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州
冀州 | |||||||||||||||||||||
---|---|---|---|---|---|---|---|---|---|---|---|---|---|---|---|---|---|---|---|---|---|
东汉至清朝的州 | |||||||||||||||||||||
188年-607年 618年-742年 758年-759年 763年-1724年 | |||||||||||||||||||||
国家 | 东汉至清朝 | ||||||||||||||||||||
人口 | |||||||||||||||||||||
• 282年 | 326000户[1] | ||||||||||||||||||||
• 549年 | 125646户,466601口[2] | ||||||||||||||||||||
• 639年 | 16023户,72733口[3] | ||||||||||||||||||||
• 1102年 | 66244户,101030口[4] | ||||||||||||||||||||
• 1207年 | 3670户[5] | ||||||||||||||||||||
历史 | |||||||||||||||||||||
• 成立 | 188年 | ||||||||||||||||||||
• 废除 | 1724年 | ||||||||||||||||||||
| |||||||||||||||||||||
今属于 | 中国河北省 |
冀州,中国古代的州,九州之首,以北京为中心。后亦称监察区冀州刺史部。早期辖境主要包括北京及今河北省南部一带,十六国时期辖境伸缩频繁,北朝时辖境逐渐缩小,北朝后期以后辖境仅限于今河北省衡水市一带。
沿革
[编辑]汉朝
[编辑]西汉元封五年(前106年),设立十三刺史部。其中,冀州刺史部地处今河北省南部、河南省北部和山东省北部。但此时的冀州刺史部只是监察区,非真正意义上的行政区。
东汉中平五年(188年)后,州成为正式的一级行政区域。冀州治魏郡邺县(今河北省临漳县西南),领六郡四国:魏郡、钜鹿郡、常山国、中山郡、安平郡、博陵郡、河间国、甘陵国、赵国、勃海郡。[6]
建安十八年(213年),并并、幽二州入冀州,割青州之平原郡属冀州,后分平原郡置乐陵郡,分河间国置章武郡。至汉末,冀州领三十一郡二国一属国:魏郡、钜鹿郡、常山郡、中山郡、安平郡、博陵国、河间国、章武郡、甘陵郡、赵郡、勃海郡、平原郡、乐陵郡、太原郡、上党郡、西河郡、定襄郡、雁门郡、云中郡、五原郡、朔方郡、河东郡、河内郡、涿郡、渔阳郡、广阳郡、右北平郡、上谷郡、代郡、辽东郡、辽东属国、辽西郡、玄菟郡、乐浪郡。
魏晋
[编辑]曹魏黄初元年(220年),分冀州复置并、幽二州,割魏郡属司州。至此,冀州徙治安平郡信都县(今河北省衡水市冀州区),领十二郡:钜鹿郡、常山郡、中山郡、安平郡、博陵郡、河间郡、章武郡、甘陵郡、赵郡、勃海郡、平原郡、乐陵郡。后改甘陵郡为清河国。
西晋泰始元年(265年),分河间郡复置高阳国。太康五年(284年),改安平国为长乐国。太康十年(289年),分长乐国置武邑国[7]。元康中(291年-299年),分赵国置中丘国。后分勃海郡置广川国。至永嘉中(307年-313年),冀州领七郡九国:钜鹿国(公国)、常山郡、中山郡、长乐国、武邑郡、博陵国(公国)、河间郡、高阳国、章武国、清河国、赵郡、中丘国、勃海郡、广川郡、平原国、乐陵国(公国)。建兴二年(314年),冀州十五郡陷于石勒,唯存乐陵郡[8]。
东晋大兴四年(321年),冀州全境陷于后赵[8]。后于徐州广陵郡一带侨置冀州[7]。
十六国
[编辑]汉嘉平二年(312年),石勒占领西晋司州之广平郡,置冀州。嘉平三年(313年),占领司州之魏郡,属冀州。嘉平四年(314年),占领冀州十五郡、司州之阳平郡、顿丘郡,属冀州。麟嘉元年(316年),占领并州之太原郡、乐平郡、晋昌郡、雁门郡、上党郡,改晋昌郡为定襄郡。麟嘉三年(318年),占领前赵平阳郡、上党郡、河内郡、汲郡。后分河内郡置野王郡,并中丘郡入赵郡。
后赵三年(321年),占领乐陵郡,割太原、乐平、定襄、雁门、上党、平阳六郡置并州。建平元年(330年), 割广平、魏、阳平、顿丘、河内、野王、汲七郡置司州。建武十二年(346年),分长乐郡置建兴郡。至此,冀州领十六郡:长乐郡、钜鹿郡、常山郡、中山郡、建兴郡、武邑郡、博陵郡、河间郡、高阳郡、章武郡、清河郡、赵郡、勃海郡、广川郡、平原郡、乐陵郡。
前燕二年(350年),占领后赵冀州之河间、高阳、章武三郡。三年(351年),占领冉魏冀州之中山、赵、勃海三郡与后赵并州之上党郡,属冀州。元玺元年(352年),占领后赵冀州之博陵、清河二郡与冉魏冀州之常山郡。元玺二年(353年),占领后赵冀州之平原、乐陵二郡。元玺三年(354年),占领后赵冀州之长乐、钜鹿、武邑、广川四郡。元玺四年(355年),上党郡陷于冯鸯。至此,冀州领十五郡:长乐郡、钜鹿郡、常山郡、中山郡、建兴郡、武邑郡、博陵郡、河间郡、高阳郡、章武郡、清河郡、赵郡、勃海郡、广川郡、平原郡、乐陵郡。
前秦建元六年(370年)灭前燕后,冀州分治两地。其中,冀州刺史仍治长乐郡信都县,仍领十五郡;冀州牧治魏郡邺县,除十五郡外,别领故燕司州八郡:魏郡、黎阳郡、广平郡、阳平郡、河内郡、汲郡、顿丘郡、贵乡郡。
后燕燕元元年(384年),占领前秦冀州之魏(邺县除外)、广平、阳平、河内、汲、顿丘、贵乡、长乐、钜鹿、常山、中山、武邑、河间、高阳、章武、赵、广川、乐陵十八郡。燕元二年(385年),占领前秦冀州之魏(邺县)、博陵、清河、勃海四郡。建兴元年(386年),占领前秦冀州之平原郡,割钜鹿、常山、中山、河间、高阳、赵、博陵七郡置司州。至此,冀州仍分治两地,冀州刺史领八郡:长乐郡、武邑郡、章武郡、清河郡、勃海郡、广川郡、平原郡、乐陵郡;冀州牧别领七郡:魏郡、广平郡、阳平郡、河内郡、汲郡、顿丘郡、贵乡郡。建兴二年(387年),顿丘、贵乡二郡陷于翟魏。[8]
北朝
[编辑]北魏皇始元年(396年),占领后燕冀州大部(信都、邺二城除外)。皇始二年(397年),占领信都,仍置冀州,治信都。皇始三年(398年),占领邺城,遂有冀州全境。天兴二年(399年),割河内郡属豫州。天兴四年(401年),割魏、阳平、广平、汲四郡属相州。后并广川郡入勃海郡,改勃海郡为沧水郡。至此,冀州领七郡:长乐郡、沧水郡、武邑郡、清河郡、乐陵郡、平原郡、章武郡。
太和十一年(487年),分沧水、章武二郡置浮阳郡,分长乐郡置广宗郡,割章武、浮阳二郡属瀛州,割平原郡属济州。太和二十一年(497年),复沧水郡为勃海郡,分置安德郡,寻并入勃海郡。熙平二年(517年),割乐陵郡属沧州。孝昌中(525年-528年),复置广宗郡。武泰元年(528年),割清河郡属南冀州。永安中(528年-530年),清河郡还属冀州。中兴中(531年-532年),分勃海郡复置安德郡。至此,冀州领六郡:长乐郡、勃海郡、武邑郡、清河郡、广宗郡、安德郡。
东魏天平元年(534年),割清河、广宗二郡属司州。至此,冀州领四郡:长乐郡、勃海郡、武邑郡、安德郡。
北齐天保七年(556年),并武邑郡入长乐、勃海二郡。至此,冀州领三郡:长乐郡、勃海郡、安德郡。[8]
隋朝
[编辑]隋朝开皇三年(583年)废郡,冀州三郡领县直属于州。至此,冀州领十一县:信都、枣强、武强、下博、阜城、安德、平原、东光、南皮、条(脩)、斌强。开皇五年(585年),改条县为蓨县。开皇六年(586年),分信都县置长乐县,分东光县置安陵县,复置武邑县、南宫县、广川县,割南皮县属棣州。至此,冀州领十五县:信都、长乐、枣强、武强、下博、阜城、安德、平原、东光、安陵、蓨、斌强、武邑、南宫、广川。
开皇九年(589年),割安德、平原、广川三县置德州,东光、安陵、蓨、阜城四县置观州。开皇十六年(596年),分长乐县置泽城县、衡水县,分武强县置昌亭县,复置堂阳县。开皇十八年(598年),割定州鹿城县属冀州。至此,冀州领十三县:信都、长乐、泽城、衡水、枣强、武强、昌亭、下博、斌强、武邑、南宫、堂阳、鹿城。
大业二年(606年),废观州,其所领蓨、观津、阜城三县改属冀州;并信都、泽城二县入长乐县,并昌亭县入武邑县,并观津县入蓨县。至此,冀州领十二县:长乐、衡水、枣强、武强、下博、斌强、武邑、南宫、堂阳、鹿城、蓨、阜城。大业三年(607年),改冀州为信都郡。大业十二年(616年),改长乐县为信都县。[9]
隋代行政区划变迁 | ||||||
---|---|---|---|---|---|---|
区划 | 开皇元年 | 区划 | 大业3年 | |||
州 | 冀州 | 贝州 | 定州 | 郡 | 信都郡 | |
郡 | 长乐郡 | 渤海郡 | 广宗郡 | 巨鹿郡 | 县 | 长乐县 枣强县 下博县 阜城县 武强县 蓨县 斌强县 鹿城县 武邑县 南宫县 堂阳县 衡水县 |
县 | 信都县 枣强县 下博县 阜城县 武强县 |
蓨县 | 斌强县 | 安国县 |
唐朝
[编辑]唐朝武德元年(618年),改信都郡为冀州,不久即陷于窦夏。武德四年(621年),占领冀州,置总管府,分武邑县置昌亭县、观津县,割斌强、南宫二县属宗州,割鹿城县属廉州,割蓨、观津、阜城三县属观州。武德六年(623年),冀州徙治下博。武德七年(624年),改总管府为都督府。武德九年(626年),废宗州,南宫县还属冀州。至此,冀州领九县:信都、衡水、枣强、武强、下博、武邑、昌亭、南宫、堂阳。
贞观元年(627年),罢冀州都督府,冀州直隶于河北道,还治信都,并昌亭县入武邑县,割武强、下博二县属深州。贞观十七年(643年),废观州,阜城县还属冀州;废深州,武强、下博、鹿城三县还属冀州。龙朔二年(662年),冀州与魏州名称互换。咸亨三年(672年),恢复原名。先天二年(712年),割鹿城、武强、下博三县属深州。开元二年(714年),武强、下博二县还属冀州。至此,冀州领九县:信都、衡水、枣强、武强、下博、武邑、南宫、堂阳、阜城。天宝元年(742年),改冀州为信都郡。
燕圣武元年(756年),改信都郡为冀州。唐朝至德二载(757年),复为信都郡,隶范阳节度使。唐朝乾元元年(758年),复为冀州。燕顺天元年(759年),复为信都郡。
唐朝宝应二年(763年),平定安史之乱,改信都郡为冀州,隶成德军节度使。永泰元年(765年),割武强、下博二县属深州,割德州蓨县属冀州。天祐二年(905年),改成德军节度使为武顺军节度使,冀州仍隶之;改信都县为尧都县,阜城县为汉阜县。约此前后,武强县还属冀州。至此,冀州领九县:尧都、衡水、枣强、武强、武邑、南宫、堂阳、汉阜、蓨。[10]
唐朝冀州辖县 | |
---|---|
618年 | 信都县、枣强县、斌强县、南宫县、堂阳县、衡水县、鹿城县、下博县、武强县、阜城县、蓨县、武邑县 |
621年 | 信都县、枣强县、堂阳县、衡水县、下博县、武强县、武邑县(新设昌亭县[11],斌强县、南宫县改属宗州,鹿城县改属廉州,阜城县、蓨县改属观州) |
623年 | 下博县(改治)、信都县、枣强县、堂阳县、衡水县、武强县、武邑县、昌亭县 |
626年 | 下博县、信都县、枣强县、堂阳县、衡水县、武强县、武邑县、昌亭县(南宫县来属) |
627年 | 信都县(改治)、枣强县、堂阳县、衡水县、武邑县、南宫县(下博县、武强县改属深州,废除昌亭县) |
643年 | 信都县、枣强县、堂阳县、衡水县、武邑县、南宫县(下博县、武强县、鹿城县、阜城县来属) |
713年 | 信都县、枣强县、堂阳县、衡水县、武邑县、南宫县、阜城县(下博县、武强县、鹿城县改属深州) |
714年 | 信都县、枣强县、堂阳县、衡水县、武邑县、南宫县、阜城县(下博县、武强县来属) |
765年 | 信都县、枣强县、堂阳县、衡水县、武邑县、南宫县、阜城县(下博县、武强县改属深州,蓨县来属) |
905年 | 信都县(改为尧都县)、枣强县、堂阳县、衡水县、武邑县、南宫县、阜城县(改为汉阜县)、蓨县 |
907年 | 尧都县、枣强县、堂阳县、衡水县、武邑县、南宫县、汉阜县、蓨县(武强县来属) |
五代
[编辑]五代时期,冀州先后为后梁(907年-910年)、王镕(910年-914年)、李存勗(914年-923年)、后唐(923年-936年)、后晋(936年-946年)、契丹(946年-947年)、后汉(947年-951年)、后周(951年-960年)所有,先后隶于武顺军节度使(907年-910年)、成德军节度使(910年-923年)、北都留守(923年)、成德军节度使(923年-942年)、顺国军节度使(942年-947年)、成德军节度使(947年-960年)。
后唐同光元年(923年),恢复信都、阜城二县之名。后晋天福元年(936年)前后,割堂阳县属镇州。开运元年(945年),升冀州为防御州。后周广顺元年(951年)前后,割武强县属深州,堂阳县还属冀州。至此,冀州领八县:信都、衡水、枣强、武邑、南宫、堂阳、阜城、蓨。[12]
宋金
[编辑]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罢节度使所领支郡,冀州隶河北路。淳化元年(990年),割阜城县属定远军。庆历八年(1048年),升冀州为节度州,军额为安武军。皇祐四年(1052年),并堂阳县入南宫县,分南宫县置新河县。嘉祐八年(1063年),并武邑县入蓨县。熙宁元年(1068年),并枣强县入信都县。熙宁六年(1073年),分河北路为两路,冀州隶河北东路,并新河县入南宫县。熙宁十年(1077年),复置武邑、枣强二县。至此,冀州领六县:信都、衡水、枣强、武邑、南宫、蓨。[13]
金朝天会六年(1128年),占领冀州。天会七年(1129年),以深州为安武军节度使支郡。天会八年(1130年),割蓨县属永静军。至此,冀州领五县:信都、衡水、枣强、武邑、南宫。[14]
元明清
[编辑]大蒙古国成吉思汗十五年(1220年),占领冀州。窝阔台汗四年(1232年),分南宫县复置新河县。后割衡水县属深州。至元元年(1264年),省信都县入州。不久又复置信都县。至此,冀州隶真定路,领五县:信都、枣强、武邑、新河、南宫。[15]
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占领真定路,改为真定府,冀州仍隶之。洪武二年(1369年),省附郭信都县入州。至此,冀州领四县:枣强、武邑、新河、南宫。[16]
清朝顺治元年(1644年),占领冀州。雍正二年(1724年),升冀州为冀州直隶州。[17]
长官
[编辑]- 东汉冀州牧(189年-220年)
- 韩馥(189年-191年)[18]
- 袁绍(191年-202年)
- 袁尚(202年-204年)
- 董昭(198年-199年)[19]
- 贾诩(199年-204年)[20]
- 曹操(204年-220年)[21]
- 曹丕(220年)[22]
- 曹魏冀州牧(220年-)
- 曹魏冀州刺史(-265年)
- 附:曹魏都督冀州诸军事
- 晋朝冀州刺史(265年-321年)
- 山涛(泰始中)[27]
- 魏舒(在州三年)[26]
- 杜友(277年见任)[28]
- 王深(279年至280年见任)
- 枣据(太康中)[29]
- 傅咸(284年见任)[30]
- 司马肇(太康中)[31]
- 爰倩(288年至291年见任)[32]
- 满奋(293年-295年)
- 杨准(惠帝末)[33]
- 李毅(301年见任)[34]
- 温羡(304年-305年)[35]
- 刘乔(305年)[36]
- 李义(305年)[37]
- 司马虓(305年-306年)[28]
- 丁绍(307年-309年)[38]
- 王斌(309年)
- 王浚(310年-311年)
- 王象(?-312年)
- 邵举(行,312年-?)[39]
- 邵续(316年-321年)[40]
- 附:西晋都督冀州诸军事
- 司马遂(265年-266年)
- 司马肜(266年-267年)
- 司马珪(267年-270年)
- 司马权(270年-276年)
- 司马泰(276年-278年)
- 司马伦(278年-291年)
- 司马颙(291年-299年)
- 司马颖(299年-304年)
- 司马炽(304年)
- 司马模(305年-306年)
- 司马虓(306年)
- 司马腾(307年)
- 和郁(307年-308年)
- 王堪(309年)
- 王浚(310年-312年)
- 枣嵩(311年-314年)
- 刘琨(315年-316年)
- 汉冀州牧(312年-319年)
- 后赵冀州刺史(330年-354年)
- 冉魏冀州刺史(351年)
- 前燕冀州刺史(354年-370年)
- 前秦冀州牧(370年-386年)
- 后燕冀州刺史(384年-397年)
- 后燕冀州牧(384年-398年)
- 北魏冀州刺史(397年-534年)
- 长孙嵩[53]
- 王辅(?-398年)[50]
- 王建(道武帝时)[54]
- 拓跋遵(天赐年间)
- 长孙道生(明元帝时)[53]
- 叔孙建(416年见任)[55]
- 奚和观[56]
- 崔赜(太武帝时)[57]
- 安同(太武帝时)[54]
- 闾大肥(太武帝时)[54]
- 陆俟(太武帝时)[58]
- 邸蒙(太武帝时)
- 薛提(太武帝时)[59]
- 仇洛齐(太武帝时)[60]
- 孙小[60]
- 沮渠万年(?-452年)[61]
- 窦瑾(文成帝时)[62]
- 源贺(文成帝时)[63]
- 闾染[64]
- 韩均[65]
- 拓跋云(孝文帝初)[66]
- 穆泥乾[67]
- 王琚(太和中)
- 赵黑(?-482年)[60]
- 孙茂翘(太和中)
- 张宗之(太和中)[60]
- 元禧(太和中)
- 元干(495年-?)[68]
- 穆亮(太和中)[67]
- 元晖(太和末)[69]
- 元雍(景明中)[68]
- 于劲(景明中)
- 元遥(景明中)[70]
- 元愉(?-508年)[71]
- 元丽(宣武帝时)[72]
- 元晖(延昌中)
- 元遥(延昌中)
- 萧宝夤(515年)[73]
- 穆绍[67]
- 于忠(熙平中)
- 李韶(孝明帝时)[74]
- 封回(孝明帝时)[57]
- 侯刚(525年)[75]
- 元孚(?-527年)[76]
- 源子雍(527年)[63]
- 元孚(528年-529年)[77]
- 杨顺(529年-?)[78]
- 元嶷(?-531年)[79]
- 刁整(531年)[80]
- 高欢(531年)[79]
- 高昂(531年-533年)[81]
- 尉景(533年-534年)[82]
- 东魏冀州刺史(534年-550年)
- 尉景(534年-?)[82]
- 万俟洛(天平中)[81]
- 元湛(天平中)[77]
- 封隆之(538年-539年)[81]
- 高岳(539年-541年)[83]
- 元坦[84]
- 斛律金(545年-546年)[85]
- 高涣(?-550年)[86]
- 北齐冀州刺史(550年-577年)
- 高涣(550年-?)[86]
- 段韶(552年-558年后)[87][86]
- 高济(561年见任)[88]
- 高归彦(562年)[88]
- 高湝(570年见任)[89]
- 高绰[90]
- 高仁英(576年-577年)[90]
- 隋朝冀州刺史(581年-607年)
- 唐朝冀州刺史(618年-742年)
- 麹棱(618年-621年)
- 裴龙虔(621年-623年之间)
- 齐善行(冀州总管兼任,约623年-624年)
- 丘师利(武德末年)
- 邓暠(贞观初年)
- 许某(633年)
- 李兴公(637年)
- 李孝义(贞观年间)
- 裴万顷(贞观年间)
- 李君平(贞观年间)
- 郑德本(649年-650年)
- 王湛(永徽、显庆年间)
- 丘行恭(显庆年间)
- 李旦(魏州改冀州,662年—672年,遥领)
- 刘伯英(魏州改冀州,663年—666年)
- 杨越(龙朔中)
- 苏良嗣(唐高宗时)
- 孟孝德(唐高宗时)
- 李思文(688年见任)
- 陈璲(武周时)
- 李崇嗣(武周时)
- 李怀远(武周时)
- 苏瓌(武周时)
- 陆宝积(?-696年)
- 马行慰(696年-?)
- 房先质(武周、唐中宗时)
- 王瑱(唐中宗时)
- 李晄(唐中宗、唐睿宗时)
- 宋璟(约712年)
- 张昭命(开元初年)
- 平嗣先(一作“平嗣光”,?-714年)
- 韦玢(715年-?)
- 赵通(717年见任)
- 田宏(开元前期)
- 李澄(开元前期)
- 裴子馀(722年见任)
- 柳儒(723年—724年)
- 张九龄(726年)
- 裴耀卿(728年-729年)
- 李道坚(开元年间)
- 王无择(开元年间)
- 张据(开元年间)
- 崔庭玉(开元年间)
- 王上客(开元年间)
- 王英(开元年间)
- 王顼(开元年间)
- 沈从道(开元年间)
- 源复(739年见任)
- 唐朝冀州刺史(763年-907年)
- 史朝义(757年—758年)
- 柳良器(唐肃宗时)
- 源恒(永泰年间—建中初年)
- 郑诜(781年见任)
- 王士清(806年)
- 王怡(元和中)
- 杨孝直(819年)
- 王进岌(820年-821年)
- 吴𬀩潜(821年)
- 王景儒(乾符年间)
- 梁公儒(唐末)
- 李元恪
- 窦灵奖
- 柳赞
- 后梁冀州刺史(907年-910年)
- 唐冀州刺史(910年-936年)
- 梁公儒(910年后-914年前)[92]
- 李再丰(922年-?)[93]
- 娄继英(926年-?)[94]
- 乌震(?-927年)[95]
- 李金全(?-929年)[96]
- 杨光远[97]
- 杨檀(?-932年)[98]
- 后晋冀州刺史(936年-946年)
- 契丹冀州刺史(946年-947年)
- 何行通(946年-947年)
- 后汉冀州刺史(947年-951年)
- 张廷翰(947年-951年)
- 后周冀州刺史(951年-960年)
- 宋朝冀州刺史(960年-)
- 宋朝知冀州军州事(-1128年)
- 赵延溥(判冀州军州事,985年-986年)[103]
- 刘蒙正(咸平中)[104]
- 李延渥(?-1003年)[105]
- 李重贵(1003年-1004年)[106]
- 李延渥(大中祥符中)[105]
- 高继勋(约天禧中)[107]
- 冯行己(天圣中)[108]
- 李惟贤(仁宗时)[109]
- 张希一(仁宗时)
- 张利一(仁宗时)[110]
- 安俊(仁宗时)[111]
- 刘兼济(仁宗时)[112]
- 李端懿(仁宗时)[109]
- 李端悫(仁宗时)[109]
- 王德用(约庆历中)[113]
- 蒋偕(庆历中)[114]
- 郭咨(1048年)[114]
- 康德舆(嘉祐初)[114]
- 刘涣[115]
- 王庆民(1074年见任)[116]
- 宋昌言(神宗时)[117]
- 鲁有开(神宗、哲宗时)[118]
- 李弥逊(1125年-1126年)[119]
- 权邦彦(1126年-1127年)[120]
- 金朝安武军节度使兼冀州管内观察使(1128年-1220年)
- 李成(1137年-1140年)[121]
- 完颜查剌(?-1149年)[122]
- 完颜昂(天德中)[123]
- 完颜宗宪(天德中)[124]
- 完颜爽(1157年-1161年)
- 徒单贞(1161年)[125]
- 完颜爽(1161年)[126]
- 完颜齐(不之镇,1161年-1163年)[127]
- 完颜撒改(1164年-1165年)[128]
- 大怀贞(大定中)[129]
- 王克温(?-1188年)[130]
- 完颜永济(1189年-1193年)[131]
- 路伯达[132]
- 马琪(1197年)[133]
- 张𬀩[134]
- 杨伯元(?-1203年)[135]
- 裴满亨(1205年-?)[135]
- 贾铉[131]
- 乌古论荣祖(1214年追赠)[136]
- 张行信(1215年)[137]
- 必兰阿鲁带(不之镇,1215年)[138]
- 靖安民(不之镇,1217年-1218年)[139]
- 柴茂(?-1220年)[140]
- 明朝冀州知州(1368年-1644年)
- 王子章(1368年出任)
- 王鉴
- 杨熙(1377年出任)
- 戴复(1404年出任)
- 柳义(1415年出任)
- 吴廉(1421年出任)
- 陈修(1426年出任)
- 陈形(1431年出任)
- 李显(1437年出任)
- 林思永(1450年出任)
- 胡瑛(1459年出任)
- 李儒(1475年出任)
- 李德美(1479年出任)
- 徐昇(1487年出任)
- 罗纯正(1488年署州事)
- 黄钊(1489年出任)
- 钱承德(1493年出任)
- 赵容(1495年出任)
- 周旻(1501年出任)
- 喻岳(1504年出任)
- 陈理(1508年出任)
- 刘追(1509年出任)
- 邹瑾(1512年出任)
- 奚淑(1513年出任)
- 郭镜(1514年出任)
- 李朴(1518年出任)
- 高自脩(1520年出任)
- 杜润(1525年出任)
- 阎纲(1528年出任)
- 杨应獬(1532年出任)
- 缪宗周(1533年出任)
- 樊臣(1536年出任)
- 梁济(1538年出任)
- 赵迎(1542年出任)
- 张敬达(1543年出任)
- 阎在邦(1545年出任)
- 王元亨(1547年出任)
- 刘士绅(1549年出任)
- 丁时(1554年出任)
- 王文翰(1555年出任)
- 杨彩(1558年出任)
- 洪范(1560年出任)
- 颜芳(1562年出任)
- 何汝健(1564年出任)
- 宁策(1566年出任)
- 于时保(1568年出任)
- 姚纯臣(1571年出任)
- 赵宋(1576年出任)
- 王明时(1577年出任)
- 蒋垠(1579年出任)
- 张存钜(1580年出任)
- 方应选(1584年出任)
- 夏勋(1587年出任)
- 秦懋约(1592年出任)
- 杨凤鸣(1593年出任)
- 王宏(1595年出任)
- 杨嘉猷(1598年出任)
- 梅守极(1602年出任)
- 王宣(1606年出任)
- 张希仲(1608年出任)
- 郑朝栋(1609年出任)
- 欧廷试(1614年出任)
- 汪文伟(1616年出任)
- 乔可大(1620年出任)
- 董天胤(1624年出任)
- 周鼎新(1628年出任)
- 陈喦如(1630年出任)
- 程云翼(1633年出任)
- 李弘祯(1637年出任)
- 朱慈烂(1640年出任)
- 陈素(1643年出任)
- 清朝冀州知州(1644年-1724年)
- 曹泰然(1644年出任)
- 崔炜(1645年出任)
- 张恒(1645年出任)
- 杨志德(1646年出任)
- 张邦寄(1646年出任)
- 王来泰(1648年出任)
- 金成良(1649年出任)
- 王儒(1652年出任)
- 魏邦哲(1653年出任)
- 陈嘉会(1655年出任)
- 许重华(1661年出任)
- 杨遇春(1663年出任)
- 李显忠(1665年出任)
- 石显荣(1681年出任)
- 宗之璠(1683年出任)
- 王治国(1690年出任)
- 崔懋(1693年出任)
- 李廷臣(1700年出任)
- 毛士储(1707年出任)
- 许国棠(1710年出任)
- 杨容盛(1715年出任)
- 齐宗德(1718年出任)
- 魏定国(1719年出任)[141]
参考文献
[编辑]- ^ 《晋书·卷十四·志第四·地理上》
- ^ 《魏书·卷一百六上·地形志二上第五》
- ^ 《旧唐书·卷三十九·志第十九·地理二》
- ^ 《宋史·卷八十六·志第三十九·地理二》
- ^ 《金史·卷二十五·志第六·地理中》
- ^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秦汉卷》
- ^ 7.0 7.1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三国两晋南朝卷》
- ^ 8.0 8.1 8.2 8.3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十六国北朝卷》
- ^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隋代卷》
- ^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唐代卷》
- ^ 今河北省武邑县龙店乡
- ^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五代十国卷》
- ^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宋西夏卷》
- ^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辽金卷》
- ^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元代卷》
- ^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明代卷》
- ^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清代卷》
- ^ 《资治通鉴·卷五十九·汉纪五十一》
- ^ 《三国志·卷十四·魏书十四·程郭董刘蒋刘传第十四》
- ^ 《三国志·卷十·魏书十·荀彧荀攸贾诩传第十》
- ^ 《三国志·卷一·魏书一·武帝纪第一》
- ^ 《三国志·卷二·魏书二·文帝纪第二》裴注引袁宏《汉纪》
- ^ 《三国志·卷九·魏书九·诸夏侯曹传第九》裴注引《魏略》
- ^ 《三国志·卷二十四·魏书二十四·韩崔高孙王传第二十四》
- ^ 《三国志·卷二十三·魏书二十三·和常杨杜赵裴传第二十三》裴注引《文章叙录》
- ^ 26.0 26.1 《晋书·卷四十一·列传第十一》
- ^ 《晋书·卷四十三·列传第十三》
- ^ 28.0 28.1 《晋书·卷三十七·列传第七》
- ^ 《晋书·卷九十二·列传第六十二》
- ^ 《晋书·卷四十七·列传第十七》
- ^ 《三国志·卷十二·魏书十二·崔毛徐何邢鲍司马传第十二》裴注引《百官名》
- ^ 《三国志·卷二十八·魏书二十八·王毌丘诸葛邓锺传第二十八》裴注引《冀州记》
- ^ 《三国志·卷十九·魏书十九·任城陈萧王传第十九》裴注引《冀州记》
- ^ 《晋书·卷五十九·列传第二十九》
- ^ 《晋书·卷四十四·列传第十四》
- ^ 《晋书·卷六十一·列传第三十一》
- ^ 《晋书·卷四·帝纪第四》
- ^ 《晋书·卷九十·列传第六十》
- ^ 39.0 39.1 《资治通鉴·卷八十八·晋纪十》
- ^ 《资治通鉴·卷八十九·晋纪十一》
- ^ 《资治通鉴·卷九十四·晋纪十六》
- ^ 《资治通鉴·卷九十五·晋纪十七》
- ^ 43.0 43.1 《资治通鉴·卷九十九·晋纪二十一》
- ^ 《资治通鉴·卷一百一·晋纪二十三》
- ^ 《资治通鉴·卷一百二·晋纪二十四》
- ^ 《资治通鉴·卷一百三·晋纪二十五》
- ^ 《资治通鉴·卷一百四·晋纪二十六》
- ^ 48.0 48.1 《资治通鉴·卷一百六·晋纪二十八》
- ^ 《资治通鉴·卷一百七·晋纪二十九》
- ^ 50.0 50.1 《魏书·卷二·太祖纪第二》
- ^ 《资治通鉴·卷一百五·晋纪二十七》
- ^ 《资治通鉴·卷一百八·晋纪三十》
- ^ 53.0 53.1 《魏书·卷二十五·列传第十三》
- ^ 54.0 54.1 54.2 《魏书·卷三十·列传第十八》
- ^ 《宋书·卷四十八·列传第八》
- ^ 《魏书·卷二十九·列传第十七》
- ^ 57.0 57.1 《魏书·卷三十二·列传第二十》
- ^ 《魏书·卷四十·列传第二十八》
- ^ 《魏书·卷三十三·列传第二十一》
- ^ 60.0 60.1 60.2 60.3 《魏书·卷九十四·列传阉官第八十二》
- ^ 《魏书·卷四下·世祖纪第四下》
- ^ 《魏书·卷四十六·列传第三十四》
- ^ 63.0 63.1 《魏书·卷四十一·列传第二十九》
- ^ 《魏书·卷八十三上·列传外戚第七十一上》
- ^ 《魏书·卷五十一·列传第三十九》
- ^ 《魏书·卷十九中·景穆十二王列传第七中》
- ^ 67.0 67.1 67.2 《魏书·卷二十七·列传第十五》
- ^ 68.0 68.1 《魏书·卷二十一上·献文六王列传第九上》
- ^ 《魏书·卷十五·昭成子孙列传第三》
- ^ 《元遥墓志》
- ^ 《魏书·卷八·世宗纪第八》
- ^ 《魏书·卷十九上·景穆十二王列传第七上》
- ^ 《魏书·卷五十九·列传第四十七》
- ^ 《魏书·卷三十九·列传第二十七》
- ^ 《魏书·卷九十三·列传恩幸第八十一》
- ^ 《魏书·卷九·肃宗纪第九》
- ^ 77.0 77.1 《魏书·卷十八·太武五王列传第六》
- ^ 《魏书·卷五十八·列传第四十六》
- ^ 79.0 79.1 《魏书·卷十一·废出三帝纪第十一》
- ^ 《魏书·卷三十八·列传第二十六》
- ^ 81.0 81.1 81.2 《北齐书·卷二十一·列传第十三》
- ^ 82.0 82.1 《北齐书·卷二·帝纪第二》
- ^ 《北齐书·卷十三·列传第五》
- ^ 《北齐书·卷二十八·列传第二十》
- ^ 《北齐书·卷十七·列传第九》
- ^ 86.0 86.1 86.2 《北齐书·卷四·帝纪第四》
- ^ 《北齐书·卷十六·列传第八》
- ^ 88.0 88.1 《北齐书·卷七·帝纪第七》
- ^ 《北齐书·卷八·帝纪第八》
- ^ 90.0 90.1 《北齐书·卷十二·列传第四》
- ^ 倪广龙《隋代刺史研究》
- ^ 郁贤皓:《唐刺史考全编》
- ^ 《旧五代史·卷二十九·唐书五》
- ^ 《旧五代史·卷三十七·唐书十三》
- ^ 《旧五代史·卷三十八·唐书十四》
- ^ 《旧五代史·卷四十·唐书十六》
- ^ 《新五代史·卷五十一·杂传第三十九》
- ^ 《旧五代史·卷四十三·唐书十九》
- ^ 99.0 99.1 99.2 《宋史·卷二百七十一·列传第三十》
- ^ 《新五代史·卷九·晋本纪第九》
- ^ 《宋史·卷二百七十二·列传第三十一》
- ^ 《宋史·卷二百五十九·列传第十八》
- ^ 《宋史·卷二百五十四·列传第十三》
- ^ 《宋史·卷二百六十三·列传第二十二》
- ^ 105.0 105.1 《宋史·卷二百七十三·列传第三十二》
- ^ 《宋史·卷二百七十九·列传第三十八》
- ^ 《宋史·卷二百八十九·列传第四十八》
- ^ 《宋史·卷二百八十五·列传第四十四》
- ^ 109.0 109.1 109.2 《宋史·卷四百六十四·列传第二百二十三》
- ^ 《宋史·卷二百九十·列传第四十九》
- ^ 《宋史·卷三百二十三·列传第八十二》
- ^ 《宋史·卷三百二十五·列传第八十四》
- ^ 《宋史·卷二百七十八·列传第三十七》
- ^ 114.0 114.1 114.2 《宋史·卷三百二十六·列传第八十五》
- ^ 《宋史·卷三百二十四·列传第八十三》
- ^ 《宋史·卷九十五·志第四十八·河渠五》
- ^ 《宋史·卷二百九十一·列传第五十》
- ^ 《宋史·卷四百二十六·列传第一百八十五》
- ^ 《宋史·卷三百八十二·列传第一百四十一》
- ^ 《宋史·卷三百九十六·列传第一百五十五》
- ^ 《金史·卷七十九·列传第十七》
- ^ 《金史·卷四·本纪第四·熙宗》
- ^ 《金史·卷八十四·列传第二十二》
- ^ 《金史·卷七十·列传第八》
- ^ 《金史·卷五·本纪第五·海陵》
- ^ 《金史·卷六十九·列传第七·太祖诸子》
- ^ 《金史·卷七十四·列传第十二》
- ^ 《金史·卷九十一·列传第二十九》
- ^ 《金史·卷九十二·列传第三十》
- ^ 《金史·卷八·本纪第八·世宗下》
- ^ 131.0 131.1 《金史·卷十三·本纪第十三·卫绍王》
- ^ 《金史·卷九十六·列传第三十四》
- ^ 《金史·卷九十五·列传第三十三》
- ^ 《金史·卷一百〇六·列传第四十四》
- ^ 135.0 135.1 《金史·卷九十七·列传第三十五》
- ^ 《金史·卷一百二十一·列传第五十九》
- ^ 《金史·卷一百〇七·列传第四十五》
- ^ 《金史·卷一百〇二·列传第四十》
- ^ 《金史·卷一百一十八·列传第五十六》
- ^ 《金史·卷十六·本纪第十六·宣宗下》
- ^ 王树枬纂修:《冀县志》,民国十八年铅印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