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22年10月31日) |
馬 | |
---|---|
馴養
| |
科學分類 | |
界: | 動物界 Animalia |
門: |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
綱: | 哺乳綱 Mammalia |
目: | 奇蹄目 Perissodactyla |
科: | 馬科 Equidae |
屬: | 馬屬 Equus |
種: | 野馬 E. ferus
|
亞種: | 馬 E. f. caballus
|
三名法 | |
Equus ferus caballus (Linnaeus, 1758)
| |
異名[1] | |
約48個
|
馬(學名:Equus ferus caballus)是一種草食性家畜,是野馬的亞種,廣泛分佈於世界各地。目前全球約有5,800萬匹馬,共計905個品種[2][3]。
現代家馬原產於歐亞大陸中心,源於6000多年前就被人類馴養的歐洲野馬。早期的馬匹馴養遺址於烏克蘭草原、哈薩克中亞草原等地被發現。美洲大陸原生的野馬族群約於公元前兩萬年滅絕,直至15世紀後,歐洲殖民者才將歐亞大陸的家馬引進美洲和未曾產馬的澳洲。
馬的成功馴化影響了人類的歷史進程。牠們幫助人類建設城鎮、耕種土地、開拓疆域,曾是人類的主要運輸方式之一。在人類歷史上象徵了勝利、主權、財富、貴族和死亡等。現代馬雖然已經對人類的影響不再那麼重要,但仍然是解剖學、系譜學和運動科學中的關鍵模型生物[6]。
特徵
[編輯]馬耳小而直立,面部長;額、頸上有長鬃,尾有長毛,四肢強健,內側有附蟬,第三趾最發達,趾端有馬蹄,其餘各趾退化;毛色複雜,有騮、栗、青、黑等。
演化
[編輯]馬的化石非常豐富,所以馬的進化過程也研究得非常詳細。馬的進化譜系常常用來作為解釋演化的例子。
最早的馬叫始祖馬,出現於五千七百萬年前的北美洲,時值始新世。始祖馬個頭只有狗那麼大,弓著背,四肢長著多個趾頭(前腳四隻趾頭,後腳三個)。由始祖馬分化出了林林總總的眾多支系。有的支系越來越大,越來越擅長奔跑,也有的支系向着小型化發展。到中新世的時候以三趾馬為代表的馬類動物成了一類十分繁盛的動物群,是地層古生物中常見的化石動物,常常作為地質年代斷定的重要依據。
現代馬的最直接祖先是出現於一千二百萬年前中新世晚期的恐馬,而現代馬則在四百萬年前的上新世出現。北美洲一直是馬和馬類動物起源和演化中心。馬從這裏起源並向四周輻射。馬通過冰川時期形成的白令陸橋擴散到歐亞大陸,在上新世進入非洲,成為非洲大陸動物群的重要一員。馬也通過中美地峽向南美洲擴散。最晚到大約兩萬年前,馬在北美洲徹底滅絕,南美的馬甚至滅絕得更早,原因現在仍無法確定,有人認為跟美洲印第安人過度捕獵有關。從此,在近一萬九千五百多年的時間裏,作為馬的發源地的北美洲第一次沒有了馬的存在,一直到公元十六世紀西班牙人再一次把馬帶回了美洲。
現代家馬雖然已有超過500個品種,但是由於遺傳湮沒效應,已有超過88個地方品種滅絕[2]。而在培育品種過程中所採用的純系育種策略和血統系譜登記制度,導致家馬品種的遺傳多樣性衰退[6]。
馴化
[編輯]現代飼養的馬是由歐洲野馬馴化而來的。野生的馬已經滅絕。現存的普氏野馬不是家馬的祖先。馬的進化歷程充滿了艱難險阻。馬科動物曾經是如此繁盛,前後進化出幾十個屬,到最後卻只有一個屬六七種殘存至今。馬的興衰歷程實際上是奇蹄動物的興衰歷程,奇蹄動物在現代普遍呈衰落的趨勢。人類馴化家馬的最初目的是對馬肉和馬奶的食物需求[6]。
馬的馴化起源一直以來爭議不斷[6],一般認為馬的馴化是多地區獨立起源的[7]。
伊比利亞半島可能發生過家馬獨立馴化事件。伊比利亞半島是第二個全新世野馬的主要棲息地[8]。在該地區發現的石器時代野馬岩畫中的野馬毛色與現代家馬非常相似[6]。雖然分子遺傳學證據認為伊比利亞半島是家馬獨馴化的起源地之一,但是野生種群的基因滲入削弱了這項證據的說服力[6]。
歐亞草原也可能是家馬馴化起源地之一。烏克蘭德里夫卡的斯萊德涅斯多格文化遺址曾被認為是家馬馴化起源地,但對遺址中一匹公馬前臼齒的放射性碳定年分析表明,該遺骨約大概來自公元前800‒200年間,彼時斯基泰文化已進入鐵器時代,家馬馴化技術早已出現。故遺址中的馬遺骸可能只是狩獵到的野馬[9][6]。
哈薩克北部的博泰文化遺址有明確的養馬證據,年代可追溯至5,500年前[10]。考古證據顯示古代博泰人已經開始役用馬和食用馬肉馬奶[11],然而博泰馬並非是家馬的直系祖先,而是普氏野馬的直系祖先,這也說明很可能存在其他的馴化起源地[10]。
用途
[編輯]直到工業革命蒸汽機出現以前,一直是主要的拉車動力,以至後來「馬力」成了衡量機器功率的單位。在山區無法行車的路上,馬至今仍是主要的運載工具。
在戰爭中最早也是拉戰車,由遊牧民族首先發明騎乘,古希臘與古羅馬已有騎兵。中國則在戰國時期趙武靈王胡服騎射出現騎兵。馬鞍也是遊牧民族發明的,後來經過不斷的改進;馬鐙的發明有多種說法,包括斯基泰人發明說、印度人發明說、中國人發明說等,中國人發明說法是認為馬鐙為中國人在漢朝發明的,後來才傳到歐洲。馬鐙一開始只是單獨一個,爲便於上馬,後來發展爲一邊一個。直到進入20世紀之後,由於各種戰車、直升機的出現和普及,騎兵才開始退出戰爭。現今騎乘多用於博奕競速的賽馬運動和體育競技的馬術,有的大城市巡警也還用馬,在一些觀光地則讓人們體驗騎乘。
馬也可以作爲乳用和肉用,伊斯蘭教律法禁止食用馬肉(回族、阿拉伯人與波斯人,但突厥人不禁止),西元732年教宗額我略三世下令禁止基督教徒食用馬肉,但後來作用不大,現在法國人、意大利人都食用馬肉,日本人認爲馬肉是營養豐富的肉食。在二戰期間,美國允許肉店供應馬肉以彌補牛肉供應不足,但二戰結束後,在美國西部牧場主的壓力下,又禁止供應馬肉。馬乳一直是遊牧民族的食品,尤其適合釀造「馬奶酒」。隨着馬匹被汽車取代,在美國1920年開始每年有50萬匹馬被製成寵物食物,供貓狗食用[12]。
隨着馬的使用功能淡化,20世紀後半期,許多國家培育出各種小馬,作爲寵物或導盲用途。現在經過幾千年人的培育,馬的種類繁多,從高達2米到只有0.56米,體形各異。
文化
[編輯]生肖
[編輯]姓氏
[編輯]馬姓是常見的中文姓氏之一。除了漢族以外,其他民族也有不少馬姓人士。馬姓是回族的大姓之一,是由穆罕默德姓漢化而來(也有人認為是由法蒂瑪轉化而來),雲南回族幾乎清一色姓馬。
畫馬藝術
[編輯]馬一直以來被視為力與美的結合,不單是擔任騎乘或負重的工作,阿拉伯人以馬為真主的恩賜,值得人的崇拜與愛護。畫馬藝術更是歷久不衰,屹立不搖。
商標或標誌
[編輯]跑車名牌法拉利、保時捷等的廠徽是一匹躍起的駿馬。福特汽車公司所推出的福特野馬跑車則是一匹奔跑的駿馬。
傳說中的名馬
[編輯]擺件
[編輯]唐三彩常以「馬」作為造型。
馬有「一馬當先」、「縱橫馳騁」的意義,視為功名、事業向上的象徵,常作為企業家辦公室的擺設。
馬字有一詞「馬上」表示「立刻、即時」的意思,因此人們常利用諧音搭配成擺設,如馬背上有蒼蠅作「馬上贏」、馬背上有錢作「馬上有錢」等,常作為商店、收銀台的擺設。
參見
[編輯]參考資料
[編輯]- ^ (英文)Wilson, D.E. & Reeder, D.M. (Ed.). (2005). Equus caballus caballu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Mammal Species of the World: A Taxonomic and Geographic Reference (3rd ed),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2,142 pp. 月8日查閱.
- ^ 2.0 2.1 The Second Report on the State of the World’s Animal Genetic Resources. FAO. [2020-12-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9-18).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 Librado, P.; Fages, A.; Gaunitz, C.; Leonardi, M.; Wagner, S.; Khan, N.; Hanghoj, K.; Alquraishi, S. A.; Alfarhan, A. H.; Al-Rasheid, K. A.; Der Sarkissian, C.; Schubert, M.; Orlando, L. The Evolutionary Origin and Genetic Makeup of Domestic Horses. Genetics. 2016-10-01, 204 (2): 423–434. ISSN 0016-6731. doi:10.1534/genetics.116.194860.
- ^ Goody, John. Horse Anatomy 2nd. J A Allen. 2000. ISBN 0-85131-769-3.
- ^ Pavord, Tony; Pavord, Marcy. Complete Equine Veterinary Manual. David & Charles. 2007. ISBN 0-7153-1883-7.
- ^ 6.0 6.1 6.2 6.3 6.4 6.5 6.6 Mongke, Togtokh; Han, Haige; Zhao, Ruoyang; Bao, Tugeqin; Dugarjaviin, Manglai; Bai, Dongyi. The origins and genetic characteristics of domestic horses. Biodiversity Science. 2020-06-20, 28 (6): 734. doi:10.17520/biods.2020005.
- ^ Extinctions and Invasions: A Social History of British Fauna. 2010. doi:10.2307/j.ctv13gvg6k.8.
- ^ Warmuth, Vera; Eriksson, Anders; Bower, Mim A.; Cañon, Javier; Cothran, Gus; Distl, Ottmar; Glowatzki-Mullis, Marie-Louise; Hunt, Harriet; Luís, Cristina; do Mar Oom, Maria; Yupanqui, Isabel Tupac; Ząbek, Tomasz; Manica, Andrea. European Domestic Horses Originated in Two Holocene Refugia. PLoS ONE. 2011-03-30, 6 (3): e18194. doi:10.1371/journal.pone.0018194.
- ^ Anthony, David W.; Brown, Dorcas R. Eneolithic horse exploitation in the Eurasian steppes: diet, ritual and riding. Antiquity. 2000, 74 (283): 75–86. doi:10.1017/S0003598X00066163.
- ^ 10.0 10.1 Gaunitz, Charleen; Fages, Antoine; Hanghøj, Kristian; Albrechtsen, Anders; Khan, Naveed; Schubert, Mikkel; Seguin-Orlando, Andaine; Owens, Ivy J.; Felkel, Sabine; Bignon-Lau, Olivier; de Barros Damgaard, Peter; Mittnik, Alissa; Mohaseb, Azadeh F.; Davoudi, Hossein; Alquraishi, Saleh; Alfarhan, Ahmed H.; Al-Rasheid, Khaled A. S.; Crubézy, Eric; Benecke, Norbert; Olsen, Sandra; Brown, Dorcas; Anthony, David; Massy, Ken; Pitulko, Vladimir; Kasparov, Aleksei; Brem, Gottfried; Hofreiter, Michael; Mukhtarova, Gulmira; Baimukhanov, Nurbol; Lõugas, Lembi; Onar, Vedat; Stockhammer, Philipp W.; Krause, Johannes; Boldgiv, Bazartseren; Undrakhbold, Sainbileg; Erdenebaatar, Diimaajav; Lepetz, Sébastien; Mashkour, Marjan; Ludwig, Arne; Wallner, Barbara; Merz, Victor; Merz, Ilja; Zaibert, Viktor; Willerslev, Eske; Librado, Pablo; Outram, Alan K.; Orlando, Ludovic. Ancient genomes revisit the ancestry of domestic and Przewalski’s horses. Science. 2018-04-06, 360 (6384): 111–114. doi:10.1126/science.aao3297.
- ^ Outram, A. K.; Stear, N. A.; Bendrey, R.; Olsen, S.; Kasparov, A.; Zaibert, V.; Thorpe, N.; Evershed, R. P. The Earliest Horse Harnessing and Milking. Science. 2009-03-06, 323 (5919): 1332–1335. doi:10.1126/science.1168863.
- ^ Paul G. Irwin. Overview: The State of Animals in 2001. The state of the animals, 2001. Humane Society Press. : 8 [2021-06-11]. ISBN 978-0-9658942-3-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24) (英語).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延伸閱讀
[編輯][在維基數據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