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礁溪鄉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礁溪鄉
Jiaoxi Township
舊稱:旱溪
礁溪鄉官方圖章
礁溪鄉識別標誌
礁溪鄉位置圖
坐标:24°49′N 121°46′E / 24.82°N 121.77°E / 24.82; 121.77
國家 中華民國
臺灣省
上級區劃宜蘭縣
下級區劃18301
政府
 • 行政机构礁溪鄉公所
(立法機關:礁溪鄉民代表會)
 • 鄉長張永德礁溪鄉鄉長列表)
面积
 • 总计101.4278 平方公里(39.1615 平方英里)
海拔287 公尺(942 英尺)
人口(2024年9月)(15,426戶)
 • 總計35,121人
 • 排名宜蘭縣的第6位
 • 密度346人/平方公里(897人/平方英里)
时区國家標準時間UTC 08:00
郵遞區號262
戶政資料代碼10002050
毗鄰頭城鎮員山鄉宜蘭市壯圍鄉新北市坪林區烏來區
網站http://jiaosi.e-land.gov.tw/
漢語名稱
繁体字 礁溪
臺羅 Tann-khe-hiong
礁溪市區一景

礁溪鄉臺灣話Tann-khe-hiong)為臺灣宜蘭縣的一個級行政區,位於宜蘭縣北部。東北鄰頭城鎮,東南接壯圍鄉,南為宜蘭市員山鄉,西至北為新北市烏來區坪林區。鄉境西北部為雪山山脈,東南部為二龍河的沖積平原,以礁溪溫泉聞名。

歷史

[编辑]

依據考古學者在礁溪鄉白雲村大竹圍遺址的調查研究,挖掘出土的遺物包含淡褐灰色夾砂陶和黃褐色夾砂陶為主的陶器群,及打製斧鋤形器及刮削器、磨製石刀、單縊形網墜、砥礪石等類型為主的石器群,還有台灣首次出土的大型木桶。其年約為公元前3,900年至1,500年間。另外在二龍村和玉田村交界處的淇武蘭遺址,也挖掘出墓葬、陶器、石器、骨器等遺物,其下文代層年代約為公元700年至1900年間。由此可知,礁溪地區在台灣史前時期已有人類在此活動[1]

1626年,西班牙佔領台灣北部。未幾,設立淡水省、哆囉滿省、噶瑪蘭省三個行省區,其中噶瑪蘭省即位於蘭陽平原。1634年,西班牙神父坤羅斯到噶瑪蘭傳教,建立2座小教堂。在10年的傳教活動中,約有600人信奉天主教受洗[2]

1642年,佔領南台灣的荷蘭人北上趕走雞籠淡水的西班牙駐軍。不久,西班牙人放棄噶瑪蘭的駐地,結束在北台灣的16年統治時期。荷蘭人佔領北台灣的初期,原住民時而起來反抗。1644年4月,噶瑪蘭24社長老到淡水與荷蘭人會面,提議修好。同年9月,一支荷蘭軍隊從雞籠出發遠征噶瑪蘭,經小規模的戰鬥後,使歸順的村社達到40餘個[3]

1661年(南明永曆十五年),鄭成功率兵攻打據有台灣的荷蘭人。隔年初荷蘭人敗走。然而鄭氏治台尚未及於北部,蘭陽平原仍屬非轄之地。1683年(南明永曆三十七年、康熙二十二年),清廷派鎮海將軍水師提督施琅攻佔台灣。初期因噶瑪蘭地區僻處後山,並無漢人前往拓墾[4]

1768年(乾隆三十三年),林漢生由利澤簡港上岸拓墾,為首次入墾蘭陽平原之漢人。但2年後為原住民殺害,拓墾不成。1776年(乾隆四十一年),林元旻由烏石港北邊的河流上溯,入墾淇武蘭,為漢人成功入墾蘭陽平原最早者[5],並與平埔族為鄰。1796年(嘉慶元年),吳沙率眾從頭城南下開墾,在1798年後陸續完成礁溪湯圍(德陽村)、白石圍(白雲、玉石村)、三圍(三民村)、四圍(吳沙村)的開發與開墾,成功帶動漢人大規模對蘭陽平原的全面拓墾[6]

1812年宜蘭納畫入清朝版圖並設噶瑪蘭廳,礁溪鄉地區為礁溪庄、隸屬淇武蘭堡;1895年台灣總督府調整行政區域,將淇武蘭堡改稱四圍堡,1920年將四圍堡改為礁溪庄,劃歸台北州宜蘭郡管轄,1946年將礁溪庄改為礁溪鄉,1950年中華民國將宜蘭縣設縣並將礁溪鄉列入範圍至今。

地理

[编辑]
俯瞰礁溪位在蘭陽平原上的田野與都市景觀

礁溪鄉位在宜蘭縣十二個鄉鎮市的地理位置上,具有特殊的優越性。鐵路宜蘭線國道五號北宜公路,皆由北而南穿越本鄉。國道五號進入宜蘭縣境內的第一個交流道,就在本鄉白雲村與頭城鎮二城里接壤處。鄉公所南距縣政府僅約10公里;經北宜公路或鐵路宜蘭線前往台北車站僅約72公里,而國道五號完成後更縮短至約40公里,聯外交通極為方便[7]

地形

[编辑]

礁溪鄉輪廓略呈橫置的秋海棠葉狀,西部為葉尾,東部為葉柄。地勢西北高而東南低,大致以海拔約35公尺之宜5線鄉道為山區與平地之界線。平地屬蘭陽平原,為蘭陽溪宜蘭河頭城河等水系沖積而成之肥沃農業區。東北部二龍河至下埔排水線之間,為低於海平面之沼澤地。

山區部分為雪山山脈主脈北段的一部分,主要山峰有鵠子山(標高679公尺)、三角崙山(標高1,029公尺)、烘爐地山(標高1,166公尺)、小礁溪山(標高1,147公尺)、大礁溪山(標高1,161公尺)等,其中除鵠子山峰頂位於鄉境內、三角崙山峰頂位於新北市坪林區之外,其餘諸峰之峰頂均在本鄉西北部與新北市邊界上。[8][9]

水文

[编辑]
林美溪

礁溪鄉地勢西高東低,河川均由西向東流。全鄉河川均歸屬頭城河宜蘭河兩大水系,前者在本鄉轄區有猴洞坑溪十一股溪湯圍溪得子口溪(二龍河)、林尾溪等支流,而後者在本鄉轄區則有小礁溪大礁溪等支流。

頭城河為宜蘭縣縣管河川,主流長度19.3公里,流域面積98.35平方公里。主流上游名為得子口溪,發源於雪山山脈烘爐地山東側。匯集林尾溪後流至七結橋下二龍村界處,改稱為二龍河。舊河道流經淇武蘭聚落南緣,於國道五號附近匯集港仔尾港後,因流量大增使得河面變寬。1990年實施的二龍河截彎取直工程中,在七結橋至港仔尾港匯流處新闢一條較直的人工河道,故流程大為縮短[10]。隨後流經洲仔尾聚落,至時潮村復興橋附近,匯集南側的十三股排水溝後,改稱頭城河。其後轉向北流,成為礁溪鄉與頭城鎮界河。於時潮村東北角流出鄉境,進入頭城鎮轄區。此後再匯集下埔排水線、福德坑溪等支流,最後在頭城鎮打馬煙附近出海注入太平洋

歷史上因河道變遷,頭城河水系南部各支流經常被蘭陽溪宜蘭河等河流搶水襲奪。在過去水利建設未發達的時候,這樣的情形毎到大雨洪水即時常發生。今日因水利建設而使各河安於現今河道。[11]

氣候

[编辑]

礁溪鄉並境內無氣象站,但因距離宜蘭氣象站甚近,故參考該站所測氣候資料詳列如下。

宜蘭(1971年至2000年)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全年
平均高温 °C(°F) 19.4
(66.9)
19.6
(67.3)
22.2
(72.0)
25.4
(77.7)
27.9
(82.2)
30.7
(87.3)
32.6
(90.7)
32.0
(89.6)
30.2
(86.4)
26.8
(80.2)
23.4
(74.1)
20.5
(68.9)
25.9
(78.6)
平均低温 °C(°F) 13.4
(56.1)
13.8
(56.8)
15.7
(60.3)
18.6
(65.5)
21.3
(70.3)
23.7
(74.7)
25.0
(77.0)
24.9
(76.8)
23.3
(73.9)
20.9
(69.6)
17.8
(64.0)
14.8
(58.6)
19.4
(66.9)
平均降水量 mm(英寸) 155.3
(6.11)
175.2
(6.90)
132.2
(5.20)
134.2
(5.28)
222.7
(8.77)
186.7
(7.35)
145.5
(5.73)
243.8
(9.60)
441.2
(17.37)
442.3
(17.41)
360.2
(14.18)
188.4
(7.42)
2,827.7
(111.33)
平均相對濕度(%) 83.5 85.0 84.5 84.6 86.3 85.3 80.9 82.0 83.6 85.5 85.6 83.9 84.2
月均日照時數 68.5 61.4 82.9 94.1 104.9 144.9 217.1 205.5 153.2 97.5 65.7 63.7 1,359.4
数据来源:中央氣象局

人口

[编辑]
历史人口
年份人口±%
1981 37,802—    
1986 37,541−0.7%
1991 37,879 0.9%
1996 38,519 1.7%
2001 38,133−1.0%
2006 36,059−5.4%
2011 35,924−0.4%
2016 35,948 0.1%
2021 35,057−2.5%
來源:內政部統計月報-各鄉鎮市區人口數. 內政部. [2019-12-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23). 

根據宜蘭縣政府民政處統計,2023年底礁溪鄉戶數約1.5萬戶,人口約3.5萬人,鄉內人口最多與最少的村分別是德陽村與二結村,2023年底兩村人口分別為4,668人與456人[12]

政治

[编辑]

歷任首長

[编辑]

臨時代理庄長及官派鄉長時期

[编辑]
任別 姓名 到任日期 卸任日期 備註
臨時代理庄長 呂天賜 1945年10月10日 1946年2月19日
官派鄉長 蕭阿乖 1946年2月20日 1946年12月31日

資料來源:《礁溪鄉誌增修版》[13]

鄉民代表大會選舉鄉長時期

[编辑]
任次 姓名 到任日期 卸任日期 備註
第1任 林俊英 1947年1月1日 1948年12月31日
第2任 張倉連 1949年1月1日 1950年3月3日 任內逝世
林俊英 1950年5月1日 1951年7月31日 補選

資料來源:《礁溪鄉誌增修版》[13]

民選鄉長時期

[编辑]
屆次 姓名 到任日期 卸任日期 黨籍 備註
第1屆 林俊英 1951年8月1日 1953年7月31日
第2屆 林長安 1953年8月1日 1956年7月31日
第3屆 林萬榮 1956年8月1日 1960年2月28日
第4屆 1960年3月1日 1964年2月28日
第5屆 林與士 1964年3月1日 1968年2月28日
第6屆 吳金地 1968年3月1日 1973年3月31日
第7屆 張金策 1973年4月1日 1975年6月23日 中途辭職
張季冬 1975年6月24日 1977年12月29日 代理鄉長
第8屆 周錦𡐡 1977年12月30日 1982年12月29日
第9屆 1982年12月30日 1986年2月28日 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
第10屆 陳德治 1986年3月1日 1990年2月28日 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
第11屆 1990年3月1日 1994年2月28日 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
第12屆 吳正連 1994年3月1日 1998年2月28日 民主進步黨 民主進步黨 未爭取連任
第13屆 吳宏謀 1998年3月1日 2002年2月28日 無黨籍 未爭取連任
第14屆 林政盛 2002年3月1日 2006年2月28日 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
第15屆 2006年3月1日 2010年2月28日 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 同額競選
第16屆 黃太平 2010年3月1日 2012年6月22日 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 任內逝世
陳文昌 2012年6月23日 2012年9月16日 民主進步黨 民主進步黨 代理鄉長
林錫忠 2012年9月17日 2014年12月25日 民主進步黨 民主進步黨 補選上任
第17屆 2014年12月25日 2018年12月25日 民主進步黨 民主進步黨
第18屆 張永德 2018年12月25日 2022年12月25日 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
第19屆 2022年12月25 現任 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

鄉政組織

[编辑]

礁溪鄉公所是礁溪鄉最高層級的地方行政機關,在中華民國政府架構中為鄉自治的行政機關,同時負責執行縣政府及中央機關委辦事項,礁溪鄉的自治監督機關為宜蘭縣政府。鄉長由全體鄉民直接選舉產生,任期為四年,可連選連任一次。礁溪鄉公所並置鄉政會議,為鄉政最高決策機構,在鄉長之下,設有5課4室等9個內部單位及4個附屬機關。[14]

礁溪鄉民代表會是礁溪鄉的最高民意機關,代表礁溪鄉全體鄉民立法和監察鄉政。鄉民代表由公民直選選出,任期為四年,可連選連任。礁溪鄉民代表會共有11位鄉民代表,分別為第一選區4席鄉民代表、第二選區2席鄉民代表、第三選區2席鄉民代表、第四選區3席鄉民代表,主席、副主席由11位鄉民代表互選產生。[15]

行政區

[编辑]

礁溪鄉行政區域共劃分為十八個村,各村名稱如下:

  • 二結村、大忠村、玉光村、白雲村、吳沙村、匏崙村
  • 二龍村、大義村、玉石村、白鵝村、林美村、德陽村
  • 三民村、六結村、玉田村、光武村、時潮村、龍潭村

另外一種劃分方式則可依境內主要河流──得子口溪將礁溪鄉分為溪北、溪南,以及西南側的山區:

  • 溪北:白雲村、玉石村、大忠村、大義村、三民村、德陽村六結村、二龍村、時潮村
  • 溪南:白鵝村、吳沙村、龍潭村、玉田村、玉光村、光武村
  • 山區:林美村、匏崙村、二結村

鄉治(鄉公所)位於六結村;礁溪車站位於德陽村;四城車站位於吳沙村。

經濟

[编辑]

農漁牧業

[编辑]

礁溪鄉位於蘭陽平原沖積地,北緯24度48分,屬於亞熱帶兼具溫帶及熱帶性氣候,高溫多濕、水源豐沛、灌溉便利、土地肥沃,極適合農漁牧事業之發展。

稻米是本鄉主要的農作物。近年來由於農業技術的改良進步,平均每公頃糙米年產量已達6,000公斤左右,為民國四十年平均年產量2,386公斤之2.5倍。雜糧作物之甘藷,特用作物之茶、黃麻,果品之柑桔、金棗、桃、李、香蕉、鳳梨、蓮霧、番石榴等,蔬菜之蘿蔔、薑、蔥、蒜、包心白菜、蕃茄、甘藍菜、芥菜等,都以農家副業型態經營。

畜牧業以經濟目的飼養者有豬、雞、鴨等,另外早期有以耕耘為目的而飼養之水牛。

鄉境東北部的時潮村一帶因地勢低窪,常有水患。早期農民夏季種稻,冬季養魚。民國四十至五十年間,開始利用漥地挖魚塭養殖虱目魚。五十年代起,隨著日本對鰻魚的需求增加而改養鰻魚,為國家賺取外匯,尤以民國六十九年為最盛時期,全鄉外銷鰻魚之外匯收入達百萬美元以上。民國七十年代鰻魚外銷受挫,改養蝦子,獲利亦頗豐。其後遇到蝦子感染疾病的衝擊,養殖事業轉趨於多樣化。民國九十年台灣加入WTO以後,部份業者開始兼營觀光休閒漁業,嘗試走出一條新出路。[16]

工商服務業

[编辑]

礁溪鄉紡織成衣工業發展於1960年代,先是台塑集團在龍潭村創建台麗成衣工廠,後來改組為台化工廠,轉而生產紡織品,並於另創台旭紡織廠生產紡織品。1980年代,又於龍潭村重建台麗成衣工廠。各工廠占地合計約有30公頃,使得龍潭村成為宜蘭縣紡織成衣業重鎮。不久,遠東集團在玉石村創設遠東成衣廠,另有康和成衣廠創設於白雲村、東鋒公司租用大忠村礁溪戲院改設為成衣工廠。一時之間,成衣及針織業成為本鄉主要民生工業,當時家家戶戶皆有婦女擔任從業員,對農村經濟發展功不可沒。1990年代後期,因台商出走,不少成衣及針織工廠關廠,盛況已大不如前。

礦泉水工業為本鄉之特色工業,主要係抽取地下溫泉水,經由人工處理後裝瓶銷售。1960年代,怡康礦泉水公司在德陽村設廠,生產純礦泉水行銷中東地區。因質純並含有適量消化性礦物質,甚受歡迎。其後由於國內經濟蓬勃發展,國民所得升高,瓶裝飲用水需求量不斷增加,山內、鼎康、宏林、潤霖等工廠陸續創建,已成為本鄉最重要的工業。

礁溪的溫泉業在發展始於1961年,初期僅有幾家溫泉旅館。1970年代,礁溪大飯店創立。當時主要的營業方式是以女侍應生服務酌酒、伴唱,客源以來台休假的越戰美軍及少數日本商人為主。1979年台北市政府宣布北投廢娼後,礁溪很快地取而代之,成為日本觀光客的最愛,但也助長了色情行業的發展。

1990年代以後,許多中小企業外移,溫泉鄉的酒攤文化逐漸沒落;而且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國民休閒旅遊成為主流,礁溪的溫泉產業開始邁向觀光化。礁溪鄉公所有意識地舉辦大型文化活動,使礁溪溫泉逐漸擺脫「溫柔鄉」的惡名。業者開始採取多元化的經營模式,提升服務品質,營造健康、養生的溫泉文化。遊客到礁溪泡溫泉的需求因而大增,老爺大酒店長榮鳳凰酒店五星級的溫泉旅館也應運而生。[17]

寺廟祭典與民俗活動

[编辑]

協天廟位於礁溪聚落南端,行政區屬於大忠村,創建於1804年(嘉慶九年),主祀關聖帝君。因當地漳州移民習慣稱關聖帝君為協天大帝,故取名協天廟。協天廟是台灣北部地區最大的關帝廟,每年的傳統祭典由大忠、大義、德陽、六結、二龍、三民、白鵝、林美等八大庄(村)輪值。協天廟年度祭典以春秋二季最為隆重,春季大典中的「乞龜」,和秋季大典中的「四佾舞」,都是當地非常重要的民俗活動[18]

二龍村龍舟競渡是礁溪鄉二龍村轄下的淇武蘭、洲仔尾兩聚落舉行的龍舟競賽。這個傳統民俗活動已有二百二十多年歷史[19][20][21][22],初期舉行的日期並不固定,至1967年開始,賽龍競渡活動更改在端午節舉辦[23]。二龍村龍舟競渡傳統上沒有發令員計時員裁判[24][20],雙方選手們認為齊位、旗鼓相當時就敲出發[21][24],若有一方未見敲鑼,便需重新開始[21];行進中若有一方覺得起步慢,不公平而不敲鑼[20],或沒有信心勝利而不敲鑼[24],就算對手已經划到終點,也不算奪標[20]。只要有一方認為對方違規,比賽就得重來,勝負由觀眾和選手自行認定[22]。亦由於這些特色,常被人稱為「君子之爭」[20][21]。由於該活動的特殊性,2001年(民國90年)被交通部觀光局列為「十二項大型地方節慶活動」[25]

教育

[编辑]

大專院校

[编辑]

國民中學

[编辑]

國民小學

[编辑]

醫療

[编辑]
  • 礁溪杏和醫院

交通

[编辑]

鐵路

[编辑]
台鐵礁溪車站

台灣鐵路宜蘭線由北而南穿越本鄉東部平原,在鄉境內路線位於省道台9線東側,並與之大致平行,共設有礁溪四城兩個車站。往北可通往瑞芳八堵,接縱貫線前往基隆、台北及西部各地;往南可通往宜蘭、羅東、蘇澳,或在蘇澳新站北迴線前往花蓮及東部各地。

礁溪車站位於德陽村,目前為三等站,為本鄉主要車站。停靠的車次有部分普悠瑪號、自強號列車,全部的莒光號、區間車列車。四城車站為甲種簡易站,停靠班次較少。

公路

[编辑]
國道客運礁溪轉運站

國道五號(蔣渭水高速公路)蘭陽平原通往台北盆地的捷徑,由北而南穿越礁溪鄉東部平原,在鄉境東北角與頭城鎮接壤處設有頭城交流道,本鄉南邊設有宜蘭交流道。經此道路往北可通往新北市台北市,並轉往西部各縣市;往南則可通往宜蘭市羅東鎮蘇澳鎮等地,並接續蘇花公路前往花蓮縣臺東縣

台9線北宜公路)為宜蘭縣通往新北市、台北市的重要平面道路。在礁溪鄉境內路段位於國道五號西側,兩者大致平行。台9線往北經頭城鎮二城聚落直行可接台2庚線台2線前往頭城鎮貢寮區瑞芳區基隆市等地,往南則可通往宜蘭市羅東鎮蘇澳鎮等地。

縣道191號國道五號(蔣渭水高速公路)側車道,北起礁溪鄉德陽村砂港路一帶,南至冬山鄉縣道191甲號為穿越本鄉東部的另一條南北向道路,往北可達頭城鎮頂埔聚落,並接上台2庚線;往南可經壯圍鄉抵達宜蘭市美城。縣道192甲線西起本鄉南部的龍潭聚落,東至宜蘭市美宜路接上縣道192號

在國道客運方面,現有首都客運1572路線、葛瑪蘭客運1915路線行駛台北經國道三號、五號來往礁溪鄉、宜蘭市羅東鎮。另有首都客運、國光客運聯營1880路線行駛基隆經國道一號、三號、五號來往礁溪鄉、宜蘭市羅東鎮

公車資訊

[编辑]

觀光休閒

[编辑]
以溪流呈現的露天溫泉

礁溪溫泉是台灣少見的平地溫泉,屬於碳酸氫鈉泉,泉色清無臭,酸鹼值約在7左右,湧到地表時約為58℃,洗後光滑柔細不黏膩,由於富含鈉、鎂、鈣、鉀、碳酸離子等礦物質成分,因此不論是浸泡、沐浴、或經處理後成為礦泉水飲用,都對身體健康極有幫助。為推廣礁溪溫泉,地方政府每年年底都會舉辦溫泉節。

五峰旗瀑布得子口溪上游的瀑布,位於礁溪鄉大忠村。瀑布後方有五座山峰,均形似國劇道具中的三角大旗,故名「五峰旗」。該瀑布共有三層瀑布,全區以步道連結,其中以第三層瀑布距離入口處甚近,而在第二層瀑布設有涼亭與平台,可供旅客觀賞瀑布,再往上可至第一層瀑布。

猴洞坑瀑布猴洞坑溪上游流經斷崖所形成的一處瀑布,位於本鄉白雲村與頭城鎮二城里交界處,屬「蘭陽十八勝」之一。因上游溪水水源不足,白雲村村民為水利灌溉考量,築水渠攔截瀑布,致使瀑布最下段成為人工瀑布,只有在雨季時節,才有機會觀賞到寬約6公尺,高約25公尺的瀑布盛況[28]

龍潭湖舊稱「大埤」或「大陂湖」,位於龍潭村,三面環山,四周有環湖道路,面積約17公頃,是宜蘭五大名湖中面積最大者。「龍潭清影」是「新蘭陽八景」之一,也是昔日「蘭陽十二勝」之一。湖區在民國七十五年公告為「龍潭湖風景特定區」,近來已建成龍潭湖旅客服務中心,為假日旅遊的好去處[29]

在登山健行方面,礁溪鄉有位於玉石村、白雲村的跑馬古道、大忠村的聖母登山步道、林美村的林美石磐步道等知名登山步道。

武暖石橋頭福德廟位在光武村,廟前有武暖石板橋

國立宜蘭大學延文實驗林場位於二結村,入口有吳振立紀念碑

相關條目

[编辑]

參考資料

[编辑]
腳註
  1. ^ 《礁溪鄉誌增修版》,第90-93頁
  2. ^ 《礁溪鄉誌增修版》,第105-106頁
  3. ^ 《礁溪鄉誌增修版》,第106-107頁
  4. ^ 《礁溪鄉誌增修版》,第107-108頁
  5. ^ 清朝漢人拓墾蘭陽平原的歷程 Archive.is存檔,存档日期2012-07-13
  6. ^ 《礁溪鄉誌增修版》,第108-109頁
  7. ^ 《礁溪鄉誌增修版》,第25頁
  8. ^ 《礁溪鄉誌增修版》,第26頁
  9. ^ 《宜蘭縣礁溪鄉行政區域圖》,內政部,2007年5月
  10. ^ 《二龍社區:生命之河》,宜蘭縣社區日曆網站,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2020-09-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04). 
  11. ^ 《礁溪鄉誌增修版》,第28-31頁
  12. ^ 戶政服務-人口統計資料-例年各鄉鎮市人口數月報統計. 宜蘭縣政府民政處. [2022-10-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08) (中文(臺灣)). 
  13. ^ 13.0 13.1 《礁溪鄉誌增修版》,政事篇,第三章 公職人員選舉
  14. ^ 組織架構. 宜蘭縣政府礁溪鄉公所. [2021-09-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30) (中文(臺灣)). 
  15. ^ 鄉民代表-現任鄉代. 宜蘭縣政府礁溪鄉公所. [2021-09-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30) (中文(臺灣)). 
  16. ^ 《礁溪鄉誌增修版》,經濟篇,第三章 國民政府時期 第四節
  17. ^ 《礁溪鄉誌增修版》,經濟篇,第三章 國民政府時期 第五、六節
  18. ^ 《礁溪鄉誌增修版》,勝蹟篇,第二章 古蹟、歷史建築、遺址與紀念碑 第三節
  19. ^ 二龍村. [2011-06-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10-23). 
  20. ^ 20.0 20.1 20.2 20.3 20.4 無裁判 龍舟大賽登場!宜蘭礁溪二龍競渡搶先看 互联网档案馆存檔,存档日期2009-04-01.
  21. ^ 21.0 21.1 21.2 21.3 二龍村龍舟競渡. [2011-06-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15). 
  22. ^ 22.0 22.1 二龍村龍舟比賽 互联网档案馆存檔,存档日期2008-02-19.
  23. ^ 二龍村龍舟賽1[永久失效連結]
  24. ^ 24.0 24.1 24.2 二龍村賽舟. [2011-06-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15). 
  25. ^ 礁溪二龍競渡 Archive.is存檔,存档日期2012-12-22
  26. ^ 《全國第一所以人文社會科學為教育核心的大學》,佛光大學官方網站. [2011-06-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9-28). 
  27. ^ 《林美山上,英式全人教育的「智慧之園」》,淡江大學蘭陽校園官方網站 互联网档案馆存檔,存档日期2011-05-28.
  28. ^ 《礁溪鄉誌增修版》,勝蹟篇,第一章 勝景 第五節
  29. ^ 《礁溪鄉誌增修版》,勝蹟篇,第一章 勝景 第七節
書籍
  • 施添福等編纂. 第四章·礁溪鄉. 《臺灣地名辭書·卷一·宜蘭縣》. 南投市: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2000. ISBN 957-02-7474-3 (中文(臺灣)). 

外部連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