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南閩語
此條目需要精通或熟悉相关主题的编者参与及协助编辑。 (2015年1月17日) |
浙南閩語(白話字:Chiat-lâm-bân-gír),又称闽南语浙东南片[2],当地人称北港话[註 1]、北港福建话[4],泰顺等地称平阳话,主要分布于温州市南部的苍南县南港(横阳支江)流域和平阳县北港(鳌江干流)流域,是閩南語的一支,使用的浙南人口在110万左右[5]。《中國語言地圖集》則分在閩語閩南片浙东南小片之下。
浙南閩語 | |
---|---|
母语国家和地区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区域 | 浙江省溫州市(洞头区、龙港市、苍南县、平阳县)、台州市玉环县、福建省宁德市(福鼎市、霞浦县、蕉城区、柘荣县)[1] |
母语使用人数 | 110万 |
語系 | |
語言代碼 | |
ISO 639-3 | – |
ISO 639-6 | cnaq |
浙南閩語在閩南語通行區的分布 |
分布
编辑浙南闽语的主要分布区域在苍南县和平阳县西南部、泰顺县东南角,龙港市西南方,包括灵溪、马站、矾山、桥墩、麻步、腾蛟、水头、彭溪、海西、云岩等地。[6]浙南闽语是苍南县使用最广的方言,苍南县城所在的灵溪就使用浙南闽语,县内的方言广播也是使用浙南闽语,使用人口可以超过县人口一半。[7]:9-16向北从温州沿海的洞头岛、半屏岛、北麂岛、南麂岛,到台州玉环的坎门、温岭的石塘,再到舟山群岛个别渔民定居地,都有闽语的分布。[8]:122
浙南闽語向南扩散至福建省东北部的宁德地区。1998年,宁德地区约有21万多人讲浙南闽语(闽南语)。浙南闽语是宁德地区的第二大方言。宁德市蕉城区飞鸾镇的碗窑村和礁头村(共3000多人)讲浙南闽语;霞浦县的三沙镇和水门、牙城两个乡镇的部分村庄,以及下浒、州洋、长春等乡镇的少数村庄(共约7万多人)讲浙南闽语;福鼎市的沙埕、前岐、店下、白琳、点头、贯岭、嵛山、叠石等乡镇的部分村庄(共13万多人)也讲浙南闽语;还有柘荣县的乍洋乡和东源乡的少数村庄(约500多人)讲浙南闽语[1]。
除浙南和闽东之外,也有部分浙南闽语人群继续北上。例如,江苏宜兴的闽南语方言岛就有部分居民是从平阳县北上定居。[8]:123杭州市西湖区留下街道下镇小和山周围也有浙南闽语分布,主要是太平天国时期从平阳水头迁移至此,分布区域包括屏峰村、石马村、龙坞村等。[9]邻近浙江苍南的福建福鼎市也有部分边境地带通行浙南闽语。[10]
历史
编辑闽南地区、莆田等地的移民(多半务农)到了浙南,發展出浙南布袋戲和浙南漁鼓等闽南文化。
浙南閩語與閩南地區語言已有些差異,但相同還是多過差異,詞彙大致相通,語音與泉州話相近;1955年大陳島撤退,部分操浙南閩南語的居民移民臺灣。
音系
编辑声母
编辑/p/ 邊 |
/pʰ/ 皮 |
/b/(/m/) 門 |
|
/t/ 地 |
/tʰ/ 他 |
/l/(/n/) 柳 |
|
/ts/(/tɕ/) 主 |
/tsʰ/(/tɕʰ/) 此 |
/s/(/ɕ/) 時 |
/z/(/ʑ/、/ȵ/) 如 |
/k/ 求 |
/kʰ/ 可 |
/g/(/ŋ/) 語 |
/h/(/x/) 喜 |
(零聲母) 英 |
括號內為音位變體:
- /b/、/l/、/z/、/g/與鼻化韻拼讀後,分別變為/m/、/n/、/ȵ/、/ŋ/;
- /ts/、/tsʰ/、/s/、/z/與齊齒呼韻母拼讀後,分別變為/tɕ/、/tɕʰ/、/ɕ/、/ʑ/;
- /h/在與/i/、/u/及i、u開頭的韻母拼讀後,變化為/x/。
韵母
编辑i 知 |
u 夫 | |
e 茶 |
ie 急 |
ue 雞 |
a 拉 |
ia 車 |
ua 瓜 |
ɔ 祖 |
iɔ 菊 |
|
o 保 |
||
ɰ 慈 |
||
ə 過 |
||
ɐ 北 |
uɐ 決 | |
iu 球 |
||
ui 規 | ||
əu 口 |
ieu 趙 |
|
ai 該 |
uai 乖 | |
au 交 |
iau 表 |
|
an 單 |
ian 展 |
uan 關 |
aŋ 江 |
iaŋ 漳 |
uaŋ 風 |
əŋ 根 |
in 新 |
un 溫 |
iŋ 命 |
||
ɔŋ 公 |
iɔŋ 恭 |
|
ĩ 天 |
ũ 奴 | |
ũĩ 間 | ||
ã 馬 |
ĩã 聽 |
ũã 半 |
ɔ̃ 毛 |
||
ə̃ 敢 |
||
ãĩ 買 |
||
ə̃ũ 矛 |
ĩũ 羊 |
|
ĩãũ 貓 |
||
m̩ 梅 |
ŋ̍ 黃 |
声调
编辑灵溪方言没有入声,原入声已分别并入阳平和阴上两调。
標號 | 1 | 2 | 3 | 4 | 5 |
---|---|---|---|---|---|
調類 | 陰平 | 陽平 | 陰上 | 陽上 | 去聲 |
音值 | ˦˦ (44) | ˨˦ (24) | ˥˧ (53) | ˧˩ (31) | ˩˩ (11) |
例字 | 诗 | 时 | 使 | 是 | 世 |
连读变调
编辑连读变调,即两个音节连读的时候,前字的声调受后字声调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灵溪方言连读变调规律如下:
- 阴平调与任意声调连读时,变为阳上。
- 阳平调与任意声调连读时,变为去声。
- 阴上调与阴平、阳平、阴上连读时,变为中平调(33);与阳上、去声连读时,变为阳平。
- 阳上调与任意声调连读时,变为去声。
- 古音为清去的去声调与阴平、阴上连读时,变为阳上调(但古为浊去则不变调);与阳平、阳上、去声连读时,变为阴上。
参见
编辑参考文献
编辑注释
编辑来源
编辑- ^ 1.0 1.1 宁德地区志. [2023-06-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24).
- ^ 方言. [2024-05-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5-03).
- ^ 陈承融. 平阳方言记略. 方言. 1979, (1).
- ^ 浙南闽语. 浙江通志. 卷九十七 方言志. 杭州: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7: 385–388. ISBN 978-7-213-07858-3.
- ^ 曹志耘. 浙江省的汉语方言. 方言. 2006, (3).
- ^ 颜逸明. 平阳县和泰顺县的方言情况. 方言. 1981, (1).
- ^ 温端政. 苍南方言志. 北京: 语文出版社. 1991. ISBN 7-80006-361-5.
- ^ 8.0 8.1 李如龙; 姚荣松 (编). 闽南方言. 福州: 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8. ISBN 978-7-211-05758-0.
- ^ 陈瑜. 杭州的闽南语方言岛研究 ————以留下镇屏峰村为例 (硕士论文). 杭州师范大学. 2016.
- ^ 白荣敏. 浙南闽语,古语化石. 福鼎史话. 北京: 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 2014: 122–124. ISBN 978-7-5176-00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