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鲁
邹鲁(1885年—1954年2月13日),字海滨,广东省大埔县人,中国国民党和中华民国元老,曾任国立中山大学校长。
邹鲁 | |
---|---|
性别 | 男 |
出生 | 1885年 大清广东省潮州府大埔县 |
逝世 | 1954年2月13日 中华民国台湾省台北市 | (69岁)
国籍 | 大清(1885年-1911年) 中华民国(1912年-?年) 中华民国(?年-1954年) |
别名 | 邹海滨 |
教育程度 | 广东法政学堂、德国海德堡大学法学博士 |
职业 | 政治人物 |
政党 | 中国国民党(名义开除) |
亲属 | 子 邹谠 |
代表作
| |
签名 | |
生平
编辑光绪31年(1905),邹鲁入广东法政学堂,教师中如:朱执信、古应芬、叶夏声、李文范均革命党人,其中以朱执信最受学生敬重。在同学中邹鲁与陈炯明最要好,并与之共同参与了革命,邹鲁早年的事业和陈炯明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宣统元年(1909)的新军之役,因为邹鲁曾在潮州韩山书院就读,结交了潮梅知名人士,奉命前往潮州、汕头,运动民军响应,奠定了他在潮梅的人际关系。广东谘议局成立,丘逢甲当选副议长,陈炯明当选议员,革命党人古应芬为谘议局书记长,邹鲁任书记,在丘逢甲掩护下从事革命。三二九之役前,办“可报”宣传革命,可报被勒令停版后,加入姚雨平攻打小北门,占领飞来庙,以迎新军入城的一路,未发动而败,逃往香港。
1911年,武昌起义后,邹鲁与朱执信、陈炯明、胡汉民于广州起义,后任粤东北伐军经理局长,随军赴苏皖征讨清政府军[1]。民国建立,当选国会议员,曾经弹劾袁世凯未经国会同意,以盐税为抵押,违法举借善后大借款,是他一生中首次与盐务发生关系。讨袁期间,邹鲁协助接替胡汉民出任粤督的陈炯明,推动讨袁工作,惟广东军队多为袁氏金钱收买,失败后,陈炯明逃香港,邹鲁也离粤赴日本。以李根源、陈炯明的关系,参加了欧事研究会。《民国杂志》创刊,邹鲁奉孙文之命,任编辑,在出版的六期中,共撰写了八篇文章,直指袁氏篡夺民国的野心。1917年(民国六年)7月,孙文南下广州护法,邹鲁协助陈炯明编整粤军,成为护法军政府唯一的军事力量。9月22日,孙文任命邹鲁为军政府财政次长[2]。1920年(民国九年),粤军回粤,驱逐盘据广东的桂系力量,重建广东革命基地,邹鲁联络各地军队响应,贡献颇大。驱逐桂系后,孙文任命陈炯明为广东省长,并特别嘱陈炯明任命邹鲁为两广盐运使。
1922年,陈炯明背叛孙中山,邹鲁等人任总统特派员,准备计划讨陈。
1923年,孙中山电胡汉民、邹鲁等五人暂行总统府职权,邹鲁出任财政厅长,其间被誉为理财总舵手。
1924年,孙中山将国立广东高等师范学校、广东公立法政大学、广东公立农业专门学校合并为国立广东大学(现中山大学),邹鲁为首任校长,并为校歌作词。同年,邹鲁当选中国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中央执委委员、青年部长、常委。孙中山过世后,邹鲁任中国国民党中央三个常委之一。四月,邹鲁即在一次学生党员大会中,提出了学生运动的政策与计划 :
- 一 、一般学生运动:先使一般学生有政治运动的兴趣,及知道政党之作用,其次使他们知道现在中国国民革命的需要,再其次使他们信仰国民党,然后吸收之
- 二 、 教会学生运动:先使学生认识外国人在中国办学用意,其次使他们认识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再使他们认识学校功课不适应中国国情,进而做起学校革新运动。
可见国民党以吸收学生党员为重,故而中央青年部会主动组织广州学联会执委会党团、广东大学特别区党部、党籍校长联合会等,加深了外界对中国国民党进行“党化教育”的印象。邹鲁担任青年部长期间,维护国民党的“学权”不遗馀力 。为对付共党的青年学生组织 ,邹秘密组织各校生,广东大学的国民党党团由兼校长的邹鲁亲自负责,女学生除另有组织外,还建立“女权运动会”以对抗共党。个人方面更有民权社、民社以对抗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外围“新学生社”。同时青年部还不断派人加入共党,藉以侦察并防范对方的活动。
1925年,邹参与西山会议。在国民党二大上被诬与段祺瑞和帝国主义勾结,被处以开除党籍的处分,后也被解除国立广东大学校长的职务,广大在邹离任后接连换了三位校长,校务也受此事件影响。
1927年,蒋介石进行清党,邹鲁退出政坛、出游欧美,撰写《中国国民党党史》。
1930年,邹鲁回到广州,张学良支持蒋介石,出兵入京调解军阀间的矛论。日本土肥原贤二借机拉拢邹鲁,反受到驳斥。
1932年2月至1940年4月,邹重任国立中山大学校长。任内邹新建了石牌校区,改良校务,增添书籍仪器。
1935年,代表西南参加国民党第六次全体中委会。
1946年,任监察委员。1948年,被蒋中正聘为总统府资政。1949年,参加广州召开之非常会议,离开中国大陆经香港,到达台北。任中央评议委员,著《中国国民党党史》、《回顾录》、《教育与和平》、《邹鲁文集》、《邹鲁文存》。
家庭
编辑- 夫人为梁定慧女士,曾于1938年担任“国立中山大学战地服务团”团长。
- 其子为邹谠,为美籍华裔政治学家。
故居
编辑位于广东省大埔县茶阳镇长治仁厚村的敬爱堂是邹鲁的祖居,堂建于清朝。坐西向东,背靠蜈蚣山,面向仁厚村。正门前方二十公尺竖有五支石华表,是清道光年间和民国初年间所竖,石华表记载著邹氏祖先功绩。敬爱堂一正四横,为土木结构。正屋有房间一八个,两旁横屋共有房间二四个,建筑面积一三五二平方公尺,占地面积一五八四平方米。
著作
编辑著有《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事略》(民国十年出版,有孙中山先生作序)、《教育与和平》、《中国国民党史稿》、《广州三月二十九日革命史》、《日本对华侵略史》、《中国革命史》、《澄庐诗集》、《澄庐文集》《邹鲁回忆录》等书,另有《书画集》。
图集
编辑-
许崇智邹鲁谢持等通缉令
-
邹鲁在黄山上的摩崖石刻“大块文章”
-
1931年广州国民政府时期的部分委员(右一邹)。
参考文献
编辑- 陈哲三〈邹鲁与广东革命基地的建立〉〈邹鲁追随国父革命纪〉〈邹鲁在抗战时期的言论〉〈邹鲁与抗战建国〉〈邹鲁与三民主义〉〈邹鲁与国立广东大学的创办〉〈国立中山大学石牌建校始末〉〈邹鲁的教育思想〉〈邹鲁与丘逢甲的师生情谊〉〈邹鲁与戴传贤的交谊及其共同志业〉〈邹鲁的晚年〉〈邹鲁先生的家世青少年时代及其革命思想的萌芽〉
- 黄福庆〈邹鲁与国立中山大学〉
- 周兴梁〈邹鲁与广州中山大学的创办及其前期的发展建设〉
- 许继峰《邹鲁与中国革命》(1885-1925)
- 刘常山《邹鲁与广东盐务的改革》(1920-1922)
外部链接
编辑学术机关职务 | ||
---|---|---|
国立广东大学 → 国立中山大学 | ||
大元帅令 任命为筹备主任 |
国立广东大学筹备主任 第一任 1924年2月6日 - 1924年6月9日 (1924年2月21日到任) |
大元帅令 任命为首任校长 |
首任 | 国立广东大学校长 第一任 1924年6月9日 - 1925年11月31日 |
继任: 顾孟馀 |
前任: 许崇清代理 前任代理 - 副校长朱家骅 (正任:戴传贤) |
国立中山大学校长 第九任 (正任第四任) 1932年2月 - 1940年4月 |
继任: 许崇清代理 之后代理:张云、金曾澄 (下一正任:王兴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