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子發射
質子發射(也稱為質子放射性)是一种放射性衰變類型,其中一個質子被從原子核中發射。質子發射可以發生在一個原子核從高激發態之後的一個β衰變,在這種情況下,該過程被稱為β-延遲質子發射,或者,可以發生在一個質子非常豐富的原子核(或低激發態的核同質異能素),在這種情況下,該過程非常類似於α衰變。一個質子為了逃脫原子核,這個質子的分離能必須為負值 - 質子因此在有限時間內能解開束縛和隧道穿出原子核。在天然存在的同位素中質子發射沒有被看見過;但是,質子發射器可以通過核反應產生,通常利用某種粒子加速器。
雖然立刻的(即不是beta延遲的)質子發射是早在1969年就從鈷-53的一個異構體中被觀察到,沒有其他的質子發射狀態被發現,直到1981年在質子放射性基態的鑥-151和銩-147在西德亥姆霍茲重離子研究中心(GSI)的實驗中被觀察到。[1]在這一突破之後,該領域的研究蓬勃發展,並且到今天為止已發現有超過25種同位素顯示出質子發射。質子發射的研究幫助了對於原子核變形,質量和結構的理解,它是量子隧穿效應奇妙的純粹例子。
參看
編輯參考文獻
編輯- ^ S. Hofmann. Proton radioactivity, Ch. 3 of Nuclear Decay Modes, Ed. Dorin N. Poenaru. Institute of Physics Publishing, Bristol. 1996: 143–203. ISBN 0-7503-0338-7.
外部連結
編輯- Nuclear Structure and Decay Data - IAEA [失效連結] with query on Proton Separation Ener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