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尼切里
耶尼切里军团 يڭيچرى yeniçeri | |
---|---|
存在时期 | 1363年-1826年 |
效忠于 | 奥斯曼帝国 |
种类 | 步兵 |
规模 | 1400年 小于1,000人[1] 1564年 13,502人[2] 1609年 37,627人[2] 1680年 54,222人[2] |
驻军/总部 | 阿德里安堡 君士坦丁堡 |
专用颜色 | 红色、绿色 |
参与战役 | 科索沃战役 尼科波利斯战役 安卡拉之战 瓦尔纳战役 君士坦丁堡之围 查尔迪兰战役 第一次摩哈赤战役 维也纳之围等 |
指挥官 | |
苏丹 | 穆拉德一世(首) 马哈茂德二世(末) |
历史系列条目 |
---|
奥斯曼帝国军事 |
征兵制 |
耶尼切里军团(Janissary,奥斯曼土耳其语:يڭيچرى;土耳其语:yeniçeri;希腊语:Γενίτσαροι;直译为“新军”),也译为加尼沙里军团[3]、土耳其新军、土耳其禁卫军或苏丹亲兵,是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常备军队与苏丹侍卫的统称。最早是在奥尔汗一世贝伊统治时出现。在穆拉德一世统治时期成为常备军。1826年,在马哈茂德二世统治期间废除。[4]耶尼切里军团是继罗马帝国灭亡后在该地区建立的的第一支正式常备军。[5]
起源
[编辑]14世纪开始,土耳其帝国在被征服的巴尔干斯拉夫人家庭中,选出一些最强健的男童,使其改信伊斯兰教与学土耳其语,并接受军事训练,组成一支称为新军的部队,是帝国第一支常备军,队员定期接受评选和审查。他们是土耳其帝国最有战斗力的军人,首选主要是希腊人、保加利亚人、阿尔巴尼亚人、塞尔维亚人及波斯尼亚人(后来包括罗马尼亚人、格鲁吉亚人、乌克兰人、南俄罗斯人、波兰人与亚美尼亚人)。若士兵有才能,可被提升至总督,甚至国相。这些新军是奴隶,也是军队的中坚。他们在平时还担任警察,宫廷侍卫,消防队员。
新军信伊斯兰教苏菲派,名为拜克塔什教团。他们是不许结婚的,这是为了保持一种强烈的军团意识(全天候监督以培养纪律性)。只有退役的新军才可结婚。在作战时,他们在情势最吃紧时才出击,因此总是打胜仗。苏丹如没有新军支持的话难以即位,即使成功登基,政权也不会稳固。
从穆拉德二世开始新军即采用了火枪火炮作为主要武器。他们的训练和战斗力在十五至十六世纪中成为全欧洲步兵的模范。苏莱曼一世时期的奥地利驻君士坦丁堡大使在观摩了新军的驻扎和训练后哀叹:欧洲没有一支军队能与之抵敌。新军早期的人数很少,大约只有几千人,在苏莱曼一世后期扩充到二到三万人。在苏莱曼之后,随着军纪逐渐废弛,其人数也不断增多,战斗力大幅下滑,他们实际上形成了一个政治上的利益集团,并成为国家的严重财政负担。
他们是不许结婚的,但到了苏莱曼一世时期,有所放宽。到了塞利姆二世时代,几乎成为定制,职位传子,纪律败坏。到了穆拉德三世时代,为了庆祝王子的割礼,人人皆可参军,至此完全丧失战斗力,在1683年穆罕默德四世时期允许土耳其突厥穆斯林也可参军。到19世纪,由苏丹马哈茂德二世在1826年发动吉祥事变废弃此制度。
图集
[编辑]-
1522年进军罗德岛的新军
-
1703年插图
文化
[编辑]近卫兵团有与苏丹一起用膳的特权,因此他们用打翻汤锅作推翻苏丹的隐语。
来源
[编辑]- ^ Nicolle, pp 9–10.
- ^ 2.0 2.1 2.2 Agoston, p. 50
- ^ 黄维民. 中东国家通史·土耳其卷.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2. ISBN 9787100035163.
- ^ Kinross, pp. 456–457.
- ^ Robert W. Strayer. Ways of the World: A Brief Global History with Sources, First Edition. Bedford-St. Martin's. 2010. ISBN 978-0312489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