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皇后 (明熹宗)
懿安皇后(1606年—1644年),張姓,河南祥符縣人,父張國紀,明熹宗皇后,弘光帝上諡號「孝哀悊皇后」。
懿安皇后 | |
---|---|
明朝皇后 | |
前任:孝端顯皇后王喜姐 繼任:莊烈愍皇后周氏 | |
國家 | 明朝 |
姓 | 張姓 |
名 | 不詳,野史稱名嫣 |
字 | 不詳,野史稱字祖娥 |
尊號 | 懿安皇后 |
小字 | 不詳,野史稱小字寶珠 |
出生 | 1610年 祥符 |
婚年 | 天啟元年(1621年) |
婚姻名份 | 皇后 |
逝世 | 1644年 北京 |
諡號 | 孝哀慈靖恭惠溫貞偕天協聖悊皇后 |
墳墓 | 德陵 |
親屬 | |
父親 | 太康侯張國紀 |
夫 | 明熹宗朱由校 |
夫之父 | 明光宗朱常洛 |
夫之嫡母 | 孝元貞皇后郭氏 |
夫之母 | 孝和皇太后王氏 |
夫之側室 | 皇貴妃任氏 皇貴妃范氏 成妃李氏 良妃王氏 純妃段氏 裕妃張氏 貴人馮氏 貴人胡氏 |
子 | 懷沖太子朱慈燃 |
生平
編輯天啟元年(1621年)二月禮部請選淑女以正宮,從五千人中入選(清紀昀《懿安皇后傳》),四月冊為皇后。宮詞稱其體貌豐腴凝正。其父張國紀以女貴先封鴻臚寺卿,再封中軍都督府都督同知,後封太康伯,崇禎朝因助餉加封太康侯。
張氏個性嚴正,很有皇后風範,是位能母儀天下的女性。她非常不齒宦官魏忠賢和熹宗乳母—奉聖夫人客氏兩人聯手為非作歹的行徑,經常數次在熹宗面前提起兩人的過失,更曾以身為皇后的身分懲處過客氏,因此造成魏忠賢和客氏對她恨之入骨,但因為張氏是皇后,不同於其他嬪妃一般容易對付,因此兩人在背地裏造謠說,張皇后非張國紀之親生女兒,生父是大盜孫二,以混淆熹宗的視聽,不料熹宗道:「只要女兒好,管她父親是誰。」
天啟三年(1623年)張皇后懷有身孕,即懷沖太子朱慈燃,卻被客氏與魏忠賢暗中陷害而生下死胎,此後張氏一生未曾再生育。除去痛恨客氏與魏忠賢兩人的行徑外,張皇后經常不動聲色的勸諫明熹宗,期望熹宗能「遠小人,近賢人」。明熹宗有次見皇后正手握書卷在讀著,便問是讀何書,張氏回說:「趙高傳。」,明熹宗默然不應。
一次宮門上有人投書,信中寫滿了魏忠賢的罪狀,魏忠賢懷疑是皇后之父—張國紀和其朋黨邵輔忠、孫傑等人在幕後指揮,因而下令大殺東林黨臣,希望藉此動搖皇后的地位。同時希望能將張氏趕下皇后的位子,好讓自己的侄孫女—魏良卿之女成為皇后。當魏忠賢在大殺東林黨臣時,朝中開始有幾位大臣察覺到魏忠賢的心意,因而紛紛上奏彈劾張國紀等人。大學士李國普調解道:「皇帝和皇后,相當於一國的父母。怎能煽動父親去陷害母親呢?」張國紀才得保命,被免官放歸故鄉。後來魏忠賢又欲唆御史陷害皇后父與信王(日後的明思宗朱由檢)通氣謀反,司禮監太監王體乾提醒他:「主上凡事昏聵,惟於夫婦手足間不薄,一著不慎,倘或他明白了,我等無遺類矣。」方已。
之後明熹宗病危,張皇后察覺客魏的呂不韋式陰謀,堅定主張傳位五弟信王。而明思宗之所以能夠順利登基為帝,其中天啟皇后出了很大的力,因此在思宗登基後,上張氏尊號曰懿安皇后,晉封她的父親為太康伯,朔旦十五日一朝,宮中行嫂叔禮。曾養育田貴妃所生皇子,甲申殉難。
結局
編輯崇禎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攻陷都城,明朝亡國。崇禎帝命自己的周皇后自縊,又揮劍砍傷了袁貴妃、砍斷了長女—十五歲的長平公主之左臂、刺死年僅六歲的么女—昭仁公主。再派太監去傳口諭要皇嫂懿安皇后和李太妃也自縊。最後崇禎帝登上煤山自縊而亡。
當日李自成進入皇宮,懿安皇后從此再無下落。《明史》載之已在自己的寢宮中上吊自殺身亡,殉國明節。清世祖順治元年,順治帝命將張氏和明熹宗合葬於德陵。
參考文獻
編輯前任: 孝端顯皇后 |
明朝皇后 1621年—1627年 |
繼任: 周皇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