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影戲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影戲算是中國最早成型的電影觀念,以社會功能為核心,即以影片內容是否純正作為評判標準而建立起的電影觀念。

影戲可追溯自周朝[1],也有說是秦始皇之時[2]。一般以為最早出於漢武帝與李夫人的故事[3]。影戲有手影戲紙影戲皮影戲三類。宋代影戲盛況空前。《東京夢華錄》中記載:「影戲丁儀瘦吉等,弄喬影戲……不以風雨寒暑,渚棚看人,日日如是。」逢節慶之日「每一坊巷口,無樂棚去處,多設小影戲棚子。」張來《明道雜誌》中記載:「京師有富家子弟……而此子甚好看影戲,每弄至斬關羽,輒為之泣下,囑弄者且緩之。」周密《武林舊事》載:「諸色藝人,影戲賈震、賈雄、黑媽媽。」「每有放映(影),兒童喧呼,終夕不絕。」靖康之禍以後,影戲隨金兵北傳[4]

註釋

[編輯]
  1. ^ 《韓非子·外儲說左上》:「客有為周君畫莢者三年而成,君觀之與髹莢者向狀,周君大怒,畫莢者曰:『築十版之牆,鑿八尺之牖,而以日始出時加之其上而觀。』周君為之,望見其狀盡成龍蛇禽獸車馬,萬物之狀具備,周君大悅。」
  2. ^ 岳坷《程史》云:「秦始皇作曼延、魚龍、水戲,漢武益以幻眼、走索、尋橦、舞輪、弄碗、影戲……」顧頡剛在《中國影戲史略及其現狀》中認為:「中國影戲之發源地為陝西,自秦漢至隋唐當皆以其最盛。」
  3. ^ 班固《漢書·外戚傳》:「李夫人少而蚤卒,上思念李夫人不已,方士齊人少翁言能致其神,乃夜張燈燭,設帷帳,陳酒肉,而令上居他帳,遙望見好女子李夫人之貌,還幄坐而步,又不得視,上愈益相思悲感,為做詩曰:『是邪,非邪。立而望之,偏何姍姍其來遲!』……」。又高承《事物紀原·影戲》中說:「故老相承,言影戲之源,出於漢武帝,李夫人之亡,齊夫人少翁言能致其魂,上念天人無巳,迺使致之。少翁為方帷,張燈爐,帝坐他帳,自帳中望見之,仿佛夫人之像也,不得就視之,由是世間有影戲。」
  4. ^ 徐夢莘《三朝北盟會編》十一月二十五日一天的記載:「……內司軍器監工匠……做腰袋帽子,打造金銀,系筆和墨,雕刻圖畫工匠三百餘人。雜劇、說話、弄影戲、小說、漂唱、弄傀儡、打筋斗、彈琵琶、吹笙等藝人一百五十餘家,令開封府押赴軍前。開封府軍人爭持文牒,亂取人口,攘奪財物,自城中發赴軍前者,皆行破碎其家計,然後扶老攜幼,竭室而行。親戚故舊涕泣,敘別離相逆而去。器泣之聲,遍千里巷,如此者日日不絕。」江玉祥《中國影戲》:「中國皮影從陝西發展,首先沿黃河流域傳播……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攻破開封,靖康二年四月,金人俘欽徽二帝和后妃、皇子、皇女以及宗室貴戚等三千多人北去,其中包括『弄影戲』等倡優伎藝150餘家,影戲隨金兵北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