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弃台论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台湾在西太平洋的位置,由中华民国实际管辖,但被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张

弃台论(英语:Say Goodbye to Taiwan)是2010年代初期美国学政界的一种理论,认为共产中国终究会因为军事实力的成长,而具备在亚洲地区与美国抗衡的能力。为了将美国的国家利益最大化,此一论调主张美国应该放弃对台湾的承诺,而不要干预中国声称的“统一进程”。不过在美国政策界,此论调在中美战略竞争愈演愈烈后主张的声音已大幅减少。

论点

[编辑]

21世纪的相关争论,始于2011年11月10日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前研究员保罗‧肯恩(Paul V. Kane)在《纽约时报》的投书“救经济,弃台湾”(To Save Our Economy, Ditch Taiwan)。肯恩认为依照目前的发展趋势,中华人民共和国统一台湾,无论是否动武,已势不可挡,非美国能够改变。所以,应该在还有筹码谈判时,放弃台湾,以交换多方面的利益,避免有朝一日事态演变到美国得接受同样的结局却一无所得。[1]肯恩认为,美国应该停止军售,放弃台湾,交换中国放弃对美1.4兆美元债权[2]

争点

[编辑]
中美建交公报表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且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
东风21D反舰弹道导弹,据称是军事史上首款可攻击移动目标的弹道武器。

美中关系

[编辑]

东森新闻网报导,2016年10月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的中国政策智囊何汉理在华府布鲁金斯研究院研讨会上指出,台海发生最坏的两种可能状况,第一是北京失去耐心,其次是美国放弃台湾;而“美弃台论”又分为华府以台湾为筹码,与北京交易并达成协议,另一种则是因中国实力强大,让美国必须跟台湾说再见。[3][4]最终美国对台的支持将演变或被操作成对整个中国领土分裂和中华文明压制的举动,这种概念化一旦被加固无异于与13亿中国人为敌。[5]然而随着2017年后中美两国关系急剧恶化抑或是形成第二次冷战,美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达成和解的前景大为削弱。[6]

军事风险

[编辑]

2015年美国军事智库兰德公司发布的“美中军力对比”(The U.S.-China Military Scorecard)报告提到,过去20年中国的武力不断提升虽然总力量还不及美国,但再过两年到2017年后,纯就东亚军事力量推演美军已经很难在七日短期战役中取得空中优势,即使美军立刻决定介入也需要中华民国国军独自作战七日以上。分类项目上威胁台湾的空军和反制水面船舰,中国解放军较有优势;制空能力与太空攻防上,两者旗鼓相当;因此美军只剩下反登陆作战、网络作战和攻击陆上基地能力有其优势。[7]兰德报告同时表示,多年的多场战争结果已经让美国民心产生变化,群众和政府在真正中美战争可能来临的那一刻对于是否要保台一定会有巨大犹豫,犹豫时间要多久是更大的问题,可能国军必须支撑一个月以上,同时海岛地形导致的能源与货物输入被切断可能引发社会现象和解放军加以利用的筹码[8]

2016年,美国前在台协会理事主席卜睿哲提出暗示,[9][10]当美国整体战略出现变化,或者美、中在东亚军力消长达到某种程度时,美国可能会改变对台湾的安全承诺。对此,中国大陆《环球时报》称台湾将变“弃子”。[11]

据报道,2013年后美国芝加哥大学讲座教授约翰·米尔斯海默和乔治华盛顿大学教授查尔斯·格雷泽英语Charles L. Glaser两人曾多次投书媒体主张“弃台论”。[12][需要第三方来源]他们发表的各种论点较常被《国家利益》期刊、《外交事务》期刊和《洛杉矶时报》引用,被认为是华府智库圈的国际政策风向标,从而引起关注,米尔斯海默认为现实条件上所谓“美国出兵保卫台湾”的构想本质就是不可能执行的任务。[13]因为地理条件的距离太远是先天不利但对中国大陆极度有利,即使在一个假想情境下美国国会和人民都迅速授权同意并不计代价将一股军力投送到了此地,此时面前一大问题就是美军是否敢直接攻击中国本土。若不敢则那些基地作为源源不断的火力和兵力投射点越过海峡,这场战根本无法打注定输,若是攻击则有核战争和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发生可能,同时美中在全球各种议题的合作也告终,米尔斯海默严重怀疑美国人民是否愿意付这代价,并指出一股被忽略的势力就是台湾内部也有群人为了顾及生命财产的损害同时并不觉得统一后的生活无法接受,所以本身也不想打并可能出手阻止美国干预,届时这股势力会有多大力量长期以来没有被仔细研究。[14]然而米尔斯海默否认“曾主张放弃台湾”,他认为台湾可选择发展自己的核武器作为终极的威吓力,台湾若拥有核武,将会大幅减低中国攻击台湾的可能性。[15]

国际现实主义

[编辑]

美国国际现实主义的重量级智囊兹比格涅夫·布热津斯基则认为,台海两岸问题其实对美国利益的伤害远比想像中层面广大,北京方面深知一点,两岸问题本质是中美斗争(若美国想要斗争的话),所以收复台湾问题本质不在击败台湾的政治能量和军事能量,因为两者今日根本不在一个水平上,而是要击败美国的能量,才能确保在动武或某种统一形式后美国无法发动国际势力对中围堵或制裁,国际只能采取一种旁观态度。为了达成这一目的,北京必须全球范围内展开一场大博弈大斗争,在世界各地的各种议题上下手先将美国的影响力“致残”,之后才能铺平统一的道路,所以台湾问题不只是一个岛的领土问题,而是中美要走对抗还是非对抗路线的问题,这将影响整个世界的命运。[16]

前台湾驻意大利代表处代表洪健昭英语Joe Hung认为,弃台论是美国一些所谓的专家说的,任何一个国家真正在国际外交作为上都有两套标准,只要有利就会帮,没利马上就踢掉,完全取决于有没有利用价值;如果美国认为台湾的存在对他有利,美国当然会保台;如果美国认为台湾的存在对他没有利益,美国当然会弃台。[17]

政治伦理

[编辑]

弃台论在一定程度上违反美国和台湾长期以来的政治伦理。自由之家等美国和台湾部分主张亲美抗中派别认为,美国和台湾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是建基于共同的价值,即自由民主人权法治等核心价值,支持台湾等同于捍卫这些普世价值。美国不能为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及保持友好关系,而牺牲台湾的利益。[18]

参考文献

[编辑]
  1. ^ 陈麟安.美国学界离岸制衡战略与 “弃台论”的争辩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远景基金会季刊第17卷第3期. 2016 年 7 月
  2. ^ To Save Our Economy, Ditch Taiwan. [2016-1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17). 
  3. ^ 美國棄台論再起 美媒:台灣是一顆「定時炸彈」. [2016-1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07). 
  4. ^ Mearsheimer, John J. Say Goodbye to Taiwan. The National Interest. 2014-02-25 [2021-1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29) (英语). 
  5. ^ Chinese Foreign Policy: An Introduction by Marc Lanteigne ISBN 978-1138935693
  6. ^ 孙成昊. 2024年中美关系:必须警惕防范可能的挑战. 国际网. [2024-03-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6-15). 
  7. ^ 東森-蘭德智庫:台海若戰,美軍7天難取空優. [2016-1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18). 
  8. ^ The U.S.-China Military Scorecard.PDF (PDF). [2016-10-16].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6-09-07). 
  9. ^ 刘屏. 劉屏專欄-時間不在蔡英文這邊. 中时电子报. 2016-09-01 [2017-07-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1-13) (中文(台湾)). 一篇是美国在台协会前理事主席卜睿哲在“布鲁金斯研究院”网站发表的〈台湾安全政策〉。卜氏文章最令台湾惊心的应是这段话:当美国与中国大陆的实力消长至某一程度时,“美国可能会改变对台湾的安全承诺”,“这种思考早已见诸于弃台论”。 
  10. ^ 中評社-邱毅:蔡別走馬前卒的下場. [2016-1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18). 
  11. ^ 徐亦超. 美国“弃台论”再起 台湾或变“战略弃子”. 环球网. [2016-08-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6-15). 
  12. ^ 美棄台論再起. [2016-10-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22). 
  13. ^ say-goodbye-taiwan. [2016-10-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22). 
  14. ^ p602,大国政治的悲剧(2014年版)The Tragedy of Great Power Politics,ISBN:9789863441304,米夏摩
  15. ^ 蔡娪嫣. 專訪米爾斯海默》「我不曾主張放棄台灣!」. Hamibook. 《新新闻》第1868期. [2022-1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6-15). 
  16. ^ china cold war -brzezinski. [2016-1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18). 
  17. ^ 倪鸿祥. 洪健昭語中評:美軍駐台 台灣隨時被捏死. 中评社. 2017-02-21 [2017-0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01) (中文(香港)). 
  18. ^ 自由之家:棄台論年度最爛點子. 中央社. 2011-12-01 [2018-11-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2-04. 

参见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