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印象派

(重定向自後印象派

后印象派(英語:Post-Impressionism)是由印象派发展而来的一种油畫流派。

Le centenaire de l'indépendance
藝術家亨利·盧梭
年份1892年
類型油彩及畫布
尺寸57 cm × 110 cm(22英寸 × 43英寸)
收藏地下落不明

在19世纪末,許多追求印象主義的藝術家開始反對印象派。轉戾點發生於1882年愛德華·馬奈獲頒法國國家榮譽獎,和1874年至1886年止的印象派畫家聯合畫展,這些藝術家們不满足於形體與輪廓上刻板片面的追求,強調作品要抒發藝術家的自身的感情與思想,於是開始嘗試對色彩及形體表現的自覺運用。

後印象派將形式主義發揮到極致,不拘泥在任何題材和内容。在藝術表現上,後印象派更加强调構成關係,認為藝術不需追求寫實與準確性,而是使用作者的主觀情感去改造客觀物像,表現出「主觀化的客觀」。他们在尊重印象派光影寫實描繪的同时,不是片面追求光影的變化,而是侧重於表現物質的具體性、穩定性和内在結構。

後印象派時期藝術家

编辑

塞尚的作品並不重視透視和人體解剖,而是用各種朦朧色彩堆積成抽象的形體;主要是因在技法上,後印象派畫家都反對分割色彩,並大膽採用平面的鮮明色調,重視形、線條、色塊以及體和面。藉此流露出強烈的主觀感情與個性。

修拉西涅克等人為主的點彩畫派正相反,他们認為色彩是逐漸過渡的,所以表現方式會使用許多不同顏色反覆塗抹,即使是單純的藍天,也要用各種深淺不同的藍色達到視覺漸變效果。

後印象派為現代油畫的發展奠下基礎的作用。文森特·梵高也是後印象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其他代表畫家還有高更羅特列克等。

後印象派的雕刻直到1900年後才出現。著名的雕刻家和作品有阿里斯蒂德·馬約爾(Aristide Maillol)的《坐著的女人》、比利時雕刻家喬治·明(Geoge Minne)的《跪著的男孩》,他的作品在德國受到歡迎,影響了威爾漢·雷漢布魯克(Wilhelm Lehmbruck)的作品《站著的少年》。

多年以來,傳統的西方藝術都是建立在對與形體的客觀準確性上,而後印象主義則開始從寫實描繪轉向了藝術家主觀情感的抒發,一種嶄新的繪畫觀念由此誕生,因此,人們大多將後印象主義視作古典藝術現代藝術的分水嶺。

參考資料

编辑

外部連結

编辑
  • 《西洋藝術史 4 現代藝術》,幼獅編譯部主編,民國七十八年5月七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