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平城隍廟
外觀
22°59′59″N 120°09′49″E / 22.99959°N 120.16353°E
安平鎮城隍廟 | |
---|---|
基本資訊 | |
位置 | 中華民國(臺灣)臺南市安平區安平路121巷1號 |
宗教 | 台灣民間信仰 |
主神 | 城隍爺 |
例祭 | 農曆四月二十(城隍聖誕) 農曆七月初四(安平城隍公普) |
廟格 | 官祀,現為地方公廟 |
建築詳情 | |
本殿構造 | 硬山頂 |
建立時間 | 清朝乾隆十四年(1749年) |
地圖 | |
安平鎮城隍廟公普 | |
---|---|
官方名稱 | 安平鎮城隍廟公普 |
類型 | 登錄等級:民俗 登錄種類:儀式、祭典、節慶 |
詳細登錄資料 |
安平鎮城隍廟又稱安平城隍廟,位於臺灣臺南市安平區,昔日為水師官兵所祭祀的廟宇,現與安平開臺天后宮、安平觀音亭、安平大眾廟同為安平地區四大公廟[1]。其歷史可追溯至清乾隆年間,不過現今的建築是1989年重修的[2]。
沿革
[編輯]安平城隍廟據《續修臺灣縣志》所載,為水師協鎮沈廷耀於乾隆十四年(1749年)所建,而後協鎮丁朝雄(1785年)、守備陳景星(1801年)與游擊詹勝、守備陳廷梅和李文瀾(1804年)曾修葺之[1]。而同治二年(1863年)時的整修得到當地漁戶、地方官員與水師的響應,其姓名與捐款金額都留在三支梁籤上。廟宇於隔年修葺完成,並留下當時臺灣水師中協副總府游紹芳所贈之「被靈夑理」的匾額[1]。
而在進入日治時期後,該廟由官廟轉為安平六角頭的公廟,但當時香火並不盛。二次大戰結束後,該廟於民國七十八年(1989年)重修而成今貌[1]。
-
正殿室內
-
謝將軍龕
-
范將軍龕
建築
[編輯]安平城隍廟面寬三開間,由三川殿、拜殿與正殿相連而成,為鋼筋水泥建築[2]。其門神為牛頭馬面,與臺南的府城隍廟及縣城隍廟有別,為陳壽彝之作[1]。
祀神
[編輯]該廟除供奉城隍之外,尚供奉有城隍夫人、范府千歲、福德正神、註生娘娘、二十四司、文武判官、牛頭馬面與范謝將軍[1]。
-
福德正神
-
註生娘娘
-
諸司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