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气
此条目需要精通或熟悉相关主题的编者参与及协助编辑。 |
送气(英语:Aspiration),语音学概念,指某些阻碍音在除阻时所伴随的强烈的空气喷吐。
送气 | |
---|---|
◌ʰ | |
IPA编号 | 404 |
编码 | |
HTML码(十进制) | ʰ |
Unicode码(十六进制) | U 02B0 |
实验
编辑为感知送气与不送气音之间的差别,试将一只手或点燃的蜡烛置于口前,用普通话说“滩”(/tʰan/)、“单”(/tan/)两个字。
解析
编辑念“滩”字时,可感受到掌心受到气流的冲击或看到烛焰较强地晃动,念“单”字时就无此现象或较弱的气流感。那么“滩”字的(汉语拼音)声母 “t” /tʰ/(透母-ㄊ)就是送气音,“单”字的声母 “d” /t/(端母-ㄉ)则是不送气音。
各语音标记系统符号标记
编辑送气音的国际音标记号是上标的小“h”,即[◌ʰ]。汉语言学界传统上也使用左单引号(形似倒转的逗号),即[◌ʻ],表示送气。不送气音一般不加特别的记号,但是在扩展国际音标中也可以用上标形的等号[◌⁼]来表记不送气。
所有送气音加左单引号“‘”(U 2018)、右单引号“’”(U 2019)或撇号“'”(U 0027)。如“p’”,音即[pʰ]。
不使用特别记号,而以不同字母表示送气或不送气。如汉语拼音以“p”表示送气音[pʰ],而以“b”表示不送气音[p]。
无特别标记。
不送气音与送气音
编辑在毫无气流的情况下无法发出塞音,而不使用肺部气流只能发出非肺部气流音,如搭嘴音和挤喉音。因此,“不送气”之一称呼存在误导性,发音时仍会有少量气流喷出。塞音气流由两部分组成:除阻气流和跟随气流。“不送气”只有除阻气流。“送气”则是除阻气流之后还有跟随气流。气流可分清浊。
持阻发声态 除阻气流 |
喉开态[t̚] | 常态浊声[d̚] | 喉闭态[t̚͡ʔ] |
---|---|---|---|
声门内吸气流 | 内爆音[ɗ] | 清内爆音[ɗ̥] | |
声门外呼气流 | 挤喉音[tʼ] | ||
仅肺部除阻气流 | 清不送气塞音[t] | 浊不送气塞音[d] | |
除阻气流+清跟随气流[h] | 清送气塞音[tʰ] | 预浊化清送气塞音[d͡tʰ] | |
除阻气流+浊跟随气流[ɦ] | 预清化气声浊送气塞音[t͡dʱ] | 气声浊送气塞音[dʱ] |
发声机制
编辑清音的送气是由声带张开后于辅音除阻所造成。有一个简单的方法,即通过测量辅音的VOT[1]长度来确定声带开闭的时机,因为在声带闭合之前后续的元音是发不出来的。但是,送气辅音的后面不一定连接著元音或其他的有声音,好比在东部亚美尼亚语中,连位于词尾的辅音也有送气与不送气的对立。
各国语言上的标志
编辑在英语中,清塞音如果位于词首或后无其他塞音,通常是送气音,例如在pen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笔),ten(十),can(可以;罐子)中。但是清浊只是,送气与否没有区别语义的意义,也就是说这些塞音在其他位置,比如塞音前(如 kept 中“p”不送气)或以“s”开头的辅音丛里(如 spun, stun, skim中的“p、t、k”),往往以不送气清音的变体出现,但截取“spin”的后半部分“pin”,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很容易听成不送气浊音“bin”。
在德语方言阿勒曼尼语中既有不送气的[p⁼ t⁼ k⁼] 又有送气的[pʰ tʰ kʰ],后者通常被看作辅音丛——即应将pʰ写作ph,视为两个音。在丹麦语和多数南部德语方言中虽然“弱”辅音出于历史原因以<b d g>来记写,但是它们与相对映的强音<p t k>,之间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不送气与送气上,清浊的差别是次要的。
冰岛语的“前送气”音[ʰp ʰt ʰk],亦有学者将其解释成辅音丛。
送气有强度的差别。亚美尼亚语和粤语的送气音其持续时间与英语的送气塞音相当,不送气音则类似西班牙语。朝鲜语有一套强度介于亚美尼亚语和粤语的送气与不送气之间的弱送气音,另有一套持续时间超过此二者的强送气音。(详VOT)旧式的IPA以[ ʻ ]作为弱送气音的标记,现已废弃。强送气音没有特定符号,但是可以用双写 [ʰ] 来表示,因此朝鲜语的强弱送气可以用形如*[kʰʰ] vs. *[kʻ ]的对立来表记。不过,参照VOT的具体数值,新近已统一将朝鲜语的这组对立音改以[kʰ] vs.[k] 的形式表记。
送气的强度也会因发音部位的不同而变化。比如,西班牙语的/p t k/,其VOT长度分别为5、10和30毫秒,英语的/p t k/则为60、70和80毫秒。朝鲜语的弱送气音/p t k/VOT分别为20、25和50毫秒,强送气的/pʰ tʰ kʰ/分别为90、95、125毫秒。
特征
编辑“送气”一词及其符号有时也可用于限定浊塞音的发音类型,如[dʰ]。然而“送气浊音”通常也称作呼吸音或咕哝音。因其发音的机理与送气清音不同,为消除歧义,有些语言学家倾向于使用上标 [ʱ] 来表记呼吸音。
注释
编辑- ^ VOT 英文全称为 Voice Onset Time,中文翻译杂沓不堪:“嗓音起始时间”“浊音起始时间”“发声起始时间” “声带震动起始时间”“带声的起始时间”等等,五花八门莫衷一是。而且对本词而言中文文献中译名的使用反不及字母缩略名为广。故此,仅具VOT以避分歧。
参考文献
编辑- Cho, T., & Ladefoged, P., "Variations and universals in VOT". In Fieldwork Studies of Targeted Languages V: UCLA Working Papers in Phonetics vol. 95. 1997.
- Cho, Taehong; Ladefoged, Peter. Variation and universals in VOT: evidence from 18 languages. Journal of Phonetics. 1999-04-01, 27 (2). ISSN 0095-4470. doi:10.1006/jpho.1999.0094 (英语).
- Lisker, Leigh; Abramson, Arthur S. A Cross-Language Study of Voicing in Initial Stops: Acoustical Measurements. WORD. 1964-01, 20 (3). ISSN 0043-7956. doi:10.1080/00437956.1964.11659830 (英语).
- Чирикба В.А. Аспекты фонологической типологии. Москва, "Наука", 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