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lk:慈禧太后

Kenny023在话题“編輯請求 2024-08-23”中的最新留言:4个月前
基础条目 慈禧太后属于维基百科人物主题的基礎條目扩展
条目「慈禧太后」已被列為人物中文領域基礎條目之一。請參見中文領域基礎條目以了解詳情。请勇于更新页面以及改進條目。
          本条目依照页面评级標準評為丙级
本条目属于下列维基专题范畴:
传记专题 (获评丙級高重要度
这个條目属于传记专题的一部分,用于整理和撰写维基百科中的人物条目。欢迎任何感兴趣的参与者加入这个专题参与讨论
 丙级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已评为丙级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條目已评为高重要度
北京专题 (获评丙級高重要度
本条目属于北京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北京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丙级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已评为丙级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條目已评为高重要度
满族专题 (获评丙級极高重要度
本条目属于满族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满族领域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丙级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已评为丙级
 极高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條目已评为极高重要度
中国专题 (获评丙級未知重要度
本条目属于中国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中国领域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丙级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已评为丙级
 未知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條目尚未接受评级。
历史专题 (获评丙級未知重要度
本条目属于历史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历史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丙级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已评为丙级
 未知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條目尚未接受评级。
女性专题 (获评丙級未知重要度
本条目属于女性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女性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丙级  根据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已评为丙级
 未知  根据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條目尚未接受评级。

慈禧乳名?

编辑

文中有如下一句:……玉牒(皇族家谱)呼记载是“叶赫那拉氏惠征之女”,有姓无名。 乳名那拉氏,故称叶赫那拉……

我认为,叶赫那拉这个姓表示的含义是:叶赫城的姓那拉的家族或人。文中称是乳名是那拉氏,似乎值得商榷。慈禧的乳名好像叫玉兰或者兰儿之类的,不过好像只有野史提及。瀑布汗 瀑布屋 10:11 2005年7月20日 (UTC)

慈禧的本名應是杏貞,乳名杏兒,玉蘭或蘭兒是因為她被封為蘭貴人,後人再以此臆測得來的Ws227 22:19 2006年11月19日 (UTC)

由慈禧宮女口述,金易、沈義羚整理成文的《宮女談往錄》之《二月二,龍抬頭》一節:「最討老太后喜歡的還是擺在西頭臥室裡的一盆蘭花。在宮裡,誰都知道老太后的乳名叫蘭兒,可誰也不說,都暗暗地記在心裡,避著聖諱。譬如該給蘭花澆水啦,我們只提給花澆水,不提蘭字。如是偶然說一個蘭字,老太后也不怪罪。又如我的名字叫榮兒,老太后輕易不喊我榮兒,喊我小榮子,因為老太后的親妹妹醇福晉,也就是萬歲爺(光緒)的生母,小名叫蓉兒,老太后為了尊重萬歲爺,管我叫小榮子,不帶兒字,也有時會偶然叫一聲榮兒,但並不為這個改我的名字,說明老太后並不是雞毛蒜皮的小事全顧忌。」此回憶錄依據四十年代的初稿,出版於八十年代,可靠程度似應高於那根正的傳述。另外,慈禧初封懿貴人,並非蘭貴人。清昼 (留言) 2010年12月11日 (六) 05:36 (UTC)回复

那根正的言談,頗多自相矛盾之處(如某篇報道說:「我6歲時爺爺(慈禧的親外甥)葉赫那拉·增錫帶我來頤和園玩。」另一篇說:「今年53歲的那根正,8歲時由父親第一次領著來頤和園。」)和常識錯誤,難以採信。清昼 (留言) 2010年12月11日 (六) 11:21 (UTC)回复

《清宫述闻(正续编合编本)》中转载的《内务府奏销档》内容:“咸丰三年二月,兰贵人位下,因病出宫一名。四月,英嫔位下,因病出宫一名。”可惜不是内务府档案原文,否则应该能确定慈禧的封号是兰贵人。--Berthe (留言) 2011年10月14日 (五) 09:08 (UTC)回复

评价不宜为正面

编辑

没有描写她的篡权行为,垂帘听政,扼杀百日维新,逃离北京,杀害珍妃等人。对她的评价略偏高了些。总之她犯下的错误还是很多的,总体上确实阻碍了中国当时民主、政治和经济的发展,并且签订了众多丧权辱国的条约。 --涓生2005年10月2日

歷史需要縱向評價也需要橫向比較,比如一些現代化的東西如火車電報,因為不是自己的發明,也就不需要縱向和清初或明代比較,而是橫向與世界各國比較,相信是相對落後的,清末之所以引進很多東西,縱向比較上是相對清初的閉關鎖國開放,但清末是被動放,被人以武力叩關的,能寫出正面評價也算不簡單,至於規範商人穿著,那在明初朱元璋就是這樣規定了,但是否符合公平正義?這也能做正面論述?相對的,所謂的「篡权行为,垂帘听政」也不該做負面評價,尤其在這男女政治權力應該相等的年代。

对慈禧评价太低喽。这个是我写的,在几个大的论坛受到好评,给你参考,欢迎任意 使用. 慈禧太后(一八三五—一九○八),是晚清同治、光绪两朝的最高决策者,她以垂帘听政、训政的名义统治中国四十七年。长期以来,大都只讲慈禧祸国殃民,把一些与慈禧毫不相干的恶行也加在慈禧的身上。在人们的心中,慈禧已成为一个昏庸、腐朽、专横、残暴的妖后。那么,历史上的慈禧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呢?

一。从中国重农抑商政策的改变,看慈禧太后的伟大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民以食为天",这主要是由当时的经济发展状况决定的 . 首先,重农抑商起自先秦,也就是春秋战国时期。在汉朝得到强化。表现在下列几个方面:第一,不许商人穿丝绸衣服,不许乘车或骑马;第二,不许商人 “ 名田 ” ,即购买土地, “ 犯者以律论 ” ,凡土地和奴婢超过法定数额则没入官府;第三,不许 “ 推择为吏 ” ,即不许商人及其子孙到官府去做官, “ 犯者以律论 ” ;第四, “ 重租税以困辱之 ” ,法律规定, “ 贾人与奴婢倍算 ” ,商人所纳算赋比一般老百姓要增加一倍;第五,谪发,也叫谪戍,迁徙商人到边远地区戍守。 重农抑商的根源: 1。时代的需要:封建社会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农业是最具决定性的生产部门,农业生产的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兴衰和人民生计, 所谓一饱忘了千年饥,古代常常 是粮食不足。因此,以农立国成为历代统治者的治国纲领。 2。儒家思想:孔孟都是尊农的。 3。统治阶层的需要:封建社会的统治集团是地主阶级。 4。稳定的统治:农业是一种自给自足的产业,百性固定在一处,而商业使百姓流动,不方便统治。 商人有可能把本该由国家赚的钱中饱私囊,如果是奸商,还会造成社会不稳定。从统治者的角度出发,农民比商人要好统治何止千万倍。 以上三个因素的结合,就是中国古代重农抑商的根源与传统。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当控制一个社会的经济命脉逐渐转为资产阶级的时候,封建社会也就开始灭亡了。 慈禧的洋物运动,是自上而下的打破中国上千年的封建体制。尽管宋朝和明朝也有资本主义的萌芽,但那都是私人行为,比如朱元章是最很商人的。 清朝晚期的商品经济开始发达,资产阶级成长壮大,于是,慈禧采用了适合生产力的君主立宪制。因此,封建社会在慈禧新政的8年中逐渐消灭了,也就是说,清朝的 晚期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封建社会了。 通常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王朝是错误的,因为,清朝末期在经济和政治上都不再符合封建社会的定义。慈禧为中国从封建社会走向资本主义社会,从古代走向现代,在经济和政治上都做出了伟大的贡献。 兴办洋务,开创了改革开放的新局面,奠定了中国现代化的基础 ,这个重大意义怎么评价都不过分。 还有,派人留学,废除科举而兴办学堂,办报。辛亥革命后的各种新气象, 不过是慈禧新政的延续。 这里,再说一件事,看看慈禧的手腕。清王朝的一部分中央和地方官员主张学习西方近代的科学技术,训练新军,购买枪炮、军舰,发展中国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以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他们的代表人物,在中央有奕、文祥,在地方有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尽管他们的改革没有触及封建专制的政治制度和社会制度,但是,在顽固派看来,却是“用夷变夏”,违背了祖宗成法和圣贤古训。所以,洋务运动一开始,就遭到顽固派的坚决反对。1866年12月,奕奏请在同文馆内添设分馆,招收科举出身的人员学习天文、数学。大学士倭仁亲自出马,上书慈禧,坚决反对。他认为,让科举出身的人员向外国人学习天文、数学是斯文扫地。他声称,中国之大,不愁没有人才,只要多方访求,一定可以找到精通天文、数学的人,为什么一定向外国人学习呢!慈禧让他保举几名精通天文、数学的人才,并由他负责选定地方办一个天文数学馆与同文馆分馆互相砥砺。他只好承认实无可保之人。慈禧又让他到主持洋务的总理事务衙门行走。倭仁一向痛恨洋务,现在要他去办洋务,感到是对自己侮辱,再三推辞,慈禧却不肯收回成命,弄得这位顽固派的代表人物十分难堪。他到上书房给同治帝讲课,有所感触,不禁流下了眼泪。倭仁最后以养病为理由,奏请开缺。经慈禧批准,免去他的一切职务。由于慈禧的支持,洋务运动才得以冲破重重阻力向前发展,成为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二。统一战线与慈禧中兴:慈禧知人善用,重用汉人,手下能人太多了,曾国藩,胡林翼,左宗棠,李鸿章,骆秉章都是当时的大 英雄,拿到历史上任何时代也是响当当的。她手下的袁大头的本事也堪比曹操。让 这样一大批能人甘心受她的指挥,足见她的用人能力。 早年协助咸丰皇帝处理国是,确立了正确的政治路线和思想路线 ,是咸丰年间政策方针的实际制定者。开创了同光中兴的基础。同光中兴 实际上就是就是慈禧中兴,以当时内忧外患情形之下,实为中国数千年来之异彩。

三。在中国历史上首次推出君主立宪制,如果不是她改革步子太大,如果不是内外势 利的逼迫,如果不是她早早告别人世,中国的今天很有可能是日本或者英国的政治体制。

四。平捻乱,白莲教乱以及回民和苗民起义。太平天国与义和拳,那个是好玩的? 恐怕道光咸丰活转来也玩不转. 勇于并敢于相信群众,放手发动群众反抗外国侵略,发动了轰轰 烈烈的义和团运动,后世的文革,实有效颦焉。

五。1906年下禁缠足令,开中国解放妇女之先河。杨乃武小白菜一案, 足见慈禧之英明与无奈.

六。智禽肃顺,内除权臣,维护了安定团结的稳定局面。禽肃顺意义 重大,怎么评价都不过分,当中体现的大智大勇,艰难曲折,实在有超过 康熙,更是说明太后的过人之处。倘使慈禧多活10年, 袁世凯敢玩得出那么拙劣的窃国把戏么?

七。慈禧的武功:英明决策,平定西北,收复新疆,千秋功业,莫此为甚矣。伟哉 太后,壮哉太后。以当时的情势能做出这个决策,并能够贯彻始终,太英 明了、太伟大了。当时朝廷的两条路线斗争十分激烈,全靠太后定策庙堂 ,顶住了以李鸿章为首的黑司令部的干扰和反对,挽救了中国,挽救了大 清。

八。中日甲午战争失败后,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热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在维新派的影响下,光绪锐意变法。变法和反变法的斗争非常激烈。1898年6月11日,慈禧面告光绪:“前日御史杨深秀、学士徐致靖言国是未定,良是。今宜专讲西学,明白宣示。”于是,光绪发布了由翁同和起草的《定国是诏》,把讲求西学,变法自强,作为清王朝的国策,使维新运动取得了合法地位。但是实行改革后不久,光绪和几个书生犯了急躁的毛病,要搞大跃进,同时, 革命党人趁机起事。在戊戌年春夏之交的那一场风波中,慈禧审时度势,冷静应对,果断 平息了这一场动乱,维护了来之不易的稳定局面。事后,康有为和梁启超在洋人的帮助下,逃亡国外。那是一小撮别有用心的 人,利用中央工作中的一些失误,欺骗不明真相的群众,勾结国外反华势力,妄图制造动乱,颠覆政府,篡夺权力,其居心十分险恶,如果不是一 批以太后为首的老同志还在,结果不堪设想。同光中兴事业就完全有可能被葬送。英明哉,太后。

九。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两手一起抓,国防建设和文化建设并重,在太后的大力支持下,为体现同光中兴的伟大成就,建设了颐和园这一文化 瑰宝,留存后世。后来有人攻讦说是挪用海军经费,这是推托战败责任的说法。历史证明,这个“挪用”是完全正确的,唯一的错误就是“挪用” 的还不够。因为历史证明,即使再投入10倍的军费,依然改变不了打败的命运。当时不“挪用”,结果只会是黄海海底多一艘残骸,而颐和园就不 会有了,大家说,是要一艘残骸,还是要颐和园呢。 甲午战败责任主要在李鸿章,当时,以李鸿章为首,以“海归派 ”为骨干形成了一个黑司令部,他们欺骗太后,把持了海军的建设和指挥 大权,历史证明这是一帮祸国殃民的坏蛋。历史证明,内部的敌人比外部 的敌人更可怕,危害更大。警惕阿,善良的人们!!!!!

王莽 和慈禧 有点类似的地方 1。王莽 在儒家一统天下人思想的时候,王莽是非正统的,王莽违背了儒家礼教中的“家天下”,受到知识分子的攻击,现在也这样。而以现在的政治观点看,成王败寇,王莽在这一点上没什么错。给王莽平反要到什么时候呢?

2。慈禧:也是受儒家文化的影响,一个女人执政怎么让大男人受得了。无论王莽和慈禧怎么努力,都免不了被咒骂的,中国的这个传统文化哦,,,,

3。王莽 和慈禧 的失败都是因为自己的改革新政,本意是好的,但都太快太急 王莽 的改革得罪了大批的权贵。日本的维新用了20年,慈禧 的新政却只用了8年,尽管在中国第一次创立了先进的君主立宪制,但因为改革步子太大,权力下放,终因保路运动以及日本等支持的“革命”而导致一个朝代的灭亡。

国民党为了制造黄金十年的神话,把实行君主立宪的清朝贬低。说“旧中国一穷二白,只能用洋火、洋钉”,这是天大的假话。

  以下内容是关于洋火、洋漆、洋泥等。

  1879年,广东佛山县出现了第一家中国人自己开办的巧明火柴厂。

  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帝国主义忙于战争,输入中国的商品,包括火柴数量都大为减少;加上五四运动爆发,中国人民奋起抵制日本货,提倡国货,全国各地又兴起了办火柴厂的热潮,在短短几年中,全国的火柴厂就增加到100多家。

  1920年11月,上海的“火柴大王”刘鸿生创办“鸿生火柴公司”。

  工厂技术人员经过半年多的试验研究,采用高强度的胶粘剂,解决了火柴头受潮脱落的难题;并购置磨磷机,提高了赤磷面的质量。改进后的鸿生火柴,头大,发火快,火苗白,磷面经久耐用。此后,他们又对生产技术进行了大大小小的多次改进,火柴质量一再提高,鸿生成为众口一词的名牌产品,不但在国内成了抢手货,一度还打入了南洋市场。工厂的利润也逐年上升。

  1935年7月,刘鸿生首先邀集国产火柴制造同业成立联合办事处,继而以此名义与美商火柴公司达成协定,成立了华中地区火柴产销管理委员会,并制定了相应的火柴生产、销售限制办法。最后,刘鸿生又以中华火柴同业联合会首席代表名义,与日商在华火柴同业会进行谈判。日商迫于华商联合会与华中管理委员会的一致行动,不得不加入中华全国火柴产销联营社。

  留学海外的侯德榜,带来了在美国设计好的图纸,与工程技术人员一道,测试各种机器,经过调整改进,终于揭开了苏尔维制碱法的秘密,解决了大规模制碱的一系列技术难题。1926年,永利碱厂生产的红三角牌纯碱,质量已经超过了英国卜内门公司的洋碱。这年秋天,在美国建国150周年国际博览会上,红三角牌纯碱荣获金质奖,不但使中国人扬眉吐气,而且打开了广阔的国际市场。

  1906年周学熙筹建“启新洋灰公司”。由于产品质量好,所以销路很畅。启新水泥很快被全国重大的建筑工程所采用,津浦铁路上的淮河铁路桥、黄河大桥,京汉铁路上的洛河铁桥,北宁铁路上的渭水铁桥,以及青岛、烟台、厦门、威海等地的海坝、码头,用的都是启新生产的马牌水泥;北京图书馆、辅仁大学、燕京大学、大陆银行、交通银行、河北体育馆、上海邮政总局等当时的有名建筑,也都是用马牌水泥建造的。经过几十年的风风雨雨,这些建筑大部分仍然完好无损,与现代化的高楼大厦并肩挺立。

  外国商人、特别是日本商人为了争夺中国水泥市场,与启新公司展开了一场殊死的竞争大战。日本商人仗着日本水泥产量高、质量好,又离中国最近,大量运到中国倾销。为了挤垮启新公司,他们孤注一掷,拼命压低价格。他们的水泥在日本的销售价是每袋2.97两白银,运来中国的运费合到每袋2.5两白银,但他们却以每袋3两白银的价格出售,也就是说每卖出一袋就要亏损白银2.47两。这是一场不见刀光血影、没有呐喊冲杀的战争。启新公司也及时采取了应付措施,将原来每桶的售价2.25两白银降到1.55两白银,袋装水泥从每包1两白银降到0.7两白银。由于周学熙十分重视生产设备的更新与改良,启新公司的水泥生产在产量和质量上不断提高,成本不断降低,并且多次在国际赛会、博览会及国内展览会上获得奖章和奖状,所以日本商人那种自杀式的倾销,最终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启新公司垄断中国的水泥市场达14年之久,销量达到全国水泥总销量的92%以上。

  启新公司的成功,为多灾多难的中国民族工业争了光,也为中国人在国际上赢得了宝贵的荣誉。

  以下关于洋漆:

  1929年5月,天津永明漆厂在鞭炮声中开工了。经过3年多的苦战、几百次的试验,陈调甫终于如愿以偿,研制出了物美价廉的油漆新配方。陈调甫把新产品定名为“永明漆”,它成为中国油漆工业的第一个名牌产品,当年就获得了实业部颁发的奖状,不但风行国内,而且美、英、日、荷、德等国的150多家厂商都和永明公司建立了业务联系。永明公司成了令全国同行刮目相看的名牌企业。 陈调甫一天都没有放松过自己的研究工作。1945年,他研制出一种醇酸树脂漆,是我国合成树脂漆中的第一代品种。这种漆才在恢复后的永明漆厂投产成功,陈调甫将它取名为“三宝漆”。这是中国油漆工业中又一个超越西方的名牌产品。

  此外还有中国船王卢作孚等就不说了。我最后要讲的是,中国以前是穷,但不白。而且我们当时有比得上日本美国的工业产品。这些比较要横比,不要纵比。现在我们广东人还叫香皂叫“番碱”,不管洋碱国碱一律叫番碱,只是习惯问题。

  马尾造船厂建于1866年12月23日,是我国晚清洋务运动产生的第一家机器造船厂,时任总理船政大臣的沈葆桢,力排阻力,改革旧制,大胆引进欧洲先进的造船技术、设备和工程技术人员,聘请法国人日意格为船政正监督,任用洋人传授造船、造机技艺。1869年,造出了我国第一艘千吨级轮船, 1871年,诞生了我国第一台蒸汽机;1882年,制造了我国最大吨位铁肋木壳兵船;1889年制造出我国第一艘钢壳网甲军舰。从建厂至1907年,马尾船政经历了从跟洋人学造木壳蒸汽兵轮到1875年辞退外籍技师,自行设计建造舰船,实现了自主建造木壳—铁木合构—钢制舰船的质的转变,共制造出大小船 40余艘,成为当时我国规模最大,造船最多的造船厂,也是当时远东地区规模最大的造船基地。辛亥革命后,马尾船政改为福州船政局,又创设了飞机制造工程处。毕业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工程系的巴玉藻、王助、曾诒经等中国年轻科技人员,经一年多努力,于1919年8月,制造成功了中国第一架“甲型一号”双翼水上飞机(1910年法国的费勃成功地解决了水上飞机的起降问题,制成世界上第一架水上飞机。),此后又造出了双座教练机、海岸巡逻机、鱼雷轰炸机等 17架飞机,并培养了我国自己的飞行员。这使福州船政不仅是舰船的发祥地,还成为中国航空工业的摇篮。

  汉阳兵工厂

  (本文只引轻兵器有关资料,汉阳兵工厂尚生产其他大小火炮及炮弹,均略去.)

  1890年9月6日,张之洞在大别山下找到厂址,长600丈,广100丈,南枕山,北滨汉,西临大江,与省城对岸。惟需筑地基9尺,并增高堤防以防水淹。即在当地设铁厂,枪厂和炮厂....1895年8月开始小量生产,冬季重建完成,开始生产,仿造德国出品的1888式毛瑟步枪(应是 CommissionRifle,与毛瑟无关),因为是仿德M1888式,所以定为88式,其全称为7.92厘米88式毛瑟步枪。使用圆弹头。同时生产子弹,每月能生产十三万粒。

  德国定制八八式委员会步枪及汉阳造

  1896年开工生产。第一年生产1300枝步枪

  1901年,生产步枪2,500枝,马枪316枝。抬枪53杆。徐建寅试制棉质无烟火药成功.

  1904年9月26日,张之洞奏请将湖北枪炮厂改名湖北兵工厂。当时可以日产步枪50枝。子弹12000颗。

  1904年,湖北枪炮厂又对88式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88式步枪与德M1888式不同点有:德M1888式枪管外部有一套筒,俗称老套筒,

  汉阳造88式步枪

  1907年陆军部通令各省采购湖北兵工厂枪械。除特殊需要外,不应向外洋采购,一律向汉阳厂购买,并依期付款。该年生产步枪9,000枝

  1916年9月8日,陆军部军械司在南苑试放汉阳兵工厂厂长刘庆恩(发明国造半自动步枪第一人)所制造的新枪,名为自装枪。

  毛说“解放后”中国才能制造万吨轮,事实是这样的吗?

  上海江南造船厂在1918年至1919年接受美国订货,制造四艘同一类型的万吨货轮,都是全遮蔽甲板、蒸汽机型货船。分别命名为“官府号” (MANDARIN)、“天朝号”(CELESTIAL)、“东方号”(ORIENTAL)、“震旦号”(CATHEY)。船长135米,宽16.7米,深11.6米,排水量14750吨。其中第一艘“官府号”于1920年6月3日下水,四船经美国运输部验收,工程坚固、配置精良,美国政府对其建造质量十分满意。

  中国第一台重型柴油机:1924年,5种规格的低速重型柴油机,上海新样机器厂。 中国第一辆汽车:1929年,65马力,载重为1.8吨,沈阳辽宁迫击炮厂。

  中国第一台万能铣床:1918年,上海王岳记机器厂。

  中国第一架投入使用的飞机:1919年,甲型一号水上飞机,马尾船政局飞机工程处。至1930年,马尾船政局飞机工程处已生产出教练机、侦察机、海岸巡逻机、鱼雷轰炸机等7种飞机。

  中国第一艘万吨轮:1920年,排水量14,750吨,时速10.5浬,远洋运输轮,美国订单,此后又生产了另外3艘。

  中国第一架飞机:1912年,广州燕塘广东飞行器公司(第一次升空后坠机,试飞未成功)。

  中国第一台柴油机:1913年,烧球式40马力柴油机,广州协同和机器厂。

  中国第一家车床制造厂:1915年,上海荣昌泰机器厂。

  中国第一家飞机专业制造厂:1918年,马尾船政局飞机工程处。

  中国第一台为万吨轮配套的蒸汽机:1918年,3430和3668马力蒸汽机,江南制造局。

  中国第一台轧花机:1887年,上海张万祥福记铁工厂。

  中国第一台对开平板印刷机:1900年,上海曹兴昌机器厂。

  中国第一台缫丝机:1900年,上海永昌机器厂。

  中国第一条轧油联合设备:1905年,汉阳周恒顺机器厂。

  中国第一艘大型军舰:1906年,宁绍号,排水量3074吨,3000马力,福州船政局。

  中国第一台抽水机:1907年,15马力,汉阳周恒顺机器厂。

  中国第一台卷扬机:1907年,60马力,汉阳周恒顺机器厂

  中国第一台汽锤:1868年,江南制造局。

  中国第一台刨床:1868年,江南制造局。

  中国第一台铣齿机:1870年,江南制造局。

  中国第一艘大马力军舰:1872年,海安号,排水量2800吨,1800马力,江南制造局。

  中国第一辆简易蒸汽机车:1881年,用蒸汽锅炉改制,开平矿务局工程处。

  中国第一辆标准蒸汽机车:1882年,中国火箭号,开平矿务局工程处。

  中国第一台蒸汽机:1862年,安庆军械所。

  中国第一艘轮船:1865年,黄鹄号,安庆军械所。

  中国第一台车床:1867年,江南制造局。

  中国第一艘近代军舰:1868年,恬吉号,排水量600吨,江南制造局。

  记得上学的时候地理老师可是说旧中国“没有一滴石油”,是李四光在新中国结束了中国贫油的历史.

  近代开采延长石油,始于清光绪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延长油矿是中国石油工业之母。光绪三十年(1904年)十月,陕西巡抚曹鸿勋奏准朝廷,拨银8100两为资<屯垦经费),开办延长油厂,并令知县洪寅为总办。经武汉化验油质,成分特佳。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四月二十五日开钻,在延长县城西门外打出第一口油井,初日产量1.5吨。这是中国陆地中第一口油井,史称老一井。此井钻采成功,标志着中国工业开采石油的开始,从此揭开了中国石油发展史上新的一页,结束了中国大陆无油的历史。

  独山子是中国石油工业的发祥地之一,曾与甘肃玉门、陕西延长同称为中国最早的三大油矿.

  1935年,有“中国甘蔗制糖之父”之称的原顺德糖厂投产,成为中国第一家机械化甘蔗制糖厂,这个中国最老、也是最大的甘蔗制糖厂后来发展成现在的顺糖集团

  薛广森,清同治四年(1865年)出生于顺德龙江。17岁去香港在船厂做工,学成一手出色的机械技术。薛氏借为停泊珠江的英国油轮“青龙号” 检修机械的机会,设法将船上的柴油机全面拆卸,绘出图纸,测得数据,经过反复试验改进,在1915年成功研制出中国第一台国产柴油机,不久就成批投产,引起国外工业界人士的惊异。

  十九世纪清朝末年的1898年,第一台美国“老狗”牌(NEWHOME)缝纫机输入中国;1910年,美国胜家缝纫机从上海、广州等口岸大量输入,很快垄断了这些地区的缝纫机市场。

  1928年,上海龙华人计国祯力求改变这种局面,他曾预言:“将来有一天,每家女儿出嫁,都要有一台缝纫机做陪嫁!”于是他开设了胜美缝纫机厂(取名“胜美”是要胜过美国,胜过“胜家”),成功试制了中国第一台国产家用缝纫机,开创了中国家用缝纫机工业的起点。-----[[user: lovesue]

请下次记得签名。你所列的这些,大部分都已经包含在正面评价里了吧,可以做的是根据你提供的资料来详细叙述。另外洋务运动和收复新疆,她是重要决策者,可很大的功劳应该记在湘军和淮军人物头上吧。我们都知道左宗棠是民族英雄收复新疆,但没有多少人会把这件事和慈禧联系在一起。相比这些事情,她丧权辱国专横奢侈的事情似乎也可以罗列更多。确实,她的事迹还可以大量补充。--涓生 22:47 2006年4月15日 (UTC)
怎麼自動簽名啊﹖收復新疆﹐當時李鴻章等反對的﹐慈禧不支持左宗棠﹐會收復新疆

麼﹖憑什麼好事都算在別人頭上﹐而壞事都算在慈禧頭上﹖公平麼﹖是的﹐絕大多 數人依然認為慈禧什麼喪權辱國﹐但這裡是告訴真相﹐而不是看被愚弄的大眾的觀 點。國家弱就是受欺負﹐喪權辱國這個評價過份了﹐德國一戰後不也是接受凡爾賽 條約麼﹖關鍵是挨打後的反映﹐清朝沒有象宋朝那樣繼續偷安﹐相反﹐慈禧的新政 是政治和經濟上的改革﹐而且成勣不小啊﹐為什麼不可以公正的評價慈禧﹖為什麼 不能太正面﹖--User: Lovesue

在编辑时请看编辑框最上面,连续签四个~~~~就可以自动签名了。李鸿章反对收复新疆,只代表他本人是错误的。赞成收复新疆的决策并非功劳,而是应该做的事情。请问哪个政府会在自己的国土沦丧后不表示反击?似乎绝大多数人都知道是收复新疆是左宗棠的功劳,只有极少数人会认为是慈禧的功劳吧?你那能叫作真相吗?废除戊戌变法,杀害谭嗣同,囚禁光绪,杀害珍妃的人是谁?莫非她还对戊戌变法有功?她的残暴是出名的,事实举出来难道不够证明吗?

你说她新政不小,可是你也可以看看最终的成就,中国是比她执政前过得好了呢,还是更差了?如果中国没有继续堕落下去,没有被外国打得首都都沦陷了,台湾也割让了,东北新疆丢土地了,你认为她不会获得一个好的评价吗?说公正评价,她的评价有正面,也有负面的,但正面的部分相对于她的负面部分实在太少了。人盖棺定论时,综合其正面和负面,自然会有一个公正的评价,或者偏向正面,或者偏向负面,并不是所有人都是中性的。--涓生 15:29 2006年4月23日 (UTC)

在讨论结束前,请不要这样添加内容。评价是按照客观事实写,而不是你从主观上来发表评价。我将你的编辑回退。如果你认为有什么问题,请不要继续编辑战。你至少要按照维基格式和可添加内容来写。--涓生 15:33 2006年4月23日 (UTC)

1。赞成收复新疆的决策当然是功劳,怎么可以说是应该做的事情?而按丑化的卖国慈 禧,慈禧干什么花钱去收复新疆?慈禧继续“腐败”好了。如果收复新疆不是她的 功劳,那么什么是她的功劳?好事是别人的,慈禧参预了赞同了支持了都是应该的, 所有的坏事却都是她的,这是对历史人物的公平么?绝大多数人被欺骗了,我的帖 子在论坛发表后,这些人观点就改变了。这里不是要继续欺骗别人吧?

2。哪个政府会在自己的国土沦丧后不表示反击?蒋在出卖外蒙古的时候是怎么做的? 蒋反击了么?

3。废除戊戌变法?你认为戊戌变法没有慈禧出面真的会成功么?就算是康有为是皇 帝,哪么急躁的改革,那样得罪几乎所有上层的改革,会成功么?请回答我哦。 我认慈禧废除戊戌变法是功劳而不是过错,否则,清朝那个时候就灭亡了。而且, 慈禧的新政比戊戌变法更进一步,是经济和政治上的改革。

4。杀害谭嗣同?有人要杀慈禧,慈禧应该怎样反应?

5。囚禁光绪?她杀光绪没有?她自己称帝没有?

6。杀害珍妃?珍妃是自杀,现在已经有文献证明了。要我贴上来么?

7。残暴?和哪个政客比她残暴?李世民杀了哥哥和弟弟,李渊不让位也会被宰了, 为什么不说李世民残暴?请问你慈禧残暴在那里?lovesue

我来一一回答你: 1。赞成收复新疆是她的决定,但收复新疆的这件事情并非她所亲自参与。

2。蒋出卖外蒙古是他的不对,但你不能因为说他出卖了外蒙古,就说慈禧可以不说收复。你看到有个小偷偷钱,莫非你认为你没有偷就是有功劳?

3。戊戌变法究竟是谁发动的,这个历史事实不需要我说吧?为什么会是光绪宣布而不是慈禧宣布?慈禧是戊戌变法的头号反对者,并且是镇压变法的头号人物!就这样的慈禧也成了对戊戌变法有功劳,真是贻笑大方。你认为戊戌变法急躁是你的看法,我这里只谈论事实依据。

4。谭嗣同如果成功刺杀了慈禧,历史早就扭转了。他刺杀慈禧的目的也是为了变革成功,不然为什么会与她为敌?

5。她不杀光绪有她的理由,她需要一个政治傀儡。她确乎控制了一切权力,本身就是个集权的暴君。

6。慈禧要珍妃投井确乎是绝大部分史学家和公众所承认的事实。确实有说法声称珍妃是自杀,你无非是看了这篇文章。但请你清楚的认识一下:有任何知名史学家承认她自杀的说法吗?如果有,可以进行修改。

7。这个理由同第2,有个小偷偷钱,你就认为你也可以偷钱了?李世民杀兄叛父,确实残忍。但你不能因为他残忍,就说慈禧残忍也是可以容忍的,慈禧所作的功劳和李世民相比实在是太渺小了。李世民功远大于过,而慈禧过远大于功。--涓生 23:30 2006年4月23日 (UTC)

烦请各位整理一下讨论的内容,以方便讨论与参考。--Gary Tse 11:43 2006年4月24日 (UTC)
===========
编辑
To: Garytse, 抱歉了,我不知道怎么操作啊

To: 涓生, 很遗憾,在这里自由的网络上,看到所谓大讲民主自由的台湾人(?)继续搞话语霸权,继续强奸历史。所谓政治人物是决定政策的,不可能到下面参战或者劳动的,分工不同,而你却以慈禧没有直接参加收回新疆的战争为由,而否定慈禧的功劳,你如此的逻辑可以否定或者妖魔化任何政治人物。真的遗憾噢,原来这里不过是台湾人的舆论阵地,肆意诬蔑丑化历史人物..............

慈禧与丽妃是情敌吗

丽妃不仅未受到慈禧的迫害,反而受到了慈禧的格外关照和一系列礼遇,表明丽妃与慈禧的关系是十分融洽的。电影在丑化慈禧.

看过电影《垂帘听政》的读者一定对电影里慈禧残酷迫害咸丰帝的另一个妃子丽妃的情节印象深刻。在影片中,慈禧与丽妃是一对情敌。避暑山庄内懿贵妃居住的西所 丽妃千娇百媚,能歌善舞,深受咸丰的宠爱,根本不把慈禧放在眼里。一心想要承宠、费尽心机往上爬的慈禧对她妒恨不已。咸丰皇帝死后,慈禧成功发动辛酉政变,实现垂帘听政,成了大清皇朝的实际统治者。她在铲除了政治对手,肃清了敌对势力后,回过头来整治昔日与她争宠的丽妃。慈禧效法汉代吕后迫害戚夫人的方法,将丽妃的手脚悉数砍去,装在一个坛子里,对她极尽侮辱之能事。这段情节,在影片中阴森恐怖,尽力将慈禧塑造成了一个刻薄寡恩、睚眦必报的恶毒妇人形象。那么,历史上是否真有丽妃这样一个人,她与慈禧的关系真的像影片描绘的那样吗?慈禧真的以那样残酷的手段迫害过她吗?

《懿妃遇喜大阿哥》档案内页

据史书和清宫档案记载,丽妃是主事庆海的女儿,他他拉氏。道光十七年(1837)二月二十七日生,比咸丰帝小6岁,比慈禧小2岁,与慈安同岁。咸丰元年(1851)参选秀女时,丽妃和慈禧同被选中。丽妃被封为丽贵人,慈禧被封为兰贵人。咸丰二年(1852),二人同时入宫。咸丰四年(1854),丽妃被封为丽嫔,慈禧被封为懿嫔。咸丰五年(1855)五月初七日,丽妃为咸丰帝产下了皇长女,三天后就晋封为丽妃。咸丰六年(1856)三月二十三日,慈禧生下了皇长子载淳,即后来的同治帝,当天就晋升为懿妃。咸丰帝死后不到3个月,慈禧就以同治帝的名义,以“丽妃侍奉皇考有年,诞育大公主”,晋封她为丽皇贵妃,越过了贵妃这一级,一次升了两级。同治十三年(1874)十一月,慈禧又降懿旨,尊封丽皇贵妃为丽皇贵太妃,地位仅低于皇太后。

多年来,丽妃体弱多病,经常吃药,于光绪十六年(1890)十一月十五日病逝,享年54岁。她死后第三天,光绪帝亲自到金棺前奠酒、行礼。她的金棺暂安于田村殡宫。光绪十九年(1893)四月十八日,丽妃金棺葬入清东陵的定陵妃园寝。这座妃园寝的后院建有15座宝顶,共分三排。丽妃的宝顶位于第一排的正中之位,处于这座园寝的最尊贵的位置。

   丽妃所生的女儿是咸丰帝惟一的女儿,所以备受咸丰帝和众妃嫔的喜爱,同治九年(1870)被封为荣安固伦公主。清朝制度:只有皇后生的女儿才能封为固伦公主,妃嫔生的只能封和硕公主。按此规定,丽妃生的这个女儿应封和硕公主,可是慈禧却破例封她为荣安固伦公主。 
   以上史实表明,丽妃不仅未受到慈禧的迫害,反而受到了慈禧的格外关照和一系列礼遇,表明丽妃与慈禧的关系是十分融洽的。可能是因为丽妃本人比较温顺听话,而且在慈禧牢牢掌握了国家、后宫大权之后,丽妃对她不构成任何威胁,所以才对她如此礼遇有加。。-----user: lovesue

晕。。。您似乎没有把史实和野史分清楚……您自己去问问谁会承认慈禧对收复新疆有大功劳吧。她需要冒生命危险吗?莫非她只要下个令,别人千辛万苦的把新疆收复后,功劳就归她头上啊?众人对历史的评价不会糊涂到这样的地步的,没有左宗棠的拼死相谏,带棺材出征,新疆早就亡在李鸿章手里了。当然她同意出征是正面的,这也写在文章里了。论功劳的话似乎不敢当吧。--涓生 20:57 2006年5月11日 (UTC)

軼事好像有D問題喎

编辑

--軼事好像有D問題喎!-- 努爾哈赤崛起時,只是以後金作國號。 到皇太極時,才改稱為清。 所以那個酉長沒可能知道N年後的事(改國號後金為清)。

--軼事好像有D問題喎!-- 努爾哈赤崛起時,只是以後金作國號;到皇太極時,才改稱為清。所以那個酉長沒可能知道N年後的事(改國號後金為清)。 況且,你自己都話:「葉赫那拉氏和愛新覺羅氏世世代代都是姻親,努爾哈赤之母之妃都是葉赫那拉氏,他的皇兒皇太極的生母也是葉赫那拉氏所生(滿清入關後的第一位皇后孝慈高皇后)。」那麼何來:「滿清皇帝爲了迴避此詛咒,均避免冊立葉赫部的女子為後。」

---左宗棠拼死相諫﹐但慈禧不理睬他﹐而採納大多數的意見呢﹖你就是妖魔化慈禧﹐鄙視你哦 清同治三年(1864),中亚细亚的安集延(浩罕)国派将军阿古柏入侵我国新疆,攻占南路八城,不久又占领了北路的乌鲁木齐和伊犁地区,并于同治六年悍然宣布成立“哲德沙尔汗国”。1870年,为了达到永远占领新疆的目的,阿古柏又公然开始在新疆各地征收地税,命令汉回人民一律遵照安集延人的风俗, “光顶圆领”,剪去发辫,改变服装,意味着新疆已是安集延国领地。此时,沙俄也开始插手新疆事物,1871年7月上旬,俄军越过边境,侵占了伊犁九城地区,“设官置戊,开路通商,晓示伊犁永归俄辖”,并对清政府谎称“代为收复,权宜派兵驻守”。 恰在此时日本入侵我国台湾,西北边疆和东南海疆同时告急,引发了清庭一场海防与塞防之争。以李鸿章为代表的海防派坚决主张放弃新疆;以左宗棠为代表的塞防派坚决主张收复新疆。当时,朝廷上下大都支持李鸿章的观点,只有大学士文祥和湖南巡抚王文韶二人支持左宗棠的主张,堪称少数派。而慈禧最终钦断裁决时却采纳了左宗棠的建议,使左宗棠得以率兵西征,两年以内收复新疆失地,并正式在新疆建省,保持了祖国领土的完整,有效的防御了沙俄的侵略和扩张。那么,慈禧为什么支持左宗棠等少数派收复新疆呢?

首先是左宗棠的理由更充分,认为,对于国家的安危,“东则海防,西则塞防,二者并重”,不得偏废其一。他的万言奏章现在读来仍十分过瘾。以下摘录几段白话译文:

1、“新疆的面积很大.占全国土地面积的六分之一,非常重要。依我说,凡是祖国的领土,一寸土地也不能轻意让给外国人,不要说这六分之一的广大肥田沃土了。”

2、“有人说人家有洋枪洋饱,咱们打不过人家。我以为只要整军精武,严明纪律,精求枪炮,发扬敢打敢拼的传统.必然可以转弱为强.打败这两个劳师远征的敌人。”

3、“新疆与西北各省,乃是华夏整体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不可分割的。一个人失去了四肢,他还能好好地生活么?也许李少荃(鸿章)不要四肢还可以活着……”(李鸿章曾比喻新疆是四肢,丧失了于元气无伤,而海防是心腹,丧失了会死。)

4、“李少荃说‘新疆各城自乾隆年间始归版图,。这种说法实在是数典忘祖!早在周、秦、汉、唐时代.已有西北,并有了隶属关系。纵观历朝各代,每当国家衰亡时,总是最先丢失西北,为了保住东南,结果导致全民族的灾难。因此,只有保住西北,才可控制东南;光想保住东南,不但保不住东南,势必最后连西北都失掉。”

5、“由于清高宗乾隆皇帝平定了西北叛乱,削平了准噶尔部,兼定了回部,并且开新疆,立军府第一系列措施之后,才使关内一百多年来‘无烽燧之警’,老百性过着安稳日子。这么巨大的功勋伟绩,李少荃却视而不见,不知是何居心?”

6、“新疆一百六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到处是土肥泉甘,物产殷阜,绝不是李少荃所说的‘数千里之旷地’。历朝历代,每当国家衰弱时刻,总会有一些目光短浅的人提出要放弃新疆这块宝地。当年乾隆皇帝出兵时,也有人反对,说是得不偿失,说什么,取之虽不劳,而守之或太费’。那时龚自珍曾痛斥这些人是‘浅见愚识’,是一些‘下里鄙生’,……” ---lovesue

挪用于颐和园工程的,是海军衙门经费,而非北洋海防协饷

编辑

英国海战史学家揭开甲午战争的真相

关于甲午战争,流传著各种谎言,比如清朝给海军的钱不够,没买新舰艇,没有买最好的开好弹,清朝实力不如日本,等等。英国海战史学家揭穿了这些谎言,他说:“大东沟海战的结果是双方对海战理论无知的产物:假如日本多了解一些海战理论,就根本不敢挑战实力更强,拥有坚不可摧铁甲舰的北洋舰队;而假如北洋舰队多了解一下海战理论,又怎么可能在拥有大舰巨炮的情况下仍然以0:5的悬殊“比分”惨败呢?”。下面我就来看看真相到底是怎样的吧。

梁启超称,自马江败后,“群臣竞奏请练海军,备款3000万……颐和园工程大起,举所筹之款,尽数以充土木之用”,见《饮冰室合集·文集》第二册,第40页,这个说法,与海军经费筹集的一般规律相差太远。海署除维持海军及年拨100万两充东北练饷外,要在光绪十四至二十年中另外筹款2000万两或3000万两(即平均每年另筹300至400万两)是不可能的。梁启超文章目的在于鼓动反对慈禧,言过其实,不能据作信史。 梁启超制造了很多谎言,戊戌变法,康有为为了掩盖“围园杀后”的计谋,逃到日本后软禁王照,并与梁启超一同篡改谭嗣同的“狱中题壁”诗。关于中国近代史,基本就是在附会梁启超的谎言。

从光绪十七年四月二十八日起,慈禧常驻颐和园,说明规模初具。可是工程仍在继续,并开始筹备慈禧六十寿诞庆典,海军衙门经费继续挪用于园工。是年二月十六日奕匡片称:“查颐和园自开工以来,每岁暂由海军内腾挪30万两拨给工程处应用,复将各省督抚认筹海军巨款260万陆续解津发存生息,所得息银专归工用。……惟每年拨工之款原属无多,各省认筹银两亦非一时所能解齐。钦工紧要,需款益急,思维至再,只有腾挪新捐暂作权宜之计。所有工程用款即由新海防捐输项下暂行挪垫,一俟津存生息集有成效,陆续提解臣衙门分别归款”。八月二十五日,奕匡、福锟奏:“此次奉报出使经费197万两款内,已于本年四月间准总理衙门咨开奏准,暂行借拨颐和园工程银100万两,由津生息项下按年尽数归还”,见《洋务运动》(三)。

特别指出,挪用于颐和园工程的,是海军衙门经费,而非北洋海防协饷,而且已经归还。

就海军经费方面来讲,清政府投入海军的经费一点也不比当时日本投入的少!北洋水师从1861年筹建到1888年成军27年间,清政府一共投入海军经费一亿两白银,每年合计300万两,占年度财政的4%──10%。日本政府从1868年到1894年3月26年间共向海军拨款9亿日元,折合成白银才6000万两,每年合计白银230万两,相当于同期清政府对海军投入的60%!

丁汝昌战前提出在主要舰船上配置速射炮,需银六十万两。李鸿章声称无款。北洋舰队在黄海海战中战败,他才上奏前筹海军巨款分储各处情况:“汇丰银行存银一百零七万两千九百两;德华银行存银四十四万两;怡和洋行存银五十五万九千六百两 ;开平矿务局领存五十二万七千五百两;总计二百六十万两。”无款的海军和藏款的李鸿章形成了多么矛盾的对照。

直到大战爆发前,无论从数量上看,还是从质量上看,北洋舰队的装备北洋舰队都不比日本联合舰队差!北洋舰队的装甲数量和质量都超过了日本联合舰队。当时,北洋水师与联合舰队铁甲舰方面的数量比是6:1,中国遥遥领先;非铁甲舰方面,8:9,日本略胜一筹。定远号、镇远号的护甲厚14寸,即使是经远号、来远号的护甲厚也达9.5寸。日本方面,即使威力最大的“三景号”舰,也缺乏北洋舰队这样较大规模的装甲防护。而北洋舰队的定远、镇远两艘铁甲舰综合了英国“英伟勒息白”号和德国“萨克森”号铁甲舰的长处设计而成,各装12英寸大炮4门,装甲厚度达14寸,堪称当时亚洲最令人生畏的铁甲堡式铁甲军舰,在世界也处于领先水平。就火炮而言,无论大口径火炮,还是小口径火炮,北洋舰队均占优势。200毫米以上大口径的火炮,北洋舰队与联合舰队的比例是26:11,我方遥遥领先;小口径火炮方面,北洋舰队与联合舰队的比例是92:50!只有中口径火炮方面,日本稍稍领先,中日比例是209:141!就平均船速说,日舰每小时比我舰快1.44节,优势似乎不像人们形容得那么大。清朝政府正是基于这种力量对比,才毅然对日宣战.

但问题是李鸿章根本不想打,要保船,战争中如果用了威力最大的开花弹,只"定远"、"镇远"二舰就可以消灭日本舰队,甚至可以说,把中国和日本的舰队全部灭掉,根本不必要再买什么新舰艇。流行的观点是清朝如何腐败,如何不给钱买好弹药,把罪名都加在慈僖头上,现在把这些谎言都揭穿吧。


在丰岛海战和黄海海战中,北洋海军频繁出现炮弹击中日舰不炸的现象,而且弹药不足。在丰岛海战中,济远舰用150毫米口径火炮发射炮弹,击中日舰速度最快的吉野号右舷,击毁舢板数只,穿透钢甲,击坏其发电机,坠入机舱的防护钢板上,然后又转入机舱里。可是,由于炮弹的质量差,里面未装炸药,所以击中而不爆炸,使吉野侥幸免于沉没。在黄海海战中,吉野号又中弹不少,但终未遭到毁灭性打击。当时在镇远舰上协助作战的美国人麦吉芬(Paul W. Bamford,1860-1897,美国安纳波利斯海军学院毕业)认为,吉野号能逃脱,是因为所中炮弹只是穿甲弹,参见J.L. Rawlinson,China's Struggle for Naval Development 1839-1895,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7, pp.184.。在黄海海战中,北洋海军发射的炮弹有的弹药中“实有泥沙”,有的引信中“仅实煤灰,故弹中敌船而不能裂”。


  不仅舰炮发射的炮弹不炸,海岸炮台发射的炮弹也不爆炸。据日方记载,清军旅顺口炮台发射的炮弹,“虽其响轰轰,但我兵因之死伤者甚少,之所以如此,无他,海岸诸炮台发射敌之大口径炮弹,其弹中大半填装以大豆或土砂故也”,参见孙克复、关捷:《甲午中日陆战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232页。

  这些现象表明,击中不炸,不外乎两种原因:一是发射的炮弹本身就是未装炸药的实心穿甲弹,只能穿透船体装甲,不可能爆炸;二是发射的穿甲爆破弹装药有问题,装填煤灰、土沙之类。这样的炮弹显然不适宜于与拥有速射炮的日舰激战,只适于平时演习打靶之用。

  据一位细心的观察家统计,在定远和镇远发射的197枚12英寸(305毫米)口径炮弹中,半数是固体弹,不是爆破弹,参见J.L. Rawlinson,China's Struggle for Naval Development 1839-1895,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7, pp.184。战至最后,定远、镇远弹药告竭,分别仅余12英寸口径钢铁弹3发、2发,参见戚其章:《甲午战争史》,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136-139、343、152、164页。

  为什么北洋海军在战争爆发后,还把那么多不适合实战、只适于演习用的实心穿甲弹和装药不合格的穿甲爆破弹装载在军舰上?为什么不全部换上最具威力的开花弹?

  1991年初,烟台海军航空工程学院的苏小东先生与海军有关部门,在北京琉璃厂中国书店购得直隶候补道徐建寅的《上督办军务处查验北洋海军禀》,禀后附有《北洋海军各员优劣单》、《北洋海军各船大炮及存船各种弹子数目清折》、《北洋海军存库备用各种大炮弹子数目清折》,揭开了这个秘密。 参见:苏小东:《甲午年徐建寅奉旨查验北洋海军考察》,见戚其章、王如绘主编《甲午战争与近代中国和世界──甲午战争10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526-527页。

  根据徐建寅的统计数字,参加过黄海大战的定远、镇远、靖远、来远、济远、广丙7舰的存舰存库炮弹,仅开花弹一项即达3431枚。其中,供305毫米口径炮使用的炮弹有403枚,210毫米口径炮弹952枚,150毫米口径炮弹1237枚,120毫米口径炮弹362枚,6英寸口径炮弹477枚。黄海海战后,又拨给北洋海军360枚开花弹,其中305毫米口径炮弹160枚,210、150毫米口径炮弹各100枚。

  显然,在3431枚开花弹中,有3071枚早在黄海海战前就已拨给北洋海军。“至于这批开花弹为什么没有用于黄海海战,惟一的解释就是它们当时根本不在舰上,而是一直被存放在旅顺、威海基地的弹药库里。由此可见,造成北洋海军在黄海海战中弹药不足的责任不在机器局,也不在军械局,而在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身上。”在中日双方开战后,丁汝昌执行李鸿章“保船制敌”的方针,消极避战,“仍心存侥幸,出海护航时竟然连弹药都没有带足,致使北洋海军在弹药不足的情况下与日本舰队进行了一场长达5个小时的海上会战,结果极大地影响了战斗力的发挥,也加重了损失的程度”。

  此外,北洋海军各主力舰都设有鱼雷管3-4具,但是,在黄海海战中,并没有对日舰实施鱼雷攻击。丁汝昌在汇报战况时,也只字未题已方发射鱼雷,而只说日舰对经远和致远发动鱼雷攻击。看起来,正象大批开花弹不在舰上一样,购舰时就配备好的大批鱼雷在战争爆发后也一直躺在基地的仓库里。

  至于弹药中装填沙土、煤灰和大豆之类,影响炮弹爆炸,原因在于天津军械局的办事员被日军收买,充当了日军的间谍,故意破坏。 李鸿章和他的亲属们在日本间谍被抓住了,却释放了他们。联想到丰岛海战,方伯谦逃跑时先打白旗再挂日旗,方的日本旗是哪里来的?是否战前就受了日本的收买?

总之,英国人的评论是正确的,英国海战史学家评价:“大东沟海战的结果是双方对海战理论无知的产物:假如日本多了解一些海战理论,就根本不敢挑战实力更强,拥有坚不可摧铁甲舰的北洋舰队;而假如北洋舰队多了解一下海战理论,又怎么可能在拥有大舰巨炮的情况下仍然以0:5的悬殊“比分”惨败呢?”

导致战败的原因是太平天国运动,其以基督教名义开始的邪教组织,对中国造成了惨重破坏,文物毁坏无数,人口死亡上亿,也同时削弱了清朝对地方的控制,军队各自为战,也就是私兵。当然,也不全是这样,比如左宗堂就是爱国者,他收复了新疆,还有赵尔丰扩大了西藏的版图。但遗憾的是李鸿章即不是左宗堂,也不是赵尔丰,李鸿章始终是为了自己而不是国家,他的海军没了,但他的陆军却大致保存下来了,他的实力还在,后来,在八国联军入侵时,他凭借这些实力差点当了中国的第一任总统,遗憾的是光绪和慈僖命大没死,他的美梦破灭了。

但是,一个李鸿章倒下去了,千百个李鸿章站起来了。袁世凯成功让清朝和平退位,更多的“李鸿章”为了自己的利益开始战斗,这就是波澜壮阔的民国时代,日本入侵了,继续内斗,只有百团大战时除外。民国50年的结果,从清朝晚期可以制造万吨轮船,到50年代的一穷二白。中国和日本的差距不断扩大。最让人不可思议的是,百年后的今天,人们依旧在制造甲午的谎言,在散布谎言.

没有找到历史记录说明北洋舰队自1888年正式成立后,添加了任何船只。1891年后,也无找到历史记录说明购置了新的枪炮弹药。一般认为,这是因为慈禧六十大寿修颐和园等奢侈项目吸干了资金。从慈禧后来在《马关条约》《辛丑条约》赔到中国破产之后还大修其陵墓之种种迹象表明,慈禧此人为其六十大寿使用海军经费,不但有史料佐证,而且可见符合其一贯风格。本人对李鸿章并无太好的印象,个人意见基本认同左文襄公对其评价。丁汝昌对海战一窍不通,也是人尽皆知的事情。但是,这里得指出一个可能性以厘清慈禧在其中的责任----如果开花弹等弹药是1891年之前的存货,到1894年甲午海战时已经超过3年或更长,这种弹药丁汝昌是否敢用?慈禧难道就对海军的颓败无一点责任。另外,重用李鸿章去建北洋的还不是她慈禧?李鸿章再重用废物丁汝昌,这还不是物以类聚?这几个人在甲午海战和《马关条约》里的责任,不是靠历史翻案就能推脱的。--霍枯燥 10:38 2007年3月4日 (UTC)
你的一般认为,不过是谎言。论坛上你辩论不过我,在这里你又耍赖,仔细看清楚:

1991年初,煙臺海軍航空工程學院的蘇小東先生與海軍有關部門,在北京琉璃廠中國書店購得直隸候補道徐建寅的《上督辦軍務處查驗北洋海軍稟》,稟後附有《北洋海軍各員優劣單》、《北洋海軍各船大炮及存船各種彈子數目清折》、《北洋海軍存庫備用各種大炮彈子數目清折》,揭開了這個秘密。 參見:蘇小東:《甲午年徐建寅奉旨查驗北洋海軍考察》,見戚其章、王如繪主編《甲午戰爭與近代中國和世界──甲午戰爭100周年國際學術討論會文集》,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526-527頁。 根據徐建寅的統計數字,參加過黃海大戰的定遠、鎮遠、靖遠、來遠、濟遠、廣丙7艦的存艦存庫炮彈,僅開花彈一項即達3431枚。其中,供305毫米口徑炮使用的炮彈有403枚,210毫米口徑炮彈952枚,150毫米口徑炮彈1237枚,120毫米口徑炮彈362枚,6英寸口徑炮彈477枚。黃海海戰後,又撥給北洋海軍360枚開花彈,其中305毫米口徑炮彈160枚,210、150毫米口徑炮彈各100枚。—Lovesue 2007年6月4日 (一) 23:15 (UTC)回复

你提供的可靠來源(如徐建寅的統計數字),我已經寫入李鴻章條,這和慈禧的關系不明顯,不構成為慈禧翻案的理由。至于你寫的那些只能上偽基百科的東西,也不是我刪的,我在維基百科一般不刪內容。請你以後注意查看wikipedia的歷史,不要信口開河,無故攻擊別的用戶的麻煩制造者,在這里是不受歡迎的。如果你不懂怎樣查看wikipedia的歷史,多去社區請教一下別人。你的行為在維基全有記錄,提醒你自重,不要像在天涯和百度那樣狂發沒有可靠來源的內容、有可靠來源也要用中立觀點表達,不要走聳人聽聞的極端,不然維基用戶不會容忍你寫的這些偽基內容。--霍枯燥 2007年6月8日 (五) 03:03 (UTC)回复

整段好似繞口令,總理海軍事務衙門管的不是海軍(南北洋水師)?難不成是管昆明湖水師?114.25.186.50留言2017年10月2日 (一) 01:03 (UTC)回复

编辑此页的人真是个人渣

编辑

编辑此页的人真是个人渣,非要把慈僖最丑的照片放上,前面一版的要好的多—Lovesue 2007年6月4日 (一) 23:06 (UTC)—Lovesue 2007年6月4日 (一) 23:06 (UTC)回复

请不要随意删除其他用户写好的部分(虽然不是我写的),这么多内容如果你认为哪里出现问题了,也需要一一提出商榷再修改。--涓生 2007年6月5日 (二) 12:57 (UTC)回复

楼上证据明确,有人却依旧诬蔑慈禧。为什么不可以删除?这里不是中立的么?—Lovesue 2007年6月6日 (三) 10:22 (UTC)回复

那位放慈僖照片的用戶64.59.144.24來自加拿大卑詩省,放的內容也進入wikimedia并沒有碰到版權問題和可靠來源的爭議。這和我本來沒什么關系(我在加州,不在加拿大,我要是改寫維基內容,不必匿名,更不必去廢那個勁用加拿大IP。你是什么人?我要改寫你寫的內容還要匿名不成?),看到你把此用戶64.59.144.24發布的可靠來源照片刪除,我就把所有多媒體資料中立地歸入同一個段落,這樣用戶64.59.144.24也不能用你所謂的“慈僖最丑的照片”來貶慈禧,你也不能用那些畫像來褒揚慈禧,還慈禧一個客觀的文字描述,這樣有什么不妥嗎?提醒你在維基百科,必須讀一下Wikipedia:可靠來源Wikipedia:中立的观点,有可靠來源的中立描述你是無權刪除的,你的寫作也必須同時具有可靠來源中立描述兩個特征,缺一不可,否則會被改寫以致刪除。--霍枯燥 2007年6月8日 (五) 03:17 (UTC)回复

另外,User:Lovesue的言語非常離譜,希望被罵作“人渣”的用戶64.59.144.24看到這個消息後,去社區投訴一下。--霍枯燥 2007年6月8日 (五) 03:20 (UTC)回复

另,根據維基歷史記錄和時間上的連續關系,基本可以推測這些照片都是wikimedia用戶User:Highshines發過來的,沒看出該用戶的行為有任何不妥處,請User:Lovesue收回罵人話。--霍枯燥 2007年6月8日 (五) 03:49 (UTC)回复

说话文明点,怎么说我们也是礼仪之邦啊,对不?Dc06 2007年8月29日 (三) 01:59 (UTC)回复

怪哉,Wikipedia旣不是美容院又不是做婚紗攝影的,沒聽說過還有替人物條目的人物美容的義務。有女同車 2007年9月4日 (二) 08:09 (UTC)回复

但他也是反映真實老年的慈禧太后,老年的慈禧太后得了顏面抽蓄病,好看的這張收藏於北京故宮,真實那張在荷蘭--Honmingjun (留言) 2009年8月9日 (日) 05:42 (UTC)回复

演過慈禧的女演員?

编辑

一個嚴肅的歷史人物條目,放這個章節有意思嗎?看過全世界哪本百科全書有這種內容的?中文維基真是越來越搞笑了。-- Marcus Hsu  ✉  2012年5月27日 (日) 02:26 (UTC)回复

維基百科跟傳統百科不同 維基百科各方面資料都有 放演員搞笑???這是很狹隘的錯誤觀念.....但不可否認維基水準真的貌似比較低 出在一些人身上

慈禧太后#演過慈禧的女演員需要設列表嗎?因為人好多

编辑

慈禧太后#演過慈禧的女演員已經累積到數量很多人,是否需要比照列表去設立呢?-36.232.208.77留言2012年10月5日 (五) 18:23 (UTC)回复

以trivia的角度來說其實這類東西還算是維基百科會收集的資訊種類之一,英文版裡面也常見到類似範例,要說就只能說慈禧這人物太受歡迎很常被扮演,但這並不是人物本身的錯。人數太多的話,或許可以考慮用兩欄的格式將版面縮減一些。--泅水大象訐譙☎ 2012年10月5日 (五) 18:33 (UTC)回复
這與過錯有何關連?我並沒說他錯才是,我也沒討論慈禧這人怎樣,受歡迎很常被扮演也不是重點,我只看到呈現的人數有上升趨勢,至於你說那些,我只需要知道怎改善當前情況,其它就可以省下來了,免得你打太多字手會痠。-36.232.208.77留言2012年10月5日 (五) 19:03 (UTC)回复
如果打這幾個字就怕手痠的話,怎可能在維基百科上持續編輯這麼多年?倒是,您這種與人溝通事情的態度,可能沒多久就差不多該玩完了......--泅水大象訐譙☎ 2012年10月6日 (六) 08:06 (UTC)回复
我會再研究看看怎排版會比較好。謝謝大象兄指教!-36.232.208.77留言2012年10月5日 (五) 19:05 (UTC)回复
建议另开列表条目。--马呵说年诶多哗铎★魔力留言2012年10月5日 (五) 18:45 (UTC)回复
可用hideh及hidef作摺疊遮蓋。--Znppo留言2012年10月6日 (六) 11:14 (UTC)回复
条目里少用hideh/f。Liangent留言 2012年10月6日 (六) 15:16 (UTC)回复

此條目很有必要進行擴充和清理

编辑

在原先條目中,慈禧的生平僅使用年表很簡略地列出來,而對她的評價卻是一大段。這個很不好,一個人,連他的生平都沒弄清楚,要對他的評價有何用?所以我根據《清史稿》中的慈禧傳記,把列表移除,簡單地擴充為有一定篇幅的段落。對於這樣一個對中國歷史有重大影響力的人物,這一點篇幅仍然是遠遠不夠的。其後面的「評價」一節中含有大量的事實敘述,應該儘量放到「生平」這一節來。

此外,「評價」一節似乎篇幅有點大,條目有一種頭重腳輕的感覺,是否可以考慮一下效仿「對毛澤東的評價」和「對孫中山的評價」,另開一條目,題為「對慈禧太后的評價」?--el caballero de los Leones (Ajouter un message) 2014年4月9日 (三) 10:06 (UTC)回复

 完成:「評價」章節之部分內容已移至「生平」,剩餘部分亦大幅精簡。--Kolyma留言2014年9月17日 (三) 15:16 (UTC)回复

请某些无聊人士不要一而再、再而三地移除满文

编辑

请某些无聊人士不要一而再、再而三地移除满文了,这是破坏好吗!!!!--122.90.106.77留言2014年5月11日 (日) 02:42 (UTC)回复

請不要再亂改慈禧太后最初封號

编辑

蘭貴人為電視劇編造,清史稿明白寫著懿貴人,有些人寧可相信電視劇不相信正式史書是怎樣?如果不相信,清史稿網路上就找得到啊122.117.218.143留言2014年5月25日 (日) 09:22 (UTC)回复

这个并不一定是电视剧编造的。《清宫述闻(正续编合编本)》中转载的《内务府奏销档》内容:“咸丰三年二月,兰贵人位下,因病出宫一名。四月,英嫔位下,因病出宫一名。”个人推断,最初入宫,大家并不一定知道她的乳名是兰儿。咸丰帝选择了“兰”作徽号,后来地位提升,避讳改用“懿”。后人编《清史稿》,也可能有错误。当然要推翻《清史稿》,还是要看内务府原档。--Berthe留言2015年5月12日 (二) 16:20 (UTC)回复

且不說清史稿謬誤甚多,傳記多半是約略版本,省略很多事情,清代遺留很多第一手資料,應以原始資料為主。
可是清朝的嬪妃除非被降位不然不會改徽號的不是嗎?而且慈禧太后的乳名不是兰儿吧?59.127.250.206留言2016年4月24日 (日) 07:44 (UTC)回复
确实乳名“兰儿”是一种说法,很可能是从“兰贵人”倒推。如果证实曾经是“兰贵人”,后来升妃就成了“懿妃”。而改徽号最大的可能性就是避讳。可能是避慈禧太后的名字,甚至可能是她长辈的名字。更有一种可能是咸丰帝心血来潮,觉得“懿”字更好,所以改徽号。因为从实例看,妃嫔徽号通常是由礼部选三个备选,由皇帝从中决定一个。没有史料,一切皆有可能。--Berthe留言2017年5月23日 (二) 08:51 (UTC)回复

慈禧太后姓叶赫那拉氏

编辑

慈禧太后姓叶赫那拉氏,这没有错,在《玉牒》、《清实录》、《清史稿》中都是写作叶赫那拉氏,这些都是清代很权威的史料,虽然根据学者研究她的家系可能与后金初年的叶赫那拉任何没有关系。且我看了刘庆华的《慈禧太后家世新证——<德贺讷世管佐领接袭家谱>研究》和薛柏成的《慈禧家世史料——<德贺讷世管佐领接袭家谱>再论》这两篇文章,里面的内容并没有否认她姓叶赫那拉氏,只是说她可能出自叶赫部的苏完,与清初的叶赫那拉氏没有任何关系。也没有说她姓苏完那拉氏。所以说她姓苏完那拉氏完全是原创研究。这几位学者大概想表达的意思是,慈禧的叶赫那拉这个姓是冒姓。--122.90.99.22留言2015年4月14日 (二) 07:32 (UTC)回复

(~)補充:我读了《清实录》,有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发现,那就是:慈禧家族最初的姓是“那拉氏”,后来被改为“叶赫那拉氏”

以下是清文宗咸丰年间关于慈禧的史料:


以下是清穆宗同治年间关于慈禧的史料:

我们可以发现,在同治刚刚登基的时候,慈禧一家还是姓“那拉氏”。到了光绪朝的时候:

我惊讶地发现,慈禧一家居然在这个时候已经偷偷地变成了姓“叶赫那拉氏”。内中缘由竟为诸史料所不载,不得不令人惊讶。

再看《清史稿》:

很明显,《清史稿》几乎原封不动地照搬《清实录》里面的内容。但是再看:

在《清史稿》的慈禧本传里面明确记载慈禧的姓氏是“叶赫那拉氏”。《清史稿》的主编赵尔巽乃是清朝的遗老,且在慈禧当政的时候当过官,不可能连老佛爷的姓氏都记载出错。因此我认为慈禧确实姓“叶赫那拉氏”。在没有当政之前她的姓氏是“那拉氏”,“叶赫那拉氏”这一姓氏是当政以后改的。在加上清皇室《玉牒》中记载她为“叶赫那拉氏,安徽徽宁池太广道惠征女”,更是她姓“叶赫那拉氏”的一大佐证。--122.90.99.22留言2015年4月14日 (二) 09:15 (UTC)回复

《慈禧太后家世新证——<德贺讷世管佐领接袭家谱>研究》第58页“综上所述”后面那几个字是什么啊,你真的读了文章吗?——星辰之叹留言2015年4月14日 (二) 22:59 (UTC)回复
同一作者刘庆华的另一研究《满族家谱序评注》,也是对《德贺讷世管佐领接袭家谱》的研究文献,该书154页就再次提到了“叶赫部苏完那拉氏”。——星辰之叹留言2015年4月14日 (二) 23:06 (UTC)回复
  • (:)回應“综上所述,此苏完那拉氏在诸纳喇氏中爵位最高,是地位显赫的一个满族家族。”仅仅只说她祖先是苏完那拉氏,并没有说她本人是苏完那拉氏,你那是曲解文意,按你的理论,刘渊的祖宗是匈奴单于挛鞮氏,所以史料记载全都是错误的,他的真正名字应该是“挛鞮·渊”(有这样的吗?)。如果你仅靠他祖先姓苏完那拉来推断他姓这个的话那就是你原创研究了。查《清实录》中,慈禧初以“那拉氏”之名登场,后来她家族神秘地突然变成了“叶赫那拉氏”。慈禧在清朝官方史料中出现的姓氏只有那拉氏叶赫那拉氏,从来没有任何史料直接说她姓苏完那拉。《清实录》乃清朝官方最权威的文献,慈禧在里面出现的姓氏只有那拉氏和叶赫那拉氏两种姓氏,说明慈禧生前就使用过这两种姓氏。而且《清史稿》作者赵尔巽又是清朝的遗老,他还在朝廷当过官,慈禧老佛爷姓啥他不可能记载错误。
    你说“清史稿玉牒说是叶赫那拉,两篇文章根据新材料指出是苏完那拉,中立的说法就是那拉”,我强烈反对,哪有啥中立性的说法,根本看不出这有啥中立性的,不知道你想表达啥意思。难道不比我查了那么多史料,写了那么多话加了那么多注释,你直接一个就全部移除了,你懂不懂得尊重人啊???什么意思啊你???如果别人也这样对你你会怎么想的????无故移除有来源的内容是破坏行为你知不知道???--122.90.86.241留言2015年4月15日 (三) 02:49 (UTC)回复
匈奴人和满族都是北族传统,有姓但日常生活中不称姓,不存在“挛鞮·渊”这种一窍不通的结构,稍微了解一点常识再来讨论。“《清史稿》作者赵尔巽又是清朝的遗老,他还在朝廷当过官,慈禧老佛爷姓啥他不可能记载错误。”这是你的原创研究,维基不讨论什么可能不可能,我只列明可靠来源就是。满族的姓氏叫做“哈拉”,“穆昆”则位于“哈拉”之前,表示同一姓氏内的家族分支,苏完那拉氏和叶赫那拉氏都是那拉氏的一种,在资料有冲突的情况下,在慈禧妹妹的条目命名里只列出那拉氏当然是中立。慈禧太后家世新证,文章标题里面这么显眼的字样还要胡搅蛮缠,我不想和你浪费口舌。——星辰之叹留言2015年4月15日 (三) 06:18 (UTC)回复
暂时未找到《满族家谱序评注》该书,因此无法查证你说的内容,请提供该书原话内容,谢谢!--122.90.86.241留言2015年4月15日 (三) 02:50 (UTC)回复
我也有《满族家谱序评注》一书,并拜读过《德贺讷世管佐领接袭家谱》一章。喀山虽然在《通志》里作世居苏完,但在《通谱》里作世居叶赫,所以称“叶赫那拉”根本谈不上冒姓。《通谱》里同一个世居地里出现N个不同家族实在太正常不过了,所以完全无需在这一点上过度纠结,只需说明清慈禧太后并非出自叶赫贝勒家族即可。--Šolon留言2018年1月15日 (一) 23:40 (UTC)回复

清同治光緒時期垂簾聽政

编辑

各位覺得清同治光緒時期垂簾聽政需不需要合併至慈禧太后#垂簾聽政?怎麼看都覺得慈禧太后#垂簾聽政內容豐富,幾乎都能取代清同治光緒時期垂簾聽政這條目了。--114.26.150.237留言2015年7月9日 (四) 16:52 (UTC)回复

支持合併。--Alfredo ougaowen留言2015年7月10日 (五) 05:23 (UTC)回复
支持合併。--Aaa8841留言2015年7月12日 (日) 15:09 (UTC)回复
支持合併。-游蛇脫殼/克勞 2015年7月13日 (一) 12:50 (UTC)回复
支持合併,其實兩邊內容都無來源,但合併就能少一個完全無來源的條目。--LHD留言2015年7月13日 (一) 15:04 (UTC)回复


這段惡搞直接刪掉有點可惜,留下來當作紀念

编辑

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慈禧太后&type=revision&diff=42325241&oldid=42325184

臨終后復活恐襲事件

编辑

1909年11月25日,在[[馬來西亞]]被日軍復活,一直當慈禧太后為"偽裝份子",因此,在韓國,台灣,越南和馬來西亞取得機密情報,被76號的[[汪曼春]]逮捕,1914年10月31日起,被判監9年(至1923年11月27日凌晨),連日來,多次出賣100人,令魔族對慈禧太后誓不兩立,不顧一切,當中在1926年4月11日發動恐襲前被綁架,扣留529日後釋放,後來,向日軍串通毒殺,綁架和挾持近151位人質,還說死不原諒,結果被魔女開槍擊斃慈禧太后,但未死,於是,近130人再進行一連串死亡計劃暗殺慈禧太后,慈禧太后先後逃到越南,泰國和馬來西亞,結果被120人包圍,聯合制服,最終於1927年12月29日在馬來西亞被判最大惡極,凌晨二時十五分被約100個自殺式炸彈爆炸,當場炸死。 1979年10月29日,慈禧太后發表的末日預言被馬來西亞當局焚毀,意味著整個恐襲事件落幕。

--No1lovesu留言2016年12月1日 (四) 16:05 (UTC)回复

愛新覺羅氏血統?

编辑

慈禧的先祖中,曾祖母是宗室女愛新覺羅氏。希望有來源證明,最好是指出這是哪一支出來的宗室女,或至少說她的先祖是哪一位宗室,這樣我才能像在幼蘭的條目那樣擴充先祖資訊。- George6VI留言2017年12月16日 (六) 04:54 (UTC)回复

我记得慈禧的父系祖先这几年才通过研究家谱确定为苏完那拉氏,与其相关的几篇文章都没提到该家族在慈禧之前与宗室通婚——117.168.8.134留言2017年12月30日 (六) 10:04 (UTC)回复

2020年5月

编辑

刪除「身世來源」大段文字的理由:

  • 大段內容疑似抄自kknews.cc(2017-12-24或更早),而在zhwp的文字是在2018-09-10加入。
  • [1]:「经专家考证,在这段时间,历任潞安府的知府共有七个人,但是没有惠征。既然惠征没有在山西潞安府做过官,那么慈禧怎会在潞安被卖到惠征家呢?」

--Mewaqua留言2020年5月11日 (一) 15:46 (UTC)回复

編輯請求 2024-08-23

编辑

  请求已处理

将“光绪二十七年十二月二十六日”改成“光绪二十六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将“1902年2月14日”改成“1901年2月14日”


“义和拳事件与八国联军”章节,日期有重大错误,请将“光绪二十七年十二月二十六日”改成“光绪二十六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将“1902年2月14日”改成“1901年2月14日”--Ppcnpc留言2024年8月23日 (五) 04:56 (UTC)回复

 完成,感謝勘誤。--Kenny023留言2024年8月23日 (五) 05:36 (UTC)回复

編輯請求 2024-08-23

编辑

  请求已处理

将“光绪二十五年十二月二十四日”改成“光绪二十四年十二月二十四日”


“义和拳事件与八国联军”章节,农历日期有错误,请将“光绪二十五年十二月二十四日”改成“光绪二十四年十二月二十四日”--Ppcnpc留言2024年8月23日 (五) 05:02 (UTC)回复

 完成,感謝勘誤。--Kenny023留言2024年8月23日 (五) 05:31 (UTC)回复
返回到“慈禧太后”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