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岁

計算年齡的方法之一,計算方式為此人生活過的農曆年份數的總和
(重定向自虛齡

虚岁[參 1],是计算年龄的方法之一,和周歲同為中國大陸香港澳門台灣等地傳統的年齡計算方法,並自古代以來通行于中華文化圈。計算方式為此人生活过的农历(如今日本、韓國、越南等已改為公曆)年份数的总和。

例如丁亥年出生的人,到两年后的己丑年,共在丁亥戊子己丑三个年份生活过,故记为三岁。因此婴儿出生时就记为一岁,以后每过一个立春即增加一岁,而不像周歲(又稱實歲足歲)算法以當事人的生日為基準。

理論上,虚岁可以比周歲大1歲或者2歲,稱為虚一岁虚两岁,而出現虛歲比周歲大3歲或一樣大的情況則較為罕見。根據當事人出生日期的不同,一年中虛一歲或虛兩歲的天數也不同。例如农历立春前(亦即格里曆隔年二月)出生的孩子,一过立春就记为两岁,因此比周岁要大近两岁。

此外,部分傳統以农历計算的人士,會以農曆生日那天計算,也會以虚岁作為年齡計算而非足歲年齡,例如以農曆生日計算,該人舉行「六十大壽」時,若以足歲計算該人的年齡大約58至59歲之間。

虛歲不能精確計算一個人誕生後經過的時間(以日為單位),但如果以年為單位,則虛歲有其意義。例如,一個孩子在大年三十出生,生下來就是(第)一歲,第二天正月初一又加一歲,也就是說,此人雖然才生下第二天,卻已經是兩歲了。而另一個孩子在正月初一出生,生下來就是一歲,由於沒有跨年,還是一歲。這導致兩個相差一天出生的孩子在年齡上相差了一歲。最極端的情況是雙胞胎,老大在大年三十亥時出生,而老二在正月一日子時出生,在虛歲上卻相差一歲。這種計算方法是序數的第幾歲,起點就是第一,不是基數的周歲。

雖說虛歲為中華文化圈在台灣、中國大陆、香港、澳門傳統的年齡計算方法,但並非只使用虛歲而不用周歲。古人在計算年齡時,採用虛歲和週歲的情況都有,有時在同一個時代還會採用不同的計算方法。比如,三國和魏晉時期的人物,有的採用虛歲計齡,還有的採用週歲計齡。例如《三国志·蜀书·谯周传》,《三国志》的作者陈寿与他老师谯周的对话,并且这段对话中刚好提到了孔子的年龄问题。该传的最后一段有写“(泰始)五年,予尝为本郡中正,清定事讫,求休还家,往与(谯)周别。周语予曰:‘昔孔子七十二、刘向、扬雄七十一而没,今吾年过七十,庶慕孔子遗风,可与刘、扬同轨,恐不出后岁,必便长逝,不复相见矣。’”[需要解释]

計算方式

编辑
出生時計為? 何時增長年齡? 適用地區
周歲 0歲 當事人生日當天 世界各地(包括古代中國)
傳統虛歲 (第)一歲 農曆立春日 古代中華文化圈、現代中國
現代虛歲 一歲(韓國)
0歲(越南、現代中國部分地區)
公曆1月1日 韓國、越南、現代中國部分地區等地

與周歲的年齡差

编辑

以傳統虛歲計算,若當事人出生的日期位於出生那年的公曆1月1日當年的農曆立春前之間,則每年:

虛幾歲
公曆1月1日 當事人生日前一天 虛兩歲
當事人生日當天 農曆立春前 虛一歲
農曆立春 公曆12月31日 虛兩歲

以傳統虛歲計算,若當事人出生的日期位於出生那年的農曆立春當年的公曆12月31日之間,則每年:

虛幾歲
公曆1月1日 農曆立春前 虛一歲
農曆立春 當事人生日前一天 虛兩歲
當事人生日當天 公曆12月31日 虛一歲

以現代虛歲計算,則每年:

虛幾歲
公曆1月1日 當事人生日前一天 虛兩歲
當事人生日當天 公曆12月31日 虛一歲

其他國家計算方法

编辑

韓國

编辑

韓國大中華地區以外,虛歲用途最廣泛的國家。 韓國虛歲以公曆為準,每人一出生即由一歲計算。當元旦來臨,每人再加一歲(此時虛歲年齡比周歲年齡大2歲),滿歲時減去(兩種計算方式年齡差降為1歲),所以一個在1月1日生日的人(例:朴成賢裴格林鄭美美)不會因當日為元旦日而加上第二歲,但在除夕生日的人(例:PSY林玄植),在自己在世的第二天(甚至第二秒(23:59:59出生)),其虛歲已是二歲。法例上,雖然法定年齡多以實歲為主,但買菸酒的合法年齡是以20歲(虛歲)為準。韓國也承認農曆生日。2009年起,也把入學年歲分界,由公曆4月1日(日韓開學日)改為元旦,「月份大」的輩分分割也被廢除。

鑒於年齡計算方法不統一造成混亂,2022年,韓國總統當選人尹錫悅宣佈上任後將立法規定在司法和行政等領域上統一以周歲計算年齡。[1]此法案於同年12月8日通過[2],並於2023年6月28日起正式實施。[3]

越南

编辑

定義上,虛歲以公曆為準,加上每人一出生即由零歲計算。當元旦來臨,每人再加一歲(此時虛歲年齡比周歲年齡大1歲),滿歲時減去(兩種計算方式年齡相等),所以一個在1月1日生日的人不會因當日為元旦日而加上第一歲,但在除夕生日的人,其虛歲已是一歲。

日本

编辑

在日本傳統的年齡計算系統,即計算年數数え年/かぞえどし,kazoedoshi)中,一個人的年齡亦以元旦為界線。1902年12月22日通過的《年齡計算法》( 1902年12月2日第50號法)將1873年大政官公告第36號的條文廢除,民法典開始將出生日期視為起始日期,日本正式採用周歲満年齢/まんねんれい為正式年齡。 然而傳統的年齡制度在民間仍然十分普遍,因此在1950年,日本政府又制定了另一項法律,鼓勵人們使用現代年齡制度。

如今傳統系統僅由老年人和農村地區使用。 在其他地方,它的使用僅限於傳統儀式、占卜和訃告。

相關概念

编辑

粵語歇後語「死人燈籠——報大數」:在中國傳統喪禮上的燈籠會寫上死者的終年,但此年齡通常比實際虛歲大三歲,亦即是說可能比周歲大四歲。這是因為根據中國傳統曆法中「十九年七閏」的規則,一個終年90多歲的人一生中大概會經歷30多個閏月,而這些閏月加起來的時間就大約等於3年,稱為「積閏享壽」,傳統上又被認為是天、地、人各贈一歲,這種習俗就是這句歇後語的由來。[4]後來此句被用來形容人誇大其辭的行為。

參考資料

编辑
  1. ^ 羅翊宬. 尹錫悅將推動廢除「韓國年齡」! 統一以周歲計算年齡. 東森新聞. 2022-04-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11). 
  2. ^ 韓國立法取消虛歲 全民「減齡」1到2歲. 文匯報 (香港). 2022-1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11). 
  3. ^ 你貴庚?|南韓人集體變年輕!虛歲算法正式廢除. 星島日報. 2023-06-28 [2023-06-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08) (中文(香港)). 
  4. ^ 潘國森. 【琴台客聚】享壽九十有八. 文匯報 (香港). 2018-11-19 [2023-07-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11). 

出處

编辑
  1. ^ 參見虛歲. 中華民國教育部: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2012-08-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20). 

参见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