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師範大學

中国重庆市普通高等学校

29°36′54″N 106°17′58″E / 29.61500°N 106.29944°E / 29.61500; 106.29944

重慶師範大學
Chongqing Normal University
重慶師範大學校徽
校訓厚德 篤學 礪志 創新
創辦時間1954年
學校標識碼4150010637
學校類型公立大學師範大學
校長孟東方
教師人數1800餘
學生人數36000餘
大學部人數28000餘人
校址中國重慶市
校區包括虎溪校區、沙坪垻校區和北碚校區
總面積2804
網站重慶師範大學
位置
地圖

重慶師範大學英文Chongqing Normal University,縮寫:CQNUCNU,簡稱:重慶師大重師大重師),是一所位於中國重慶市的公立綜合性大學。目前該校在重慶共有3個校區,分別位於虎溪、沙坪垻北碚

重慶師範大學創辦於1954年,辦學歷史可追溯到1906年創立的官立川東師範學堂。首任校長由鄧小平胞弟,歷任重慶市副市長、湖北省副省長鄧墾出任。1960年,時任中國科學院院長郭沫若同志親筆題寫了校名。2003年,由教育部批准重慶師範學院正式更名為重慶師範大學。

沙坪垻校區

院系設置

編輯

學校現有17個學院:

  • 馬克思主義學院
  • 歷史與社會學院
  • 教育科學學院
  • 體育與健康科學學院
  • 文學院
  • 外國語學院
  • 音樂學院
  • 美術學院
  • 新聞與傳媒學院(新媒體學院)
  • 數學科學學院
  • 物理與電子工程學院
  • 化學學院
  • 生命科學學院
  • 地理與旅遊學院
  • 經濟與管理學院
  • 計算機與信息科學學院
  • 初等教育學院

學科發展

編輯

目前,重慶師範大學是一所以人文學科見長,師範教育和特殊教育為特色,文理工學科協調發展的綜合性高等學府。專業涵蓋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管理學、藝術學等11個學科門類,是一所綜合性大學。

截至2016年1月,學校共有一級學科碩士點17個、二級學科碩士點86個、專業學位碩士點10個、職教碩士學位授權點1個、高師碩士學位授權1個、本科專業68個,覆蓋11個學科門類。

特色專業

編輯

國家級特色專業

編輯

市級特色專業

編輯
  • 廣播電視編導
  • 生物科學
  • 生物技術

重點學科

編輯

市級重點學科

編輯

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

編輯
  • 食品質量與安全

卓越教師培養計劃

編輯
  • 基於UGIS聯盟的卓越小學全科教師培養模式改革與實踐
  • 複合型卓越特殊教育教師培養改革與實踐

科研平台

編輯

「十一五」以來,學校先後承擔國家「973」和「863」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面上項目及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等國家級科研項目248項,省部級項目1409項;發表學術論文10700餘篇,其中被SCI等三大檢索系統收錄論文超過1800篇。科技成果獲教育部自然科學一等獎、人文社科三等獎,重慶市自然科學一等獎、社科一等獎等省部級以上獎勵97項。

院士工作站

編輯

重點實驗室

編輯

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編輯
  • 最優化與控制重點實驗室

市級重點實驗室

編輯
  • 運籌學與系統工程重點實驗室
  • 運籌學與控制論重點實驗室
  • 動物生物學重點實驗室
  • 植物環境適應分子生物學重點實驗室
  • 光電功能材料重慶市重點實驗室
  • 光學工程重點實驗室
  • 特殊兒童心理診斷與教育技術重點實驗室
  • 動物生物學重點實驗室
  • 地理信息系統應用研究重點實驗室
  • 三峽庫區地表過程與環境遙感重點實驗室

重點研究基地

編輯

市級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

編輯
  • 兒童發展與教師教育研究中心
  • 課程與教學研究基地  
  • 三峽文化與社會發展研究院
  • 抗戰文史研究基地  
  • 高校黨建研究咨政中心
  • 公民道德與社會建設研究中心
  • 精神文明建設與測評中心
  • 學校社區建設與發展研究中心

工程研究中心

編輯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編輯
  • 活性物質生物技術工程研究中心

市級工程研究中心

編輯
  • 重慶市生物活性物質工程研究中心 
  • 重慶市特色作物資源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省部共建單位

編輯

國家財政部

編輯
  • 重慶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
  • 重慶師範大學中華民國史研究中心

重慶市教育委員會

編輯
  • 重慶音樂學院

重慶市委宣傳部

編輯
  • 重慶新聞學院

重慶市旅遊局

編輯
  • 重慶旅遊學院

重慶市殘聯

編輯
  • 重慶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康復研究基地

院校共建單位

編輯

中國社會科學院

編輯
  • 重慶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明與國家起源研究中心

俄羅斯教育科學院

編輯
  • 重慶師範大學中俄科技考古研究所

香港中文大學、香港理工大學

編輯
  • 渝港運籌學與系統工程研究中心

創新團隊

編輯

市級創新團隊

編輯
  • 最優化理論及應用創新團隊
  • 非線性系統理論及應用
  • 動物科學創新團隊
  • 特殊兒童教育研究創新團隊
  • 資源環境與生態建設創新團隊
  • 新型功能材料物性及應用創新團隊
  • 植物環境適應分子生物學市級創新團隊

師資建設

編輯

學校有教職工2200餘人,其中專任教師1776餘人;正高職稱教師244人,副高職稱教師513人;具有碩士學位教師909人,具有博士學位教師450人。具有碩士、博士學位教師占專任教師76%以上,博士生導師25人,碩士生導師398人。有「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3人,海外青年學者合作研究基金獲得者1人,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國家級人選1人及省部級人選6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入選者5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3人,全國傑出專業技術人才1人,「中國青年科技獎」獲得者1人,全國優秀教師4人,教育部「優秀青年教師資助計劃」入選者2人,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師獎」獲得者1人,教育部高等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7人,重慶市專家工作室首席專家2人,重慶市「兩江學者」特聘教授2人,重慶市傑出專業技術人才、優秀專業技術人才3人,重慶市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劃人選3人、重慶市「巴渝學者」特聘教授7人,省(直轄市)級學術技術帶頭人及後備人選40人,重慶市「322重點人才工程」一、二層次人選7人,省(直轄市)級名師獲得者3人,重慶市優秀人才支持計劃11人, 重慶市高校優秀中青年骨幹教師32人,重慶市高等學校青年骨幹教師資助計劃12人,重慶市中青年骨幹教師資助計劃71人。

代表性教材

編輯

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

編輯
  • 《幼兒園課程與活動指導》
  • 《學前兒童科學活動指導》
  • 《幼兒文學》
  • 《幼兒教師語言》

精品課程

編輯

國家級精品課程

編輯
  • 教師語言技能
  • 幼兒文學與幼兒成長
  • 中學數學教學設計

市級精品課程

編輯
  • 幼兒園課程與活動指導
  • 學前教育學
  • 特殊教育學
  • 特殊兒童個別化教育學
  • 學前兒童心理與教育原理研究
  • 設計素描
  • 數學教學論
  • 數學分析

教學團隊

編輯

市級

編輯
  • 馬克思主義哲學課程群
  • 學前教育核心課程群
  • 英美文學課程群教
  • 函數與分析課程群
  • 數學教師教育課程群

教育示範中心

編輯

市級教育示範中心

編輯
  • 重慶市地理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 重慶市考古學及博物館學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 重慶市計算機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培訓基地

編輯

國家級培訓基地

編輯
  • 國務院僑務辦公室華文教育基地
  • 教育部全國重點建設職教師資培訓基地
  • 國家漢辦漢語國際推廣師資培訓基地

市級培訓基地

編輯
  • 重慶市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師資培訓基地 
  • 重慶市幼兒教育教師研修陪訓基地 
  • 重慶市特殊教育研究培訓基地 
  • 重慶市普通中小學教師市級培訓基地 
  • 中德(重慶)職業教育示範基地 
  • 重慶市職教師資培訓集團 
  • 重慶市管樂師資培訓基地 
  • 重慶市傳媒教育示範基地 
  • 重慶市數字影視製作實驗教學中心 
  • 重慶新聞學院實訓中心 
  • 重慶市高校物理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 生命科學市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校園環境

編輯

圖書館

編輯

學校三個校區各有1個圖書館,面積46251平方米,閱覽座位4529個。紙質圖書270餘萬冊,本地鏡像電子圖書104萬種,本地鏡像資源容量達55TB,數據庫共46個,校園網實現校區全覆蓋。

博物館

編輯

重慶師範大學博物館座落於虎溪校區,落成時間為1984年,於2014年10月遷至大學城新館。 

該館籌建於20世紀70年代,1984年開始對學生開放,1999年對社會開放,此後規模不斷擴大。大學城新館近3000平方米。博物館多年來緊密圍繞人文科學教學與科研開展藏品收集與研究,形成了獨特的學術研究傳統和藏品風格。對外開放的展廳主要有:三峽文明、凝固之史、藝術之韻、民俗文化、科技考古、文物保護六個部分。

建館以來接待國內外來賓,大、中、小學學生等數萬人。新館遷至大學城新校區後,成為輻射大學城10餘所大學及周邊單位、群眾的重要文化場所。前來參觀的人次已逾2萬餘人。除重慶本地學校教職工及學生外,前來參觀的還有國家文物局、教育部、省市相關領導,美國、俄羅斯、日本、加拿大、希臘、德國、泰國等專家學者,以及香港、澳門、台灣等地學者等。  

校史追溯

編輯

清朝時期

編輯

1906年(清光緒三十二年),在川東道尹張振慈倡議下創辦了官立川東師範學堂,首任監督(校長)為楊霖。

民國時期

編輯

1914年,官立川東師範學堂更名為川東聯合縣立師範學校。同年,「應時地之需要」,由前巡按使陳廷傑函請吳季昌先生在重慶創立四川省立第二女子師範學校。

1928年,官立川東師範學堂改組維持會設校董事會。

1930年,官立川東師範學堂更名為川東共立師範學校。

1934年,重慶大學原有高中班併入川東共立師範學校。

1935年,川東共立師範學校更名為川東聯立師範學校。

1936年,川東聯立師範學校更名為四川省立川東師範學校。

1940年,國立九中(安徽省立中學)師範班併入四川省立川東師範學校。

1949年,四川省立北碚師範併入四川省立川東師範學校。

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

編輯

建國初期

編輯

1949年,四川省立川東師範學校更名為重慶川東師範學校。

1951年,重慶川東師範學校與重慶市立師範學校合併後,更名為重慶市第一師範學校。

1954年,西南文教部、重慶市人民委員會批准建立重慶師範專科學校。同年,四川省立第二女子師範學校與重慶市第一師範學校、西師附中師範班合併為重慶市師範學校。 

1955年,重慶市師範學校更名為四川省重慶市師範學校。 

1956年,四川省重慶市師範學校幼師科分出設校,正式成立四川省重慶幼兒師範學校。 

1958年,抽調部分教師成立四川省第二師範學校。同年,四川省重慶師範學校更名為四川省重慶第一師範學校。 

1960年,重慶師範專科學校升格為重慶師範學院。 

1962年,成都師範專科學校併入重慶師範學院。 

1970年,四川省重慶第一師範學校外語科分出設校,成立四川省第三師範學校。 

1984年,四川省重慶第一師範學校抽調部分教師,組建重慶教育學院。 

直轄市時期

編輯

1997年,四川省重慶第一師範學校更名為重慶市第一師範學校。 

2001年,重慶幼兒師範學校、重慶紡織職工大學併入重慶師範學院。 

2003年,重慶市第一師範學校併入重慶師範學院。同年,重慶師範學院升格為重慶師範大學。 

2020年12月18日,經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批准,原由重慶師範大學管理的獨立學院重慶師範大學涉外商貿學院脫離該校管理,並轉設為民辦普通高等學校重慶對外經貿學院,由重慶海萊科教發展有限公司全資持有[1]

國際合作

編輯

重慶師範大學先後與美國、俄羅斯、加拿大、澳大利亞、瑞典、馬來西亞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教育機構建立了友好合作關係,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在盧旺達、斯里蘭卡、印度尼西亞、英國等國創辦「孔子學院」、「漢語師範學院」。與日本國際交流基金會合作建立「重慶中日交流之窗」。

國際組織成員

編輯
  • 國際聾人高等教育網絡(即PEN項目)

政府間合作

編輯
  • 中德(重慶)職教合作示範基地

合作院校

編輯

合作企業

編輯
  • 富士康重慶信息中心
  • 印度國家信息技術學院重慶直屬中心
  • 成都新加坡電信公司
  • 加拿大EIE (Education In English)英語教育中心

知名校友

編輯

學界

編輯
兩院院士
馬志明 中國科學院院士
海外學者
陶豐 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研究員
國內院校
周旬 重慶大學黨委書記
陳放 四川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
汪太賢 西南政法大學行政法學院院長
張志林 復旦大學哲學系教授
查屏球 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
何景熙 四川大學人口學教授

政界

編輯
譚力 海南省常務副省長
劉學普 重慶市政法委書記
盧曉鍾 重慶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夏培度 重慶市政協副主席
崔堅 重慶市國資委主任
謝禮國 重慶市委組織部副部長
鄒吉祥 四川省新聞出版廣電局局長

商界

編輯
尹家緒 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公司董事長

參考文獻

編輯
  1. ^ 教育部發展規劃司. 教育部关于同意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转设为重庆对外经贸学院的函(教发函〔2020〕126号).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府門戶網站 (北京). [2021-01-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26) (中文(簡體)).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