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原质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原质梵语प्रकृतिprakṛti巴利语pakati),古印度哲学术语,最早起源于数论派二元论哲学[1],被认为是独立于神我的另一实体,开展万物,有万物本源的意思。

佛教也采用了这个术语,但含义不同,认为其含义为事物的之本质,译为本性,并将它视为是自性的同义词。

概论

[编辑]

薄伽梵歌》中,以原质(prakṛti)和原人为推动世界的第一因、最初因[2]。在印度教中,吠檀多主义占主导地位,本性(prakṛti)被认为是宇宙存在与运作的智慧本质。

各宗派说法

[编辑]

在数论派与瑜伽哲学文献中,它与原人(精神、意识)形成对比,原质指的是“物质世界:自然、物质,身心特征:体质、情绪、性情”。克努特·雅各布森书面挪威语Knut A. Jacobsen认为,在数论派的二元论中,原人是纯粹意识的根源,而原质是物质的根源,原人是每一个有生命存在的有意识的见证,而原质是显化的世界。

在印度宇宙学中,原质作为阴性存在,是至高梵人格化的意志与能量,而在莎克蒂教中,女神的存在既是梵又是原质。

在数论瑜伽文献中,原质是宇宙之中进化与改变的机能。它在《博伽梵歌》中被描述为“原初动力”。[3]它是宇宙的本质成分,是所有造物活动的基础。[4]

原质与印度教文献中的摩耶概念密切相关。[5]

在耆那教中,原质被用在业力理论中,被认为是一种“覆盖灵魂(jiva)并阻止灵魂解放的物质形式”。[6]

根据数论派和博伽梵歌,原质有三特质,称为Rajas(创造)、Sattva(维持)和tamas(毁灭)。

  • Sattva包含善性、光明、和谐的性质[7]
  • Rajas与能量、活动、激情的概念有关。取决于使用方式,它既可以支持也可以阻碍灵魂的进化。[8]
  • Tamas与惰性、黑暗、迟钝有关。处于惰性、黑暗中的灵魂更难以得到解放。[9]

数论派

[编辑]

数论派立二十五谛,以本性作为第一谛,称为自性谛[10]。又称原质、冥性、冥谛、冥态(梵tamas)、胜因(梵pradhāna)、胜性[11]。本性为神我所受用[12],能生中间二十三谛(觉、我慢、五知根、心根、五作根、五唯、五大)[13],为世间一切变化的根本原因,也是一切现象生成的原因[14]

自在黑数论颂》第二十一颂记载[15]

佛教

[编辑]

本性在佛教中的起源甚早,在《阿含经》中就有使用。在部派佛教阿毘达摩论藏中,它与自性(svabhāva)通常被认为是同义字,在一般语句中可以互换使用。但是在谈到心性本净自性清净心时,只会使用本性(prakṛti)清净。《大毘婆沙论》将《小空经》所说行空解释为本性空[17],并列入十空。

大乘佛教称诸法本性为如[18]真如[19],对于如来藏学派,即是如来藏佛性

注释

[编辑]
  1. ^ 姚卫群《佛教的“如来藏 ”思想与婆罗门教的“我”》:“婆罗门教哲学中的数论派和瑜伽派是联系紧密的两个派别。它们关于“我”的观念基本是一致的。在一般的数论派与瑜伽派的典籍中(尤其是在中国古代翻译的数论派典籍或汉译佛典对数论派的叙述中),所谓“我”与一般的奥义书及其他婆罗门教派别说的“我”(Ātman)并不相同。数论派与瑜伽派中说的“我”更为流行的汉译术语是“神我”(Puruṣa),它被认为是一个独立的精神性实体。这一实体与数论及瑜伽派中论述的另一实体“自性”(Prakṛti)并列存在,对自性转化出世间事物起某种作用(参见自在黑的《数论颂》21及乔荼波陀相应的注)。 ”
  2. ^ 黄宝生译《薄伽梵歌》:“你要知道原质和原人,两者都没有起始,你要知道变化和性质,他们都产生于原质。效果、手段和行动者,原质被说成是原因;痛苦和快乐的感受者,原人被说成是原因。原人居于原质中,感受原质产生的性质,面对性质的执著,是善生和恶生的原因。”
    徐梵澄译《薄伽梵歌》:“当知自性与神我兮,二皆无始;又当知转变与功能,皆由自性而起。自性谓之因,是生因果因;神我谓之因,是受苦乐因。神我寓乎自性,享受功能由自性生;而执滞于功能,乃生自善、非善胎之因。”
  3. ^ Charles Johnston. The Bhagavad Gita: Songs of the Master. : 159 footnote 36. 
  4. ^ Maharishi Mahesh Yogi on the Bhagavad-Gita, a New Translation and Commentary, Chapter 1-6. Penguin Books, 1969, p. 220
  5. ^ https://books.google.com/books?id=rAorcEA7j4QC&pg=PA40&dq=Prakriti maia&lr=&ei=vdbwSY_oNor0ygTsq_ieCw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Preceptos de Perfección, Discípulos de Ramakrishna, p 40.
  6. ^ Knut A. Jacobsen. Prakr̥ti in Samkhya-yoga: Material Principle, Religious Experience, Ethical Implications. Peter Lang. 1999: 151–162 [2021-04-24]. ISBN 978-0-8204-3465-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4). 
  7. ^ Eknath Easwaran. The Bhagavad Gita. Nilgiri Press. 2007: 221– [2021-04-24]. ISBN 978-1-58638-023-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4). 
  8. ^ https://books.google.com/books?id=a-Oh_-rK5SQC&pg=PA221&dq=prakriti&lr=&ei=v3_zSdPwI4W-NsqwscEJ&hl=En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he Bhagavad Gita, Eknath Easwaran, P.221., 2007.
  9. ^ The Concise Yoga Vāsiṣṭha, Swami Venkatesananda, 1984, p.94
  10. ^ 巫白慧译解乔荼波陀圣教论》:“按数论哲学,第一范畴“自性”有二解。一解是,自性是“原始物质”,是宇宙的始基——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的产生、存在、变化、消亡的根本原因。另一解是,自性具有“非变异”一面和“变异”一面。前者为“神我”,后者为“自性”。自性有三特征:喜(纯真)、忧(冲动)、暗(痴呆)。自性因神我的出现打扰了自身中三特征的平衡作用——后二特征压倒第一特征,使自性向神我靠拢,二者因而逻辑地结合起来,形成一种神奇的创造力,创造出精神世界(觉、我慢、五知根、心根、五作根)和物质世界(五唯、五大)。一旦自性的三特征的作用恢复平衡,这一系列精神现象和物质现象又自动地复归于自性。”
  11. ^ 窥基成唯识论述记》:“自性者,冥性也。今名自性,古名冥性,今亦名胜性。未生大等,但住自分,名为自性。若生大等,便名胜性,用增胜故。”
  12. ^ 窥基成唯识论述记》:“彼论云:略为三者:谓变易、自性、我知。……我知者,神我也。……外人问曰:此我知者,作受者耶?答:是受者,三德作故。问:既非作者,用我何为?答曰:为领义故,义之言境,证于境也,我是知者,余不能知。又从冥性既转变已,我受用故。”
  13. ^ 窥基成唯识论述记》:“彼论云:略为三者:谓变易、自性、我知。变易者,谓中间二十三谛,自性所作,名为变易。”
  14. ^ 窥基成唯识论述记》:“问:自性云何能与诸法为生因也?答:三德合故,能生诸谛。
    • 三德者:梵云萨埵,此云有情,亦言勇健,今取勇义;梵云剌阇,此名为微,牛毛尘等,皆名剌阇,亦名尘坌,今取尘义;梵云答摩,此名为暗,钝暗之暗。三德应名:勇、尘、暗也;
    • 若傍义翻,旧名:染、麁、黑,今云:黄、赤、黑;旧名:喜、忧、暗,今名:贪、嗔、痴;旧名:乐、苦、痴,今言:乐、苦、舍。……
    次第生者:自性本有,无为常住,唯能生他,非从他生。由我起思,受用境界,从自性先生大,大者,增长之义,自性相增故,名为大,或名觉,亦名想、名遍满、名智、名惠。从大生我执,我执者,自性起用,观察于我,知我须境,故名我执,初亦名转异,亦名脂腻。”
  15. ^ 姚卫群编译《古印度六派哲学经典》,商务印书馆,ISBN 7-100-03480-9 / B·524。
  16. ^ 真谛译《金七十论》:“外曰:自性与人,何因得和合?以偈答曰:‘我求见三德,自性为独存,如跛盲人合,由义生世间。’
    • 我求见三德者,我有如此意,我今当见三德自性故,我与自性合。自性为独存者,是因苦人,唯有能知见。今当为彼令得独存,以是义故,自性与我和合。譬如国王与人和合,我应使是人,是人亦与王和合,王应施我生活故,是王、人和合。由义故得成,我、自性和合,义亦如是,我为见故,自性为独存故。
    • 如跛盲人合者,此中有譬:昔有商侣往优禅尼,为劫所破,各分散走,有一生盲及一生跛,众人弃择,盲人漫走,跛者坐看。跛者问言:汝是何人?盲者答言:我是生盲,不识道故,所以漫走。汝复何人?跛者答言:我生跛人,唯能见道,不能走行故,汝今当安我肩上,我能导路,汝负我行。如是二人以共和合,遂至所在。此之和合,由义得成就,至所在,各各相离。如是我者,见自性时,即得解脱。是自性者,亦令我独存,各相舍离。
    • 由义生世间者,由人为见他,自性为独存故,因此二义故,得和合。是和合者,能生世间,譬如男女,由两和合故,得生子。如是,我与自性合,能生于大等。”
  17. ^ 大毘婆沙论》:“如契经说:‘一时,佛住室罗筏城东鹿母精舍,尊者阿难,来诣佛所,顶礼双足,而白佛言:我忆一时佛住释种迷主卢园,亲从世尊闻如是义,由我多住空三摩地,乃至广说,我于是义,善受持不?世尊告曰:汝善受持,如说无异。’……时诸苾刍,闻世尊说由我多住空三摩地,便疑此是佛不共定,佛知其意,告阿难言:‘若有苾刍,亦欲多住此空定者,当除城邑想,及有情想,起阿练若想,若能如是,与我无异。’……世尊于是,复告阿难:‘若余苾刍,亦欲多住此空定者,当除有情想,及阿练若想,起于地想,若能如是,与我无异。如是有余苾刍,应除阿练若想,及地想,起空无边处想。乃至有余苾刍,应除识无边处想,及无所有处想,起非想非非想处想,若能如是,与我无异。若复能除无所有处想,及非想非非想处想,乃能究竟多住空想。’……佛告阿难:‘如是趣入无上空定,能速尽诸漏,证得无漏无加行解脱。’”
    “问:佛言我多住空三摩地者,多住何空?……评曰:应作是说,住本性空,观法本性,空、无我故,虽见变坏,而不忧恼。”
  18. ^ 龙树大智度论》:“诸佛贤圣种种方便说法,破无明等诸烦恼,令众生还得实性,如本不异,是名为“如”。”
  19. ^ 玄奘成唯识论》:“真,谓真实,显非虚妄;如,谓如常,表无变易。谓此真实,于一切位,常如其性,故曰真如,即是湛然不虚妄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