
|
2011 |
《无明之泪》 |
株式会社思潮社 |
日文诗集,译者:三木直大
|
2012 |
《阿大,阿大,阿大美国》 |
角立 |
|
2012 |
《BODY身体诗》 |
基本书坊 |
|
2013 |
《当我们的爱还没有名字》 |
酿出版 |
诗 摄影
|
2013 |
《渍》 |
酿出版 |
长诗集 摄影
|
2015 |
《一:陈克华诗集》 |
酿出版 |
|
2016 |
《乳头上的天使:陈克华情色诗选 1979-2013》 |
酿出版 |
|
2017 |
《你便是我所有诗与不能诗的时刻》 |
斑马线文库 |
|
2017 |
《此刻没有婴儿诞生》 |
书林 |
中德对照诗集
|
2018 |
《垃圾分类说明》 |
书林 |
中英对照诗集,译者:林为正
|
2018 |
《嘴脸》 |
斑马线文库 |
|
2018 |
《天光微微一陈克华自选诗(1980一2015)》 |
纽约新世纪 |
中英对照诗集
|
2019 |
《鬼入门:陈克华诗集》 |
酿出版 |
诗十图(吴衍震)
|
2019 |
《内心风景》 |
纽约新世纪 |
中英对照诗集,译者:林为正
|
2019 |
《天使遗书》 |
纽约新世纪 |
中韩对照诗集,译者:洪君植
|
2019 |
《失眠者:微型科幻小说》 |
杜葳 |
|
2020 |
《写给我62个男人的备忘录》 |
斑马线文库 |
|
2021 |
《戴着口罩唱歌》 |
斑马线文库 |
随书附赠陈克华画作订制款口罩
|
2021 |
《零点零零》 |
从容国际文化 |
|
2022 |
《父亲》 |
从容国际文化 |
|
2022 |
《好鸟挡路:陈克华同志诗选(1978-2021)》 |
斑马线文库有限公司 |
|
2023 |
《南滨消失:陈克华摄影诗文集》 |
斑马线文库有限公司 |
|
2024 |
《他在花莲写作》 |
斑马线文库有限公司 |
|
年度 |
书名 |
出版社 |
作者
|
1986 |
《日出金色》 |
文镜 |
柯胜隆 、陈克华 、林燿德 、也驼 、赫胥氏
|
2005 |
《桂冠与蛇杖——北医诗人选》 |
九歌 |
|
2010 |
《妖怪 纯情诗》 |
心灵工坊 |
|
2022 |
《徙:台湾当代诗人十三家》 |
书林 |
作者:陈义芝、陈克华、陈黎、陈育虹、鸿鸿、零雨、商禽、吴晟、痖弦、杨佳娴、杨牧、颜艾琳、周梦蝶(中英对照)译者:乔治.欧康奈尔(George O'Connell)
|
2024 |
《让我为你解释,你为什么没有肚脐?》 |
斑马线文库 |
作者:林豪锵 , 陈克华
|
年度 |
书名 |
出版社 |
再版/其它版本
|
1986 |
《爱人》 |
汉光 |
|
1989 |
《给从前的爱》 |
圆神 |
2004再版/小知堂
|
1993 |
《无医村手记》 |
圆神 |
|
1994 |
《恶声:陈克华电影笔记》 |
皇冠文化 |
|
1998 |
《文化研究:霍尔访谈录》 |
元尊文化 |
|
1998 |
《在城市中迷失的地图》 |
元尊文化 |
|
1998 |
《颠覆之烟》 |
九歌 |
|
2003 |
《我和我的花痴妹妹:写给异性恋男人的情色笔记》 |
春天 |
编者:杨淑慧
|
2003 |
《哈佛.雷特》 |
九歌 |
|
2004 |
《梦中稿》 |
小知堂 |
|
2006 |
《寂寞的边境:陈克华的视界地图》 |
小知堂 |
散文十摄影
|
2007 |
《我旅途中的男人。们》 |
原点 |
散文十摄影
|
2012 |
《老灵魂笔记》 |
联合文学 |
|
2013 |
《我的云端情人》 |
二鱼文化 |
|
2014 |
《该丢弃哪只》 |
九歌 |
|
2016 |
《楼下住个GAY》 |
二鱼文化 |
|
2018 |
《与骑鲸少年相遇:陈克华的“诗想”》 |
台湾商务 |
|
2019 |
《欸》 |
斑马线文库 |
|
2021 |
《无医村手记:重回静浦》 |
斑马线文库 |
|
2022 |
《一个人的午夜场》 |
书林 |
|
年度 |
书名 |
出版社 |
再版/其它版本
|
1989 |
《陈克华极短篇》 |
尔雅 |
1990再版
|
1997 |
《爱上一朵蔷薇男人》 |
远流 |
1998年再版/元尊文化
|
年度 |
书名 |
出版社 |
再版/其它版本
|
1997 |
《绝情书》 |
远流 |
编者:徐美庆
|
年度 |
书名 |
出版社 |
再版/其它版本
|
2006 |
《凝视》 |
巨礼文化 |
诗歌吟唱:陈克华、林千惠,演奏:北京中央音乐学院;2014年/水晶玻璃版
|
2017 |
《日出》 |
巨礼文化 |
|
年度 |
书名 |
出版社 |
再版/其它版本
|
2010 |
《看见看不见的空间》 |
二鱼文化 |
郑慧正、陈克华
|
年度 |
书名 |
出版社 |
再版/其它版本
|
2016 |
《十四天克服你的焦虑》 |
光潽文创 |
原著:康萨仁波切
|
年度 |
书名 |
出版社 |
再版/其它版本
|
2018 |
《K书:试刊号?》 |
黑眼睛文化 |
编者:列维
|
- 新闻局金鼎奖最佳歌词奖 (《沉默的母亲》)
- 新闻局金鼎奖最佳专辑奖 (《台北的天空》)
- 时报文学奖
- 联合报文学奖
- 第一届阳光诗奖
- 台北文学奖新诗组得奖人 (《美丽深邃的亚细亚》)
- 第三届文荟奖报导文学奖第一名
- 文建会台湾文学奖散文评审奖
- 教育部文艺创作奖
- 全国学生文学奖
- 中国时报五十周年青年百杰奖《文艺类》
- 中国新诗协会《八十九年度杰出诗人奖》[12][8][3]
2018年5月30日,陈克华在脸书发表发文称“现在的女生好像很向往当妓女”,引发外界强烈抨击其仇女言论,之后陈除删除两篇争议文章,傍晚时也在脸书发文道歉,但其声明内容被许多网民认为并无实质歉意,仅是将自己塑造为无辜之人。对比其发表文章述及“可是在我真正聆听之前,你何不先闭上你的阴唇”等内容,网民评论他:“他变丑了。
变得非常、非常、一个,纯粹只是丑怪的东西而已。”[13]。北荣针对他的不当发言,在晚间7点半召开记者会表示,北荣一向重视并推动性别平等,针对陈克华医师在个人脸书发表不当言论,造成社会大众不安,就其个人行为深感遗憾与抱歉[14]。
现代妇女基金会副执行长林淑芬认为他对性别的评断是双重标准,并表示:“对于性别的意见,若是理性的,还可以大家一起来讨论,但这些内容显见充满偏见,以个人经验及喜好来评论,只是更加深性别间的纷争与冲突,对社会产生负面影响”[15]。
医改会董事长刘淑琼表示,个人言论与价值观,应该要和医疗专业行为有所区隔,医师看诊时应受到医疗专业伦理规范,平等、不带歧视偏见对待每个病人。[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