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官
县官指县的长官,是对中國县衙最高官員的统称[1]:6,掌握所管轄县的行政、司法、财政、文化、教育等大權[1]:8。
中国历代政府为这一职务设有不同官职称谓和品秩。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初设县,行政主官有县帅、县尹、县公,县大夫、大啬夫等称谓,汉朝时,固定为縣令、县长[2]:104。宋代以其他官職「知某縣事」,簡稱知縣;明清時,知縣為正式官名,正七品,习称县令[1]:7。
除县令、县长、知县的正式官职称谓外,俗称县官为“亲民官”、“父母官”,尊稱縣太爺、縣大老爺,雅稱為大尹、大令、明府[1]:7、縣尹、縣宰、百里侯、邑侯、邑宰、邑令、令君等。
歷史沿革
编辑战国时期,各诸侯国普遍设置县,县官和相应的县官制度由此产生。县官一词最早指皇帝。后约定俗成,成为县的长官的统称[1]:6。
戰國時秦國商鞅變法,商鞅將許多小鄉合併為县,併县後的行政長官便稱為「令」。最初,县令直接由國君任免,但在戰國末年,地方行政制度形成郡县兩級制,县隷屬於郡,县令就成了郡守的下屬。秦汉时,法令規定根据县的人口多寡,县官的职称也不同,一万户以上称县令,以下称县长。[2]:104
秦汉时,县令品秩八百石至千石,考绩优良者可辟为府掾、甚至可以升为郡守。所以县令颇为人所重,朝廷也深重其选。魏晋南北朝时期,县令多以年老胥吏或退役的下级军官充任,品秩既低,所任之人又及其颟頇、贪暴,为士人所不齿,地方亦多不治。而到宋代 ,遣京官、升朝官管轄各县,在原本的官名後加上「知某縣事」字樣,简称知縣。元朝分設達魯花赤、縣尹。明清時,知縣成為正式官名,正七品。
縣令古稱百里侯[3],所谓“万事胚胎,皆在州县”[4],“养鳏寡,恤孤穷。审察冤屈,躬亲狱讼,务知百姓之疾苦”[5],其責任不可謂不大。宋朝以後的縣治卻成為“官冗于上,吏肆于下”[6]。袁宏道在给友人丘长孺的信中说:“弟作令,备极丑态,不可名状。大约遇上官则奴,候过客则妓,治钱谷则仓老人,……苦哉!毒哉!”[7]。清末,趙爾豐(驻藏大臣兼任川滇边务大臣)在路途发现一家百姓无隔夜之粮,而地方官不知,即训导地方官,並成為名言“知县是知一县之事,即知人民事也。故勤政爱民者,因爱民而勤政。非勤政为一事也,爱民又为一事也。凡民有疾苦,而官不能知之,不能救之,是贼民者也。”[8]
任职
编辑铨选
编辑中国古代官员的任用主要分为荐举和科举两类。科举制度在唐朝完善后,逐渐成为选拔官员的重要制度。此外,还有皇帝直接任用、考绩升用、捐納等任命为县官的方式。通过科举考试为官的称“正途”,以捐納为官的称“异途”[1]:7。
明代,以从进士、举人中选用县官为制度。万历年间规定,州、县正印官,以上中为进士缺,中下为举人缺,最下为贡生缺。相关研究中,清代内乡县113名知县中,除30人出身记载不详外,其余83人,有进士出身16人,举人出身37人,監生、貢生、拔貢、廩生、副榜等出身30人[1]:7。
任职回避
编辑中国官员的回避制度始于东汉,为后世沿用。明清两朝,县令理論上不得在籍贯所在的本省各县任职,也不得在家乡500華里之内的他省任职。即古人云“千里去做官”。近亲、近姻亲不得在同一省任职。明朝万历二十二年(1863年),吏部尚書孙丕扬初创掣签法。其后,由吏部抽签决定县官分配去向。清朝沿用[1]:8。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中共中央组织部颁发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第五十三条也规定了职务回避与地域回避,包括县长(县级市市长)的任职回避。
属官
编辑参考文献
编辑- ^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刘鹏九. 《中国古代县官制度初探》. 史学月刊 (河南省开封市: 河南大学、河南省历史学会). 1992, (1992年第6期): 6–13. ISSN 0583-0214 (简体中文).
- ^ 2.0 2.1 邹水杰. 《秦代县行政主官称谓考》.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湖南省长沙市: 湖南师范大学). 2006, (2006年第2期): 104–108. ISSN 1000-2529 (简体中文).
- ^ 《漢書·百官公卿表》:“縣大率方百里,其民稠则减,稀则旷。”
- ^ 汪辉祖《学治说赘》
- ^ 《旧唐书·卷四十四·职官三》
- ^ 《元史·卷八十五·百官一》
- ^ 《袁宏道集笺校·卷五》
- ^ 赵尔丰 白发川督 断头蜀中. 新京报. 2011-07-14 [2020-06-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3-07).
延伸阅读
编辑[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