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尼閣
尼古拉·特里戈(Nicolas Trigault,1577年3月3日—1628年11月14日),漢名金尼閣,字四表,法蘭西人,耶穌會會士,漢學家。[1]
金尼閣 | |
---|---|
出生 | 1577年3月3日 西屬尼德蘭佛蘭德杜埃 (今位於法國) |
逝世 | 1628年11月14日(崇禎元年) 大明浙江省杭州府 |
職業 | 耶穌會會士,漢學家 |
生平
編輯1577年3月3日,金尼閣生於西屬尼德蘭法蘭德斯的杜埃城(今屬於法國),1863年11月9日加入耶穌會,1607年3月自杜埃大學畢業,被派遣至遠東開展傳教工作。金尼閣在1610年 (萬曆三十八年) 抵達澳門,1611年(萬曆三十九年)到達南京。
1611年4月(萬曆三十九年三月),因李之藻之請,偕司鐸郭居靜、修士鐘鳴仁赴杭州宣傳天主教。
1613年2月(萬曆四十一年正月),奉耶穌會中國教區會長龍華民之命返回歐洲,赴羅馬向教宗保祿五世匯報教務工作,並向教廷請求允許以漢語舉行聖事,以中文翻譯聖經。1615年6月(萬曆四十三年五月),教宗頒發詔諭,同意耶穌會中國教區的請求。
1618年4月(萬曆四十六年三月),金尼閣帶着教宗的詔諭以及在歐洲募集到的七千多部圖書,率領二十餘名新招募的願意來華傳教的傳教士,由里斯本出發。後來成為著名傳教士的鄧玉函、羅雅谷、湯若望、傅汎際與之同船赴華。次年7月(萬曆四十七年六月),金尼閣抵達澳門,1620年(萬曆四十八年) 抵達南京。1621年 (天啟元年),金尼閣赴南昌、建昌、韶州視察。1623年(天啟三年),赴開封宣教。1624年(天啟四年),赴絳州建教堂。1625年(天啟五年),赴陝西。1627年(天啟七年),返回杭州。
漢學和譯著
編輯金尼閣抵達中國以後,對中國的政治、歷史、宗教、語言等都有一定的研究。
金尼閣是第一個把五經翻譯成拉丁文的人。1626年 (天啟六年),他在杭州將翻譯成拉丁文的五經付梓,定名《Pentabiblion Sinense》。[2]同年,金尼閣將《西儒耳目資》付梓,它是第一部運用音素字母對漢字標音的字典。[1]
此外,金尼閣還是第一個系統地編寫中國編年史的西方人。他還曾將利瑪竇的意大利文回憶錄手稿翻譯成拉丁文,以《利瑪竇中國札記》為名刊行。
金尼閣曾經與福建舉人張賡合作選譯《伊索寓言》,定名《況義》。第二次抵華以後,金尼閣曾訂有龐大的譯書計劃,但由於他的過早逝世,計劃並未實行。金尼閣所帶來的七千多部圖書也因為無人問津而逐漸散佚、流失。[1]
參考文獻
編輯- ^ 1.0 1.1 1.2 1.3 中國國家圖書館:《漢學家資源庫——金尼閣》 網際網路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07-07-27.
- ^ 赵晓阳:《传教士与中国国学的翻译》. [2010-07-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