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基百科:台灣社群復興計劃
本頁簡而言之:改變現狀,活絡社群 |
台灣社群復興計劃起自維基人燈火闌珊處、Reke和章·安德魯在2011年1月1日舉行的冬聚的籌備會議。會議中,三人除了就冬聚細節做最後討論外,也討論到台灣社群現況,以及復興的方案。會後由燈火闌珊處負責記錄討論內容,並撰寫復興計劃,以供社群參考執行。
目標
编辑時期 | 內容 | 指標 | 目標 | 方法 |
---|---|---|---|---|
短期 | 建立聚會系統 | 活躍維基人、一般民眾踴躍報名季聚或地方小聚 | 活化社群,凝聚社群成員向心力 | 培養主辦聚會的人才,並透過通訊錄方式加強縱向聯繫 |
中期 | 活化本地維基媒體協會 | 協會重新運作,有新會員加入,並建立財務窗口 | 使協會功能發揮到最大,有效扮演「社群門房」角色 | 喚起活躍用戶的意願,降低參與協會的阻力 |
長期 | 走向國際 | 本地社群有研究成果或本地經驗可以和國際維基社群分享、有能力舉辦國際年會 | 使本地社群和協會能在國際發聲 | 強化協會功能,擴大本地社群規模 |
起因
编辑台灣維基社群曾主辦過2007年維基媒體國際會議,是維基媒體國際會議第一次在亞洲舉行。然而在會議結束後,當年參與主辦的台灣維基人(以下簡稱老維基人)因忙碌於工作、學業或家庭等而淡出社群,以致之後數年台灣社群如同散沙,協會也近乎空轉。
老維基人淡出,但之後陸續加入維基百科的台灣維基人(以下簡稱新維基人)又沒有足夠的能力與經驗推展社群或協會事務,聚會也不再舉行[1]。聚會不再舉辦意味彼此關係的疏離,不利社群的發展與組織。因此,若要改變現狀需從聚會開始活絡社群,才能對外推廣,壯大社群。
內容
编辑聚會
编辑- 多辦聚會
- 從常參與聚會的維基人中找出活躍者
- 訓練他們擁有執行社群事務的能力
聚會有多種形態,包括臨時聚會、定期聚會、考察團、網路聚會等,其中網路聚會已在2010年11月13日由Frankou於即時通訊軟體Skype上舉行,並成為社群成員的日常溝通平臺;實體聚會也在2009年重新舉行,隔年(2010年)更每季舉辦一次。
聚會的實質功能,在於它可以促進維基人團結,團結的社群才有謀求復興的可能。藉由聚會,原本互不相識、在各自條目寫作計劃中單打獨鬥的維基人可以熟悉彼此、增進感情,遇上編輯衝突時的措詞也多了溫和、少了尖銳,而且還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夥伴,真正發揮「協作」的精神。
在數次成功的聚會後,願意參與社群事務的維基人也會逐漸浮現,此時就可以培養他們擁有執行社群事務的能力,例如演講、推廣、媒體應對、聚會主持、活動規劃,乃至領導社群等。這些能力已經不只能團結本地社群,還能增加維基百科在台灣的知名度和民眾參與度。只要參與者基數增加,百科和社群就能獲得成長。
推廣
编辑對內推廣
编辑- 友愛新手
- 多和其他維基人聯誼
推廣分成兩種:對內推廣與對外推廣。對內推廣即「對新手提供編輯上的協助,並鼓勵他們參與聚會、參與社群;對老手提供交流的平臺,通知社群要事」對內推廣就像企業將員工視為內在顧客,給予他們自家商品的購物優惠一樣,不但能增加員工忠誠度,還能增進業績。在本計劃的語境裡,「企業」指的是社群,「員工」指的是維基人,「自家商品的購物優惠」指的是彼此互助,「業績」指的是社群成長。將新手視為未來的社群活躍者般提供協助,能使新手對社群產生信任感,也能增進參加聚會的意願;將老手視為朋友,關心他們在編輯或討論上遇到的種種問題,並參與協作或給予建議,能強化社群成員的連結,降低社群代謝率。
對外推廣
编辑- 演講
- 媒體宣傳
- 營隊
而在對外推廣方面,可以透過演講、營隊與媒體宣傳來實行。演講即前往政府機關、公司行號、法人組織、教育機構等單位講課,宣傳維基計劃理念、招募新血,甚至教授基礎維基語法等。目前已有部份老維基人長期為台灣社群接演講邀請,演講經驗頗為豐富,因此若要培養新一代演講人才,可以考慮請這些維基人分享他們的經驗。
媒體宣傳有賴協會運作,因為法人名義可以方便社群對外發稿、澄清或宣傳。理論上,協會因社群而存在,即使沒有協會也可以執行此一業務。但在實務上,「中華民國維基媒體協會發言人表示」聽起來比「維基百科台灣社群發言人表示」要有「權威」多了。這樣的說法或許令人嗤之以鼻,但實情就是如此——「社群」是抽象的,只有協會才是真實存在於法律的事物。因此協會必需設有媒體公關組,負責接待當地與國外的媒體來電。例如維基百科在本地登上媒體,此時正是向記者澄清立場的好機會,媒體如果刊出,就能有效增加大眾對維基百科的認識、減少誤解(常見的誤解包括但不限於:「台灣維基和大陸維基」[2]、「維基百科是編輯把文章送到總編輯那裡審查後才刊出的」[3]、「維基百科有政治(文化、種族、偏好)傾向」[4])。在這一部份,協會秘書長眼鏡虎一直有在執行接受國內記者採訪、接聽外國媒體來電的工作,在培養公關人才方面可以請他指導分享。
營隊惟有在社群和協會發展臻至成熟後才可能實行。藉由舉辦營隊,可以培養一般民眾擁有撰寫維基百科所需的知識,例如條目的寫作方法和維基精神等。維基精神的很多內涵不只可以用在維基百科,對社會教育也能有所貢獻——試想一群青少年參加我們主辦的營隊,學會諸如中立、假定善意、共識、尊重版權等精神,並將它們應用到生活。那時我們培養的不只是維基人,而是一個更為心理健全的良好公民。這是對社會的一種回饋,相互回饋,然後良性循環,共同成長。
組織再造
编辑社群是協會的基石,協會是社群的門房。中華民國維基媒體協會成立於2007年2月11日,目的在推廣維基媒體基金會所屬各項計畫,並為非營利的社會團體。它在2007年6月20日經內政部台內社字第0960085682號函核准立案,並在同年7月4日獲美國維基媒體基金會接納為官方認可的地方分會,可說在台灣擁有官方認可的社群代表地位。
然而2007年以後,協會幹部忙於現實生活,導致協會功能無法發揮到最大。如右圖所示,當前中華民國維基媒體協會的生產可能性曲線落在A點位置(資源未充份利用)。因此惟有透過組織再造,才能讓點回到曲線上,甚至到達X點位置。
法人地位
编辑部門調整
编辑幹部訓練
编辑隨著定期聚會逐次舉行,凝聚可靠穩定的人力,便可在適當時機展開幹部培訓。依據2007年台北社群分工的經驗,推估未來可行的幾個可行方向,可能的方向包含「維基課程講師培訓」、「MediaWiki系統支援/顧問培訓」、「維基項目管理員培訓」、「開源項目社群經營」、「寫作讀書會經營」。幹部訓練除了培育臺灣維基社群的人力,也有助於社群成員的個人未來發展。
財務管理
编辑對外關係
编辑執行
编辑計劃首重實踐,南宋詩人陸游在《冬夜讀書示子律》中有詩云:「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即表明實踐的重要性。因此除了撰寫計劃內容外,本計劃也提供一些可行的實踐方案,供社群和協會參考使用。
籌辦聚會
编辑聚會是團結社群的第一步,無論是舉辦聚會或參加聚會者都能從中獲益。一場好的聚會可以使賓主盡歡,壞的聚會卻可能不利社群發展。在籌辦一場大型聚會之前,主辦人應該先決定聚會的受眾為何。不同受眾的聚會有不同的舉辦方式。聚會若面向新手,那麼聚會內容就應該儘可能簡單;若面向老手,那麼聚會內容就可以談得深入一些。
除了參與者外,聚會內容也會有影響,例如以導覽為主的聚會和以演講、專題報告為主的聚會就有不同的舉辦方式。籌備大型聚會是通盤的考量,不能只考量一點,卻忽略其它的變因。
因此,我們需要像這樣的一張表:
台灣維基人聚會草案
- 日期:
- 城市:
- 主辦人:
- 聚會場地:
- 時間:
- 流程:
- 上午:
- 下午:
- 日期:在選擇日期上,應該盡可能避免年末、學期初和學期末、節慶等時段,因為維基人通常有正職、學業和家庭要顧,上述時段大家都忙,自然也無暇參與聚會。理想的聚會時段是星期日和寒暑假,尤以暑假(7月-8月)為佳。
- 城市:聚會選址在以人口多的大城市為主,例如台北市、台中市和高雄市與其臨近縣市,這三大都市位處交通要衝,方便聯繫,市內也擁有相對較多的維基人口。除此之外,選址也需顧及南北平衡,例如上一場次在台北舉行,下一場次就由高雄主辦,以免「地域中心」的狀況發生。
- 然而,這並不代表三都以外的城市都無緣辦理聚會。例如宜蘭縣和基隆市也擁有不少維基人參與,這時就可改以「地方小聚」的形式取代,而這也是聚會的另一項目標——建立各城市的維基人社交圈。此外對於住在相對偏遠縣市的維基人,例如住在台東縣、花蓮縣,甚至離島的金門縣、澎湖縣、連江縣等,即使聚會辦在三都亦難以抵達。這時就可以用地方小聚的形式彌補,聯誼從自家門口做起。
- 相較於全國性的大型聚會,地方小聚籌辦上相對容易,毋需過多的聚前準備。例如三四個維基人私下約好在城中某地集合,討論維基或閒聊日常,也可以是一種成功的聚會方式。
- 主辦人:主辦人可以只有一個,也可以有好幾個,端視主辦人經驗而定。如果先前沒有籌辦大型聚會的經驗,那麼在舉辦聚會前應先徵詢擔任過主辦人的維基人意見,或和有經驗者合作主辦。
- 聚會場地:聚會場地視主辦城市資源狀況而定,並應優先考量最低費用的場地,也需考慮到設備的問題(麥克風、投影機、布幕、無線網路等)。在決定場地前,應和當地維基人聯繫,或甚至由當地人主辦,如此在尋找場地上可以節省不少時間。
- 時間:大型聚會通常以全天為主,時間範圍不宜太早或太晚,太早開始或太晚結束都不利遠到維基人準時抵達或返家。
- 流程:在流程設計上,需以活動性質、受眾做不同的規劃。一場大型聚會通常不只有演講、專題報告,還會有導覽、團康遊戲等活動設計。演講、專題報告需擬定講題,然後邀請講師,應講題需求而需邀請不同講師主講。例如技術專長的講師適合講技術相關的講題、聚會經驗老到的維基人適合講如何籌辦聚會的講題。一般來說,講師人數以1人擔綱為主,但視內容需要也可有2位(含)以上的講者;講題方面則需視受眾狀況如何,例如新手較多的聚會可安排基本維基寫作、語法技巧課程,資訊工程人員較多的聚會則可安排MediaWiki概論等。講題若選擇錯誤,則可能造成受眾興致缺缺,甚而影響整個聚會的成敗。
季節聚會
编辑季聚的主辦人是整場聚會的主力工作者,其每一個環節都需務求盡善盡美。籌備一場季聚的流程包含「構想→討論→規劃→執行→後續任務」等階段。
構想和討論是籌備季聚的起點,可以從中得知可能參與者意向,主辦人可在討論中選定主辦城市、敲定講題方向、決定講師人選等,以辦出符合共識精神的聚會。一般來說,討論以共識形成為目標,主辦人可適當提出粗略想法給大家參考,因此討論時間長短並不固定,只要共識形成,即可開始進行詳細規劃。
執行是整個季聚成敗與否的關鍵,又可分為「事前執行」與「當日執行」兩部份。在事前執行上,主辦人需接洽場地、擬定講題、邀約講者、宣傳活動、訂購餐點、保證交通等。「接洽場地」應提前至少三週進行,以確保場地不會臨時被人訂走。因應不同場地使用規範的要求,主辦人應和場地主保持聯絡,避免造成雙方合作不愉快。場地可分室內和室外場地,若有室外場地,例如需要進行團康遊戲,則需另做雨天備案,事前也應觀察當地氣象預報,隨時提醒參與者注意晴雨、氣溫等。若有導覽行程,除需敲定時間、導覽員、進場人數外,也需注意相關規範,例如「禁止拍照」、「入內請脫鞋」等;「擬定講題」和「邀約講者」應同時進行,主辦人應先擬好大概的講題,讓講師有自由發揮的空間。邀請講師可透過用戶對話頁、社交網絡、即時通訊軟體等各種管道邀約,在約成之後,應禮貌給予講師一個期限提出課程大綱,以免發生文不對題的狀況。
在「宣傳活動」上,一般以維基百科的站點公告、公布欄、社群討論頁等為優先,進而在站外平台如社交網站(Plurk、Facebook、Twitter、PTT)與即時通訊軟體(MSN、Skype、IRC)等處發布消息,吸引維基人和一般民眾參與。惟需注意避免以投廣告信方式在用戶討論頁通知,不僅成效低,也容易造成反感。
「訂購餐點」視季聚規模而定,若有需要訂購,應注意食品安全、衛生條件等,避免造成參與者不適。主辦人在事前至少一週即需通知店家大約人數(如報名20人,上下10人為大約值),當日在午餐時間3小時前需告知店家實際到場人數,以便店家烹調;「保證交通」指的是主辦人應確保參與者的交通方式,如搭乘大眾運輸交通到場者需注意結束時間不能超過太久,以免造成已訂位者困擾。若需安排共乘,則需事前確保共乘司機會到場、集合時地、共乘者的聯絡(確定共乘者已上車)等。
執行活動當日主要考驗的是主辦人的臨場反應、幽默度與危機處理。一場好的季聚應該是行進、用餐時彼此愉快交流討論,促進情感上的聯誼,活動時熱絡而專心。若活動出現冷場,主辦人應及時炒熱氣氛,若出現特殊緊急狀況,則需做好應變準備,例如通報警消、醫療單位等。
地方聚會
编辑- 台中:台中聚會由安可主辦,並每個月固定在雙週三進行,以及不定期的假日小聚,有興趣者可前往討論。
- 台北:台北定期聚會已由章·安德魯重新啟動,固定在每雙週星期一晚上進行,並請前往討論或參加。
- 台南:過去曾有定期舉辦台南聚會,經2011年台灣秋聚後有再次重新舉辦之議,在2011年11月開始重新舉辦聚會。
推廣活動
编辑- 綱要
- 積極於外部推廣維基百科參與編輯之外,並於其他各種媒介推廣台灣社群之存在與活動狀況。
- 於內部主動邀請、鼓勵維基人參與維基社群活動。
- 與其他網路社群甚至實體社群保持友好關係,彼此互相交流並學習相長。
- 推廣狀況
組織再造
编辑參見
编辑- 維基百科:維基推廣:包括維基人過去做過的工作、建議做的推廣工作。你可以試著做做看。
- Wikipedia:推廣聯絡工作小組:主要工作是執行計畫的宣傳小組,讓更多的人參與推廣工作,讓更多的人知道此項計劃的政策和具體做法。
- 維基百科:維基百科推廣文本:針對不同人群,編寫《維基百科全書的推廣文本》,並推動發佈。
- 維基百科:維基規劃:以提高維基百科全書的品質和影響、加強參與者的組織和效率為指導思想,確立維基百科的階段發展目標,提出易於操作的具體建議並加以推動。
- 維基百科:維基規劃小組:是熱心維基朋友的組織,憑自願加入。小組根據成員的具體精力開展工作,不設硬性長期目標,以小任務、持續推動完成對維基持續發展的幫助。
- 維基百科:維基百科的社群討論:介紹維基社群的討論介面與軟體。
參考文獻
编辑- ^ Category:台灣維基人,〈聚會〉:「19、2007年台灣維基人秋聚:2007年10月27日,台北;20、2009年台灣維基人春聚:2009年2月22日,台北。」
- ^ Wikipedia:字词转换处理:「最早的中文維基每個條目都可能有繁簡分立的兩個版本。如何處理繁體簡體的並存,中文維基百科必須採取特殊的方法,不然就只能面臨繁簡分家的命運,……已經得到了初步解決。取消了過去的繁簡分立體系,每個條目只保留一個版本,並通過電腦程序自動轉換繁簡體和地區詞。即不僅僅要處理繁體字和簡體字的問題,還要處理大陸和港台之間詞彙分歧問題。」
- ^ Wikipedia:勇于更新页面:「維基百科社群鼓勵使用者勇於更新頁面。」
- ^ Wikipedia:五大支柱:「我們必須按照中立、準確的立場來撰寫條目。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我們需要在條目中準確地表達和解釋各方的觀點,並以平等的態度對待各個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