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字
外觀
注意:本條目可能有部分字元無法顯示,若遇此情況請參閱Wikipedia:Unicode擴展漢字。 |
若某字通行的寫法,與本義的字形不同,則原本的字體稱為本字[1]。在漢語方言中,本字探尋問題特別常見。
漢語方言本字
[編輯]漢語方言多由口耳相傳,語文脫節甚久,使得近代書寫時常出現無本字可用的情況,即為方言本字問題。一般解決方式如下:
影響
[編輯]部分語言學者常探尋方言本字,但其主張的用字由於缺乏約束力,反而造成各家混亂。另外,一些本字在電腦系統上不支援,亦使其運用受阻。
粵語比較少使用本字,因為缺少官方規範,民間習慣使用口字旁的白字。而閩南語(臺灣話)近來亦由中華民國教育部公告許多推薦用字,以使用本字為原則,本字無稽或過於冷僻時,則使用訓讀或漢字借音,逐漸普及中。
舉例
[編輯]臺語
[編輯]臺語中「維基百科是網絡上一本自由的百科全書」的各種寫法:
- 本字:維基百科是網絡頂蜀本自由其百科全書
- 訓讀:維基百科是網絡頂一本自由的百科全書
- 新造字:維基百科是網絡頂一本自由百科全書
- 漢羅混用:維基百科是網絡頂chi̍t本自由ê百科全書
- 白話字:Wikipedia sī bāng-lō· téng chi̍t-pún chū-iû ê Pek-kho-choân-su
- 臺羅:Wikipedia sī bāng-lōo tíng tsi̍t-pún tsū-iû ê Pik-kho-tsuân-su
- 臺灣閩南語推薦用字:維基百科是網絡頂一本自由的百科全書[2]
參考
[編輯]- ^ http://humanum.arts.cuhk.edu.hk/Lexis/lexi-mf/guide.php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本字」指表示本義的字。當一個字通行的寫法和表示本義的字形不同,原來的字形稱為「本字」。
- ^ 採用臺灣閩南語推薦用字:「chi̍t」作「一」,異用字作「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