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报
《明日报》(英语:Tomorrow Times)是台湾第一个完全数位化的电子报,也是世界第一间只在网路提供服务、没有实体业务的电子报,2000年2月15日创刊,网址为“www.ttimes.com.tw”。因为资金不足,以及台湾在当时尚未有足够的网路族群与网路服务,于2001年2月21日停刊。
历史
编辑1999年1月,PChome Online网路家庭与《新新闻》宣布合作发行电子报《新新闻邮报》(ePost) ,《新新闻》提供内容,PChome Online网路家庭统一负责会员注册、发送与客服,标榜台湾第一份以政治议题为主体的电子报[1]。1999年2月25日,《新新闻邮报》上线,本日内容包括专访前台北市市长陈水扁与7则政治新闻[2]。
1999年8月,《新新闻》总编辑陈裕鑫告诉邱铭辉与黄创夏,《新新闻邮报》上线不到半年就已有九万个订户,使PChome Online网路家庭有意找《新新闻》合作创办第一份“网路原生报”[3]。1999年11月24日,PChome Online网路家庭与《新新闻》宣布,将集资新台币1亿元,以全球华人市场为目标,创办一份综合性网路原生报纸,预计2000年2月15日上线,将由双方合组一家公司共同经营,公司名称暂定为“伊普斯特资讯服务公司”(ePost),希望一年内争取100万订户[4]。
2000年1月19日,《明日报》母公司“普司特网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成立。[5]
2000年2月15日,《明日报》创刊,董事长詹宏志、发行人王健壮、社长李宏麟、总编辑陈裕鑫,分为8大新闻中心、17个分版,拥有200名记者[6]。2000年4月11日,《明日报》推出“个人新闻台”机制,结合BBS及个人网页功能[7]。2000年10月31日,《明日报》宣布跨足实体报纸,新闻内容授权美国天林媒体投资集团(Global Megamedia Investment Group)在洛杉矶与纽约发行《明日报》美洲版,美洲版发行人林添贵也是天林负责人,美洲版编辑方向由天林主导[8]。2000年4月底,网路泡沫化爆发,原先向《明日报》承诺第二波增资认股的七大创投纷纷抽手,《明日报》的资金受到影响,王健壮到处借钱维持运作。[3]
2000年10月26日,《明日报》实体报头版头条引用匿名消息来源,独家报导国安密帐案涉案人刘冠军已确定于本年9月3日持“第三本护照”从中正国际机场出境,并称这本护照“极可能是”中华民国国家安全局的工作护照,质疑该局高层涉嫌包庇刘冠军。[9]
2001年2月21日,詹宏志宣布《明日报》停刊解散,普司特网路服务公司仍然存在,《明日报》推荐员工150人进入《台湾壹周刊》,但被推荐者有权选择是否至《台湾壹周刊》任职;詹宏志承认,最近4个月,他一直在寻找《明日报》的合作对象,但事实证明他并未找到适合的资金赞助者。[10]在詹宏志说明后,多数员工没有太多意见,部分员工则质疑詹宏志的资遣作为[11]。《明日报》停刊,总计亏损新台币3亿元,后续处理费用约新台币1.4亿元。[12]陈裕鑫承认,《明日报》开业一年以来,每月支出新台币2千万元,但收入不足九分之一;创刊时把规模弄得太大,导致肩负沉重的支出,也是策略上的错误[13]。
2001年3月16日,PChome Online网路家庭与台湾固网宣布达成初步协议,决定共同投资普司特网路服务公司,但普司特的《明日报》人员已经解散。[14][15][16][17]
评论
编辑2001年3月,《时报周刊》社长兼总编辑张国立认为,网路新闻最大致命伤是广告量,《明日报》以网路媒体形态出现,无法发挥平面媒体的广告效果,损失了可能强迫读者阅读的机会[18];台湾新闻记者协会会长余佳璋则说,《明日报》掀起媒体生态的变动[19]。2008年1月,黄创夏说,《明日报》最珍贵的文化是平等,对参与它的许多记者而言,它的意义是一种“记者与编辑台”、“记者与读者”、“记者与作者”之间平等关系的媒体实验室。[20][3][21]
相关人物
编辑《明日报》总制作人李如芳,离职后曾任《台湾壹周刊》主任、《文茜小妹大》制作人、《大话新闻》制作人、立法委员林佳龙国会办公室特别助理、台中市政府秘书处处长[22]。
参考资料
编辑- ^ 彭玫瑜. 第一份網路政治電子報誕生,PC home Online與新新聞將共同發行「新新聞郵報」. iThome Online. 1999-01-28 [2015-0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1-02) (中文(台湾)).
- ^ 彭玫瑜. 新新聞郵報上線,獨家專訪陳水扁. iThome Online. 1999-02-25 [2015-0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1-02) (中文(台湾)).
- ^ 3.0 3.1 3.2 黄创夏. 「新聞2.0」?明日報之黃粱夢!. 《目击者双月刊》第62期. 台湾新闻记者协会: 42-44. 2008-01 (中文(台湾)).
- ^ 陈珮雯. 第一份華文綜合性原生網路報即將誕生,PC home與新新聞集資一億元打造. iThome Online. 1999-11-24 [2015-0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1-02) (中文(台湾)).
- ^ 经济部商业司公司及分公司基本资料查询——普司特网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永久失效链接]
- ^ 陈珮雯. 集結200位工作者、1.7億台幣,華文綜合性網路原生報「明日報」創刊. iThome Online. 2000-02-15 [2015-0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1-02) (中文(台湾)).
- ^ 刘佳娜. 結合BBS和個人網頁功能,明日報推出個人新聞台. iThome Online. 2000-04-20 [2015-0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1-02) (中文(台湾)).
- ^ 陈珮雯. 跨足實體報紙,明日報美洲版創刊. iThome Online. 2000-11-05 [2015-0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1-02) (中文(台湾)).
- ^ 2000年10月26日《明日報》實體報頭版頭條. [2015年11月2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11月29日).
- ^ 陈晓莉. 第一份網路原生報「明日報」21日正式宣佈解散. iThome Online. 2001-02-21 [2016-08-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11) (中文(台湾)).
- ^ 明日人. 員工永遠玩不過老闆──乾脆的資遣行動之後……. 台湾新闻记者协会《目击者双月刊》第22期第26页. 2001-03 [2015-0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27) (中文(台湾)).
- ^ 焦點企劃:明日報 走入昨日. forums.chinatimes.com. [2016-1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8-16).
- ^ 嘉露. 台灣《明日報》倒閉的啟思. BBC中文网. 2001-02-21 [2017-04-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4-17) (中文(繁体)).
- ^ 黄昭龙. 台灣固網與網路家庭增資明日報母公司發展寬頻內容. 钜亨网. 2001-03-16 [2016-08-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13) (中文(台湾)).
- ^ 第一份網路原生報「明日報」21日正式宣佈解散. iThome. [2016-1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11).
- ^ 焦點企劃:明日報 走入昨日. forums.chinatimes.com. [2016-1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8-16).
- ^ 焦點企劃:明日報 走入昨日. forums.chinatimes.com. [2016-1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8-16).
- ^ 李净瑜. 從時報周刊看壹週刊──專訪時報周刊社長兼總編輯張國立. 台湾新闻记者协会《目击者双月刊》第22期第39页. 2001-03 [2015-0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17) (中文(台湾)).
- ^ 余佳璋. 燒錢事業的明日. 台湾新闻记者协会《目击者双月刊》第22期第4页. 2001-03 [2015-01-02] (中文(台湾)).
- ^ 《明日報》走入昨日的那一刻|數位時代. www.bnext.com.tw. [2016-1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1-30).
- ^ 焦點企劃:明日報 走入昨日. forums.chinatimes.com. [2016-1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1-30).
- ^ 台中市政府秘书处-首长介绍-李如芳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