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棲息地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動物棲地

栖息地(habitat)又稱生境棲地,是指包涵多個「物種種群[1]」(包括动物、植物其它各类生物)生活和生長的自然環境

对于微生物而言,汉语一般只称生境(habitat),其定义为微生物种群栖息所需要的特异性生态环境,属生态区的次级层次,如口腔的颊、舌、齿、龈等部位。生境内容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各方面。

意义与相似术语

[编辑]

棲息地一詞在生態學廣泛被使用。它原本是指圍繞一物種、或物種種族、或物種聚集、或群落的自然條件(Clements and Shelford, 1939)。因此它不只是一物種種族的棲息地,而是指很多物種的聚集,住在同一地方共用一個棲息地。生態學家會把很多物種共用的棲息地稱為群落生境(biotope)。

還有,這些棲息地可以和其他地方居住的族群不同。因此一般指的棲息地不是一個物種或個別動物。小生境(microhabitat)或小環境,是指個別的動物和植物在其棲息地的直接環境和其他自然因素

生物群系(biome)是指生活在類似棲息地和佔據一定地理地區的動物群和植物群。

影响因子

[编辑]

影響棲地的樣貌的主要因素為降雨量以及緯度,而離赤道愈近、降雨量愈多及氣候愈溫暖的棲地[2],物種的種類通常較其它地區來得豐富;相對的,離赤道愈遠、降雨量愈少及氣候愈寒冷的棲地,物種的種類通常較像其他較溫暖、降雨量多及赤道近的地區還要稀少。當然,有不同的棲地就會有不同的動物。

棲地種類

[编辑]

陸域棲地

[编辑]

雨林

[编辑]
位處於巴拿馬的熱帶雨林

雨林分為溫帶熱帶熱帶雨林是一個潮濕及物種多樣性極高的地方,優勢種為淺根性的闊葉木,一年四季幾乎天天下雨,年降雨量超過兩千毫米;雖然熱帶雨林只佔世界百分之七的面積(美洲西非及東南亞共八十個國家),但全世界有一半以上的動植物都生長在熱帶雨林裡;而溫帶雨林特別喜歡生長在乾爽的地方(紐西蘭大洋洲南部、日本英國)。雨林有垂直分層的現象,較高層稱為喬木層,有時高達四十公尺以上;猛禽經常在喬木層上方巡視,下方則形成天蓬,連陽光都穿不過,喬木層有著大量的昆蟲及樹棲性哺乳動物棲息著,牠們常用聲音溝通,且很少觸及地面;下方則是灌木層,貓科動物都在灌木層覓食。[2]

熱帶季風林

[编辑]

熱帶季風林又稱落葉季風林,與雨林有些不同,熱帶季風林有明顯的乾旱季節,乾旱季節時很少降雨或不降雨,這時,喬木、灌木都會落葉,且樹木不像雨林長的那麼高大,熱帶季風林下層可感受到陽光,因而生長良好,雨季時,所有植物都會開花(開花植物)。[2]

城市

[编辑]

都市棲地中,人類及人類的活動為主導力量,例如食物鏈上層,是由人類飼養的,這些主導城市動物的組成,即使個體數目多物種少,也能支配整的生態系統;另外,那些通常都以撿食人類所剩的食物維生,與繁殖力與適應力好的動物,例:鼠類麻雀蟑螂及其他昆蟲,便能適應城市生活;而適應力低的動物則無法在城市中生存。而在城市生活地動物常常發生交通意外,但仍不會影響他們整體的數量或族群。[2]

沙漠和半沙漠

[编辑]
撒哈拉沙漠的樣貌

這兩種棲地氣候相當炎熱乾燥,面積地球的三分之一,一整年都很少降沙漠的年平均降雨量都在二百五十毫米以下,而半沙漠則在二百五十到五百毫米之間),最炎熱的沙漠位在赤道南北十五到四十度之間,白天時,動物必須克服高溫,晚上又必須忍受嚴寒,因此許多動物都有自己的一套方法,例如:食植動物在夜晚覓食,因為此時植物量最高;駱駝則在背上的峰儲水;鴕鳥會快速奔跑,衝過沙漠地區尋找食物和水;駱駝、鴕鳥、鸸鶓的毛可以抵擋熱氣,當然,牠們身上也有裸露的部位,以散發多餘的熱氣。[2]

高山和高原

[编辑]

高山與高原的因為與平地隔離,所以物種的種類與生活方式大有不同,高山分有層次為:低海拔、中海拔與高海拔,每升高100米溫度就下降零点六攝氏度,這種變化使得有些位於熱帶的高山也會下雪,例如非洲的肯亞山與吉力馬札羅山,一年有大部分的時間都覆蓋著雪;而高山所生存的動物通常是較靈活的,例如:山羊、雪豹等。

凍原

[编辑]

凍原又稱凍土層或苔原,占全球陸地面積的百分之二十五,是環境最惡劣、物種種類最少的地方,凍原位於北緯五十五度以北的區域,各項物資都十分稀少,一年四季幾乎都見不到陽光,只有短暫的夏季二十四小時都可以見到陽光;凍原生存在的動物都有厚厚的毛皮,例如:犛牛麝牛美洲野牛等。[2]

闊葉林

[编辑]

闊葉林分布在緯度二十五至五十度之間,在東亞、西歐與北美洲東部等,有寒冬的地區優勢種為闊葉樹,並且在冬天時樹葉會掉光,四季分明,當地的動物通常會以冬眠或遷移的方式來度過寒冬,春天醒來或歸來,並且進行求偶;而在四季變化較不明顯的地區,如:紐西蘭南美洲、大洋洲東部等,冬天較溫暖,優勢種則以常青樹,動物不需要冬眠或遷移來避冬,求偶期也來的較早、時間較長。[2]

洞穴

[编辑]

洞穴食物十分少,但某些洞穴的土壤含有大量的分,可使許多動物不遠千里而來這裡吸收這些具有營養的鹽巴;雖然接近洞口的地方有些光線,但是到了離洞口較遠的地方,可說是伸手不見五指的黑暗之處。通常生活於洞穴中動物是眼盲的(如:墨西哥盲螈),因為在黑暗中不需要眼睛;另外這也是一些飛行生物的家園之一(例如:燕子蝙蝠等)。

開闊性棲地

[编辑]

開闊性棲地顧名思義就是指寬廣、一望無際的棲地,例如:大草原,通常位於森林與沙漠之間,降雨量十分稀少,約在五百至七百五十毫米之間,使得樹木無法快速生長,使大型動物無法藏身而善於奔馳,不過,草卻是大型貓科動物跟蹤獵物的好地方。[2]

北極凍原的分佈

兩極地區

[编辑]

兩極地區事實上就是凍原,不過在南極的少數地區卻附合了沙漠的定義,雖然,這兩個地區是最荒涼的地方,但有許多動物生存在這裡,此外,北極有世界上最富饒的海洋,也就是北極海,是全球數一數二的大漁場,而這兩個區域的沿海地區也吸引了成千上萬的鳥類來繁殖;在當地的無脊椎動物魚類有一種天然抗凍劑,陸上的動物則用毛皮與脂肪來禦寒。[2]

水域棲地

[编辑]

海洋

[编辑]

目前海洋占全球總面積的將近百分之七十,海洋的動物分有遠洋性(在整個水域游動)以及底棲性(僅限於海底生存),遠洋性動物種類較多,有海洋哺乳類動物魚類以及微小的浮游生物等,均為遠洋性動物,而底棲性動物則以無脊椎動物(如:甲殼綱動物、海星陽隧足海膽龍蝦貝類以及海螯蝦等)居多。[2]

珊瑚礁在世界的分布圖
珊瑚礁
[编辑]

珊瑚礁顧名思義就是由大片珊瑚所聚集的群體,珊瑚礁是海洋動物的匯集地區,只要有它的地方,就一定有生命的存在,而珊瑚礁之所以能有如此豐富的生態,是因為珊瑚礁的結構提供了海洋生物的居處、埋伏地點以及避難所,事實上,珊瑚本身就是像隆頭鸚哥魚這類魚的食物。此種棲地主要生活於北回歸線南回歸線之間、攝氏21-29度的水域間,而最大的珊瑚礁——堡礁(如十分著名的澳洲大堡礁),則分布於平行海岸線及面積較大的潟湖旁。[2]

海岸地形棲地
[编辑]

海岸這類棲地幾乎囊括所有靠海的棲地(海灘沙丘等陸地型態),此外,海岸棲地也包括了淺海帶,而此棲地主要特色是有強勁的、洶湧的及含有鹹水成分的霧氣。生活於海岸的居民大多以無脊椎動物為主,牠們會附著於岩石上頭,以免因為海浪過強被沖入海中;有些海岸同時也是像海鳥海豹海狗海獅海龜等動物產卵、居住、交配及生子的地點,且這些地區通常會受到地方政府的保護。[2]

位處英國的溫帶溼地

溼地

[编辑]

溼地現今只占地球百分之六的面積,此棲地可說是地球的腎臟,溼地可減緩洪水在流入各水域前時,過濾出許多物質;溼地的特點就是底部全都是泥地,這是因為這種棲地長期受於水浸泡。而此種環境囊括了水、淡水以及乾燥的陸地等區域(如沼澤泥沼、河口三角洲以及紅樹林濕地等);溼地有分季節性溼地以及永久性濕地,分布於世界上的河川、溪流、湖泊等水域附近。[2]

事實上,在近幾十年,也就是二十世紀末,人們才真正了解溼地並非是鳥不生蛋的荒地,而是擁有豐富生態的棲地[2],因此在世界各國有許多溼地受到法律保護。[2]

紅樹林
[编辑]

紅樹林目前只有在亞熱帶及熱帶地區的出海口、河流三角洲等地才有它的蹤跡,其主要功能是可穩定海岸線。生活於該區的植物是以耐鹽度較一般植物高的喬木及灌木(如:紅笳苳水筆仔),植物根系相互纏繞有助於保護植被及固定住沉積物,造就成為一個生物的天堂,其中也包括了微不足道的微生物分解者和能適應淡水的海洋生物(如:公牛鯊鼬鯊),無脊椎動物則在樹木攝取養分及避風,魚類也在這兒繁衍後代[2]

湖泊以及池塘

[编辑]

世界各地總共有將近五百萬個湖泊以及為數更多的池塘,池塘中的生物可分為三大類:生活於水面的浮游生物(包括輪蟲在內小型無脊椎動物等。)、游動於整個水域的自由生物(如:常見的淡水魚、大型無脊椎動物。),以及在整個湖泊或池塘生態中數量最多的底棲生物(如:無脊椎動物、水生昆蟲及軟體動物等),而湖泊的沿岸的樹林也時常會有動物生活[2]

河川以及溪流

[编辑]

河川與溪流的溶氧量混濁度營養量,關係著其生物數量的多少以及種類,這些三樣條件只要愈趨於穩定,生物的數量就愈多;而某些河川或溪流,在特定季節或時間會有河水水位變化等情形,雖然生活於其地的動物都能夠適應,但其數量依然沒有較條件穩定的河川來得多。而河川中,最常見的動物莫過於淡水魚類,世界上幾乎所有的淡水魚住在河川裡;而植被可增加以及優化動物的生存環境[2]

棲地改變

[编辑]

動物常為了覓食造成了棲地的改變,儘管如此,地球上許多棲地的改變大多是因為人類的活動所造成的,使得許多動物減少,而最常出現的問題就是開發道路,使動物被車撞死,在某些國家生物學家發明出了生物廊道英语Wildlife corridor等設施,以降低動物車禍的發生率,而人類所建得建築物會影響動物遷移時,也可使用生物廊道英语Wildlife corridor解決該問題。[2]

棲地劃分

[编辑]

劃分一個棲地的範圍,並非一件容易的事,因為棲地與棲地間的連接會使其較為不容易辯認(例如:森林地帶邊緣部份常會逐漸過渡到各種開闊性棲地);但有些棲地較例外(例如:洞穴內的光線以及食物極為稀少,與洞外、洞口的差別十分大,則可較清晰地劃分)。[2]

動物自然的棲地遷移

[编辑]

此種現象是指一種或一群動物從甲地到乙地自然的遷移,造成這種遷移的原因可能是為了尋找食物(如:國王企鵝要到不會結凍的海域捕食魚[2] 也有可能是為了繁衍後代(如:大西洋鮭魚又名安大略鮭、歐洲鰻鱺巨骨舌魚,每年都要到淡水河川上游產卵,而這些魚類幼的魚都會回游),或者是因為為了應付當地的氣候所改變棲地(如:候鳥遷移,以及非洲大草原的牛羚隨著水奔波[2],這種行為十分危險,很有可能丟了性命,因為途中可能會遭遇天災、被其他同伴或數量眾多的動物踩死、虎視眈眈的掠食者及人為干擾,但目前尚有許多動物都必須隨時改變棲地,否則將會遭到滅種的危機。

在自然界的嚴酷考驗下,能適應愈多環境的動物,都是像蟑螂、褐鼠黑鼠與麻雀中的樹麻雀這類有高優勢能力的動物(雖然不一定是位居於食物鍊最頂層的生物種類),因為在一個棲地被毀滅時,這些動物能遷移到另一個棲地生存下來,明顯的生存機率比其他動物高出許多。[2]

棲地復育

[编辑]

棲地復育作用是在於保護棲地及保育棲地,使消長(指一地生物生長的多寡的過程,便稱為消長)的情形不再發生或是縮短其時間。而以前常在稀有物種生活範圍設置保護區,且常以圓圈方式畫地為界,但是這常會讓人們誤以為在圓圈範圍外的地區就可以任意的開墾,且這種形式保護範圍通常只侷限於單一物種的保護,因此會忽略掉那些也一樣生活於該區並也需保育的生物。現在則是以相信大眾的觀念為主,與其以“消極”的方式規劃保護區域,不如以“積極”的方式教育後代子孫及大眾保護棲地的觀念,並以人為的方法加快復育棲地。

棲地破碎化

[编辑]

棲地破碎化又可稱棲地分割效應,簡單來說就是所謂的棲地破壞。棲息地的破壞是引致一物種數量減少的主要因素,最後導致瀕危,甚至絕種。一位知名生物學家——威勒森(Wilson),在西元1989年估計每年因雨林棲地破碎化而消失的生物,每年就可達10000至10500種,因此控制棲地破碎化是目前極需解決的問題,在地狹人稠的國家或地區(如:臺灣捷克等……),設置的自然保護區以及國家公園等保護區的形狀、大小配置可劃分的精細些,而幅員廣大的地區則應發揮保護區設計(如:加拿大美國墨西哥巴西以及中國大陸等領土大的國家)。

參見

[编辑]

參考文献

[编辑]
  1. ^ 在這裡我們用「物種種群」來代替「生物」,因為可能只指單一黑熊的棲息地,我們一般不會指特定或個別的,但是熊群族是由一個繁殖種群和佔據某地理地區而組成。
  2.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珍妮.布魯斯、卡倫.麥吉、魯巴.范吉洛瓦、理查.沃格特等著;明天翻譯小組譯(2006年3月):《動物百科圖鑑》,第40-53頁,台北:明天國際圖書

外部連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