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楊泉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楊泉(?—?),又名楊子,字德淵,西晉時期哲學家、玄學崇有派代表人物。他出生於西晉梁國睢陽(今河南商丘睢陽區),[1]早年曾為吳國的一名處士。太康六年,隨着西晉滅吳,楊泉被征入晉朝,[2]但不久之後就隱居起來專心著述。

楊泉曾撰寫過《太玄經》14卷,並仿照揚雄的風格著書立說。此外,他還著有《物理論》16卷和《楊子集》2卷,對當時的玄學哲學做出了重要貢獻。

作為玄學崇有派的代表人物,楊泉在思想上主張「道法自然」,認為宇宙萬物皆有本性,這種本性可以通過修煉達到超越物質世界的境界。他的思想對後世影響深遠,成為了中國哲學發展的一部分。

雖然楊泉的生平不為人知,但是他對中國哲學和玄學的影響是無法忽視的。他的思想理論在後世得到了廣泛傳播和推崇。

人物生平

[編輯]

楊泉早年生活在戰亂時期,自梁國遷居至吳國,因此他的活動地域主要位於吳越一帶。太康元年(公元280年)之前,楊泉居住在會稽。在吳國時期,他並不願意擔任官職,沒有出仕。隨着西晉滅掉了吳國,會稽相朱則曾向晉武帝司馬炎上書推薦楊泉,並稱他「清操自然,徵聘終不移心」,但是晉朝廷卻沒有接納,只是拜他為郎中。因此,在《隋書·經籍志》中,楊泉被稱為「晉徵士」、「晉處士」。

楊泉一生都不願意和門閥士族階層合作,而是隱居山林,專注於著述和思考。由於他常年隱居不出,不爭名利,因此歷史上沒有留下他的傳記,關於他的生卒年代、家庭身世以及生平具體事跡等方面,現已無從查考。

主要思想

[編輯]

氣一元論

[編輯]

氣一元論思想早在西周已經產生,楊泉進一步堅持了和發展了氣一元論,這是與當時玄學家們所宣揚的「天地萬物皆以無為本」的「貴無論」根本對立的。他曾十分藐視地說:「夫虛無之談,尚其華藻,無異春蛙秋蟬,聒耳而已。」[3]楊泉堅持氣一元論,推進了當時與魏晉玄學相對立的唯物主義思潮。

聲符認識

[編輯]

楊泉通過對形聲字的分析,發現形聲字的聲符不但主聲,也主義。他在《物理論》中說:「在金曰堅,在草曰緊,在人曰賢。」楊泉已經認識到從「臤」得聲的「堅」、「緊」、「賢」在意義上的聯繫。楊泉對形聲字聲符作用的認識為後來科學系統地探討同源詞開拓了一條道路。

自然觀

[編輯]

楊泉的以氣為體的自然觀,與王弼等以無為本的玄學與般若世界觀相對立。楊泉肯定自然法則的客觀性,又以其對農業、手工業等生產知識的廣泛總結,豐富了樸素辯證法的天人關係學說。這比王充的自然命定論,在哲學思維上是個進步。他繼桓譚、王充,堅持唯物主義的形神觀,明確反對北方士族名士的清談玄風,並貶斥整個玄學思潮。

宇宙觀

[編輯]

關於宇宙天體結構的問題,從先秦兩漢時代形成了三種學說,即所謂「談天三家」。一種是以《周髀算經》為代表的「蓋天說」,認為「天圓如張蓋,地方如棋局」。一種是以落下宏張衡為代表的「渾天說」,認為「渾天如雞子,天體圓如彈丸,地如雞(子)中黃,孤居於內,天大而地小。天表里有水,天之包地,如殼之裹黃」。[4]另一種是以郗萌為代表「宣夜說」,認為「天了無質,仰而瞻之,高遠無極,眼瞀精絕,故蒼蒼然也。……日月眾星自然浮生虛空之中,其行其止,皆需氣焉。」[5]楊泉對這三種學說經過比較研究,認為「蓋天說」和「渾天說」都有不符合實際的地方,楊泉比較傾向於「宣夜說」。他曾說:「元氣皓大,則稱皓天。皓天,元氣也,皓然而已,無他物也。」又說:「夫地有形而天無體,譬如灰焉,煙在上,灰在下也。」[3]楊泉認為,宇宙空間充滿了「元氣」,除了皓大的「元氣」以外,就別無他物了。他用灰和煙作比喻,形象地說明了固體和氣體即地和天兩種物質形態的區別。這正是對「宣夜說」的哲學概括。

代表作品

[編輯]

楊泉是一位著述頗豐的學者,他的作品主要反映了當時江南地區的新學風,並推進了以自然科學為憑依的唯物主義氣一元論。在《隋書·經籍三》中,記載了楊泉的兩部著作,分別是《物理論》十六卷和《太玄經》十四卷,其中,《太玄經》是楊泉的代表作之一。此外,在《隋書·經籍四》中,還記載了晉處士楊泉的文集《楊泉集》和《錄》。

南北朝隋唐北宋時期,楊泉的著作曾經廣泛傳播,在國內產生了重要的影響。但遺憾的是,到了南宋時期,大部分楊泉的著作都已散佚。但是由於這些著作曾被各類書廣泛引用,因此一些文獻得以保存下來,留給後人了解楊泉思想的大要。

直到清代乾隆嘉慶時期,章逢之曾經有過楊泉《物理論》輯本,後來孫星衍進行「重加校正,補所未備」,輯成一卷,並被刻入《平津館叢書》中。此外,馬國翰輯有楊泉的十餘條《太玄經》,收錄在《玉函山房輯佚》之中。嚴可均也輯得楊泉的賦六篇和文一篇,並收錄在《全三國文》中。這些珍貴的文獻,為我們了解楊泉的思想和著作提供了重要的資料。

參考資料

[編輯]
  1. ^ 《意林》卷五. 在《物理論》、《太元經》下,同註:"梁國楊泉,字德淵。" 
  2. ^ 《晋录》. 「楊泉為吳處士,吳被晉所亡,入晉。」 
  3. ^ 3.0 3.1 《物理论》. 
  4. ^ 《张衡浑天仪图注》. 
  5. ^ 《晋书·天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