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宋会要辑稿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宋会要辑稿》是清人徐松自《永樂大典》中輯出的宋代官修《會要》之文,全书八百万言,500卷。

宋會要》原本亡佚於明代,然此书大部分倖存於《永樂大典》。清代嘉慶年間,學者徐松命人自《永樂大典》中輯錄而成,全书近五百卷,分为〈帝系〉、〈后妃〉、〈乐〉、〈礼〉、〈舆服〉、〈仪制〉、〈瑞异〉、〈运历〉、〈崇儒〉、〈职官〉、〈选举〉、〈食货〉、〈刑法〉、〈兵〉、〈方域〉、〈蕃夷〉、〈道释〉等17门。書中保留了大量詔令、法令、奏議等宋代典章制度的內容,十之七八为《宋史》各志所无,是研究宋朝法律典制的重要资料。

出版過程

[编辑]

宋代設有會要所,先後修纂有12部,共計近3000卷:

  • 慶曆《國朝會要》,150卷,慶曆四年進呈。起太祖建隆元年,止仁宗慶曆三年。
  • 元豐增修《五朝會要》,300卷,元豐四年進呈。起太祖建隆元年,止神宗熙寧十年。
  • 政和重修《國朝會要》,110卷,政和八年進呈。只有帝系、后妃、吉禮三類,起太祖,止政和。
  • 乾道《續國朝會要》,300卷,乾道六年進呈。起治平元年神宗即位,止欽宗靖康二年。
  • 《國朝中興會要》,200卷,乾道九年進呈。起高宗建炎元年,止紹興三十二年六月高宗退位。
  • 《孝宗會要》,368卷,淳熙六年、十三年、紹熙元年三次進呈。起紹興三十二年孝宗即位,止淳熙十六年二月孝宗退位。
  • 嘉泰重修《孝宗會要》,200卷,嘉泰元年進呈。由前者增刪而成。
  • 《光宗會要》,100卷,康元六年進呈。起淳熙十六年二月光宗即位,止紹熙五年七月光宗退位。
  • 《寧宗會要》,325卷,嘉泰三年、嘉定六年、十四年三次進呈。起紹熙五年寧宗即位,止嘉定十三年。
  • 淳祐重修《寧宗會要》,150卷,淳祐二年進呈。由前者增刪而成。
  • 《經進總類國朝會要》,588卷,張從祖編,嘉定三年進呈。起太祖建隆元年,止孝宗乾道九年。李心傳續編,端平三年進呈。起孝宗淳熙元年,止寧宗嘉定十七年。依歷朝會要編成。《永樂大典》所稱的《宋會要》即來自此作。
  • 《理宗會要》,卷數不詳,度宗朝編。

以上除《總類國朝會要》有刊本外,其餘均無刊本,僅有少量抄本傳世。元滅宋後其書運往元大都。明朝時《宋會要》已有殘缺。

明成祖修《永樂大典》將《宋會要》分隸各韻,刊入《國朝會要》、《續會要》、《乾道會要》、《寧宗會要》、《政和會要》各卷之中,當時多有亡佚。清代嘉慶中徐松主修《全唐文》時,簽閱宮中所藏《永樂大典》,遇有《宋會要》之文稿, 輒命書吏錄出,得五六百卷,並稍加整理。[1]道光二十八年徐氏去世,“同治初年,其书散出”[2],《宋会要》稿本辗转流落至北京琉璃厂书肆,为缪荃孙购得。缪氏將稿本交付两广总督张之洞在广州创设的广雅书局,由屠寄负责具体工作。辛亥革命以後稿本又转归刘乐嘉业堂所有。並聘请刘富曾费有容等进行整理。刘、费二人在徐松原稿的基础上,進行整理初编291卷,续编75卷。刘富曾又参考各书,录得460卷。1933年,北平图书馆向嘉业堂借出刘氏整理之稿本,比勘徐松原稿,發現刘氏“参引《宋志》、《通考》、《玉海》改益旧文,增添新事”;且“总类子目,离合无端,杂引他书,不注所本,有窃改兰台漆书之嫌,只能供读原稿者比勘之用,不足据为典要” 。[3]最後决定影印徐松原稿,並延请陈垣傅增湘诸名家主持其事,当时經费有限,後有美国在華“哈佛燕京学社”(Harvard-Yen ching Institute)资助印费二千五百美元,始得成事。現傳世的版本即是1936年10月出版的影印稿。

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版本

[编辑]
  • 徐松的原稿本,共500卷。
  • 劉富曾、費有容的整理本,初編291卷,續编75卷,合計366卷。四川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依據此版出版點校本。
  • 劉富曾的清本,共460卷。

注釋

[编辑]
  1. ^ 《艺风堂文集续集》卷四《永乐大典考》云:“而修全唐文时,大兴徐星伯先生松,曾抄出宋会要五百卷,中兴礼书一百五十卷,元修河南志三卷,秘书省续到阙书二卷。”
  2. ^ 缪荃孙《艺风堂文续集》卷六《宋太宗实录跋》
  3. ^ 北平图书馆《影印宋会要辑稿缘起

參考書目

[编辑]
  • 王雲海:《宋会要辑稿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