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振镛

中國政治家 (1755-1835)

曹振镛(1755年—1835年),字怿嘉[1],号俪笙[2]安徽歙县雄村人。清朝嘉庆道光年间重臣。

曹振镛
《玉澜堂十五老臣像》之曹振镛像,清·沈振麟绘
《玉澜堂十五老臣像》之曹振镛像,·沈振麟绘
大清太傅武英殿大学士
籍贯安徽歙县
族裔汉族
字号俪笙、怿嘉
谥号文正
出生乾隆二十年(1755年)
安徽省徽州府歙县下托山
逝世道光十五年(1835年)
京师顺天府
亲属曹文埴(父)
曹恩汴曹恩濙(子)
曹绍橚曹绍桐(孙)
出身
  • 乾隆四十六年辛丑科进士出身
著作

曹振镛于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进士,历任翰林院编修侍读学士嘉庆年间,担任少詹事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体仁阁大学士道光年间,历任首席军机大臣武英殿大学士上书房总师傅,晋封太傅,并赐画像入紫光阁。死后谥“文正”,入祀贤良祠

生平

编辑

乾隆年间

编辑

曹振镛是尚书、乾隆二十五年进士第二甲传胪曹文埴之子,先世为曹全晸,振镛为其三十六世孙。家族初在婺源晓鳙,后迁雄村[2]母程氏,奉直大夫程志深之女。

乾隆二十年十月十四日辰时,曹振镛出生于下托山,幼年时期,其师父方昌镐的教育十分严厉,背书稍差一字就要求重背,后又师从海宁查祖香学作文。

乾隆三十八年,娶妻鲍氏,贡生鲍立然之女。四月应童子试,得第一,八月复得第一,遂为徽州府附生。

乾隆三十九年,振镛赴江宁乡试,得第二。

乾隆四十六年三月应礼部会试,第三十五名。五月初六,赐进士出身,由选庶吉士留馆[3]授翰林院编修翰林院大考三等,乾隆帝认为曹振镛为曹文埴之子,才能可用,特擢升为侍讲。累迁至侍读学士[4]

嘉庆年间

编辑

嘉庆三年(1798年),曹振镛大考二等,迁任少詹事。后因父丧回乡,服丧完毕后,担任通政使。历任内阁学士工部侍郎吏部侍郎[5]

嘉庆十一年(1806年),升任工部尚书[6]。奉命撰《清高宗实录》,书成后,加太子少保[7],调任户部尚书,兼翰林院掌院学士

嘉庆十八年(1813年)九月,调任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随后,又升任体仁阁大学士,管理工部事务,晋太子太保[7][8]

嘉庆十九年至二十五年间,嘉庆帝六次谒陵,五次秋狝木兰,曹振镛以宰相身份留守京城[5][9]。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嘉庆帝驾崩,军机大臣撰写遗诏,称乾隆帝诞生于避暑山庄编修刘凤诰发觉其中错误,告知曹振镛,曹振镛召对陈述此事,道光帝大怒,罢免军机处全体,并任命曹振镛为军机大臣[10]

道光年间

编辑

道光元年(1821年),曹振镛晋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道光三年(1823年)万寿节,道光帝赐宴十五老臣,曹振镛年齿居末,特命与宴绘像。道光四年(1824年),充任上书房总师傅[7]。道光六年(1826年),入值南书房。道光七年(1827年),平定张格尔之乱,晋太子太师[11]。道光八年(1828年),张格尔就擒,晋升为太傅,赐用紫缰[7],图形紫光阁,位列功臣之中。曹振镛上疏固辞,道光帝下诏军机大臣另外绘制一张图,以全其让功之心,而彰显他辅弼的功劳。道光帝亲自书写赞语赐给他:“亲政之始,先进正人。密勿之地,心腹之臣。问学渊博,献替精醇。克勤克慎,首掌丝纶。”道光十一年(1831年),以万寿庆典赐双眼花翎[12]

道光帝晚年倦勤,“一时言官,多好毛举细故,相率为浮滥冗琐之文以塞责”[13],曹振镛教皇帝在奏章里挑错字,“必严斥罚俸降革,中外震悚”[14]。时人称其所出的计谋,多误国之方[15]。然而曹振镛在任军机大臣期间,负责具体事务办理,对改革弊政多有建树[16]。曹振镛三次当学政,主持乡试会试各四次,都能尽心尽力;阅评考卷能遵纪守法,不淹没博学之士;对殿试考生,必预先一一校阅考卷,工作一丝不苟,不出差错。曹振镛是盐商子弟,祖上以盐业起家,有一批亲属是扬州盐商,世代享有特权。两江总督陶澍提出盐政改革,取消商盐垄断权,实行凡纳税皆可贩盐的盐票法。这一改革严重损害盐商利益,也损害曹振镛亲属的利益,亲属叫苦不迭,纷纷投诉到曹振镛,曹振镛说:“焉有饿死之宰相家?”一笑了之[17]

道光十五年(1835年)正月,曹振镛逝世,道光帝亲临吊丧,下诏书说:“大学士曹振镛,人品端方。自授军机大臣以来,靖恭正直,历久不渝。凡所陈奏,务得大体。前大学士刘统勋朱珪,于乾隆、嘉庆中蒙皇祖、皇考鉴其品节,赐谥文正。曹振镛实心任事,外貌讷然,而献替不避嫌怨,朕深倚赖而人不知。揆诸谥法,足以当‘正’字而无愧。其予谥文正。”赐文正,入贤良祠[18],有人讥其“不文不正”。

作为道光帝的亲信[19],曹振镛一生官运亨通,门生向他请教如何平步青云,他说:“无它,但多磕头、少说话耳!”[20]门生后辈有入御史者,必戒之曰:“毋多言,毋豪意兴!”时人讥其“庸碌”[21]。著有《纶阁廷辉集》、《话云轩咏史诗》。清代有《一剪梅》用来讽刺曹振镛:“仕途钻刺要精工,京信常通,炭敬常丰。莫谈时事逞英雄,一味圆融,一味谦恭。大臣经济在从容,莫显奇功,莫说精忠,万般人事要朦胧,驳也无庸,议也无庸。八方无事岁岁丰,国运方隆,官运方通,大家襄赞要和衷,好也弥缝,歹也弥缝。无灾无难到三公,妻受荣封子荫郎中,流芳后世更无穷,不谥文忠,便谥文恭。”[22]

延伸阅读

编辑

[]

 维基文库阅读此作者作品 维基共享资源阅览影像
 清史稿·卷363》,出自赵尔巽清史稿

参考文献

编辑
  1. ^ 清人室名别称字号索引 ,下册 ,1353
  2. ^ 2.0 2.1 《曹文正公年谱》元
  3. ^ 名词解释:  散馆为明、清两代于进士中甄别人才的方式之一。缘明、清两代在新科进士中选取优秀人才,入翰林院教养、甄别,以为任用,称为庶吉士;庶吉士三年学成后即考试甄选,成绩优者,留在翰林院为编修、检讨,称为留馆,而成绩次者,则派为给事中、御史主事,或出为州县官,称为散馆。教育大辭書. [2021-1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04). 
  4. ^ 清史稿》(卷363):“曹振镛,字俪笙,安徽歙县人,尚书文埴子。乾隆四十六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大考三等,高宗以振镛大臣子,才可用,特擢侍讲。累迁侍读学士。”
  5. ^ 5.0 5.1 清史列传 ,32卷 ,771-775
  6. ^ 清史稿》(卷363):“嘉庆三年,大考二等,迁少詹事。父忧归,服阕,授通政使。历内阁学士,工部、吏部侍郎。十一年,擢工部尚书。”
  7. ^ 7.0 7.1 7.2 7.3 清国史馆传稿 ,701001097号
  8. ^ 清史稿》(卷363):“高宗实录成,加太子少保。调户部,兼翰林院掌院学士。十八年,调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寻拜体仁阁大学士,管理工部,晋太子太保。”
  9. ^ 国朝耆献类征初编 ,14册38卷
  10. ^ 清史稿》(卷363):“二十五年,仁宗崩,枢臣撰遗诏,称高宗诞生于避暑山庄,编修刘凤诰知其误,告振镛,振镛召对陈之,宣宗怒,谴罢枢臣。寻命振镛为军机大臣。宣宗治尚恭俭,振镛小心谨慎,一守文法,最被倚任。”
  11. ^ 清史稿》(卷363):“道光元年,晋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三年,万寿节,幸万寿山玉澜堂,赐宴十五老臣,振镛年齿居末,特命与宴绘像。四年,充上书房总师傅。六年,入直南书房。七年,回疆平,晋太子太师。”
  12. ^ 清史稿》(卷363):“八年,张格尔就擒,晋太傅,赐紫缰,图形紫光阁,列功臣中。振镛具疏固辞,诏凡军机大臣别绘一图,以遂让功之心,而彰辅弼之效。御制赞曰:“亲政之始,先进正人。密勿之地,心腹之臣。问学渊博,献替精醇。克勤克慎,首掌丝纶。”亲书以赐之。十一年,以万寿庆典赐双眼花翎。”
  13. ^ 李岳瑞:《春冰室野乘》
  14. ^ 《曹振镛之误清》,《清朝野史大观》卷七
  15. ^ 《名人轶事》卷一“曹振镛之误清”:“宣宗倦于大政,苦于章奏不能遍阅,振镛在枢府,乃献策曰:‘今天下承平,臣工好作危言,指陈阙失,以邀时誉;若遽罪之,则蒙拒谏之名。此后中外章奏,皇上无庸遍阅,但择其最小节目之错误者谴责之,则臣下震于圣明,以为察及秋毫,必无敢肆者。’宣宗从之。其嗣后章奏中,有极小错误,必严斥罚俸降革,中外震悚。皆矜矜小节,无敢稍纵,语多吉祥,凶灾不敢入告。及洪杨难作,互相隐讳,莫敢上闻。至于屡陷名城,始为奏达,皆曹振镛隐蔽之罪酿成之。阙风濡染,以至晚清之将亡,在政府者尚循斯辙。当其得谥文正时,当世已有不文不正之谤,则振镛之罪恶可知也。”
  16. ^ 黎东方. 黎东方讲史 细说清朝.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3: 255. ISBN 978-7-208-11918-5. 
  17. ^ 清史稿》(卷363):“振镛历事三朝,凡为学政者三,典乡会试者各四。衡文惟遵功令,不取淹博才华之士。殿廷御试,必预校阅,严于疵累忌讳,遂成风气。凡纂修会典、两朝实录、河工方略、明鉴、皇朝文颖、全唐文,皆为总裁。驾谒诸陵及秋狝木兰,每命留京办事。临雍视学,命充直讲。恩眷之隆,时无与比。数请停罢不急工程,撙节糜费。世以盐䇲起家,及改行淮北票法,旧商受损,振镛曰:“焉有饿死之宰相家?”卒赞成,世特以称之。”
  18. ^ 清史稿》(卷363):“十五年,卒,年八十有一。自缮遗疏,附折至十馀事。上震悼,诏曰:“大学士曹振镛,人品端方。自授军机大臣以来,靖恭正直,历久不渝。凡所陈奏,务得大体。前大学士刘统勋、朱珪,于乾隆、嘉庆中蒙皇祖、皇考鉴其品节,赐谥文正。曹振镛实心任事,外貌讷然,而献替不避嫌怨,朕深倚赖而人不知。揆诸谥法,足以当'正'字而无愧。其予谥文正。”入祀贤良祠。”
  19. ^ 茅海建. 苦命天子:咸丰皇帝奕詝. 北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3. ISBN 978-7-108-04281-1. 
  20. ^ 朱克敬《瞑庵二识》:“曹文正公晚年,恩遇益隆,身名俱泰。门生某请其故,曹曰:‘无他,但多磕头,少说话耳。’”
  21. ^ 陈其元《庸闲斋笔记》“董曹两相国遗事”条曰:时有无名子撰一联嘲之云:“庸庸碌碌曹丞相,哭哭啼啼董太师。 ”二公闻之,笑相谓曰: “此时之庸碌、笑啼,颇不容易。”
  22. ^ 谭伯牛. 谭伯牛专栏:饿死宰相. 南方都市报. 2014-09-11 [2016-05-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6-10). 

外部链接

编辑
官衔
前任:
戴衢亨
户部汉尚书
嘉庆十四年七月丁卯-嘉庆十八年九月庚辰
(1813年8月19日-1813年10月10日)
继任:
潘世恩
前任:
邹炳泰
吏部汉尚书
嘉庆十八年九月庚辰-嘉庆十八年九月甲申
(1813年10月10日-1813年10月14日)
继任:
章煦
前任:
刘权之
体仁阁大学士
嘉庆十八年(1813年)九月 - 道光元年(1821年)五月
继任:
伯麟
前任:
明亮
武英殿大学士
道光元年(1821年)五月-道光十五年(1835年)正月
继任:
穆彰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