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media Foundation/Annual Report/2012-2013/Front
維基媒體基金會 2012 - 13 年報
- Wikimedia Foundation
- 149 New Montgomery Street
- San Francisco, CA 94105 USA
- 1 415-839-6885
- wikimediafoundation.org
- blog.wikimedia.org
分享學習 十年有成
2013年是維基媒體基金會支援維基百科與其姊妹計畫、來自全球社群成千上萬的志工貢獻者的十年慶。平均每個月,有五億的讀者會使用由我們社群所貢獻的開放知識,超過280種語言版本。這麼非比尋常的成果是需要社會運動才能達成。為了慶祝我們的十周年,我們想要與您分享部分促成此事之熱情群眾的心聲。
您的支持
維基媒體基金會受到眾人支持的方式,跟眾人撰寫維基百科的方式相同:來自上百萬人的貢獻。這樣多元的支持,使我們得以獨立自主,且滿足維基百科讀者其需求與想望。這樣的支持方式是理所當然的。
財務貢獻 2012 - 13
超過兩百萬人以超過82種貨幣,給予了相當於五千萬美元以上的捐款。
志工貢獻 2012 - 13
個人貢獻者造就了1.602億的編輯次數,增加了490萬的維基百科條目,並上傳了430萬份圖片、聲音、與影像檔案。
總金額開銷 2012 - 13
$3570萬
以美元計
讓夢想成真的部分心聲
Chelsea
這世界充滿了任意隨性的推特、自我中心的狀態更新、還有悲觀痛苦的新聞媒體--維基百科,是少數我們都能視其自然而然秉持著純淨無私的一個所在。
— Chelsea,捐款者,美國俄亥俄州
Lutho
我是一個17歲男生,與我的單親媽媽、妹妹、弟弟、還有我的表姊跟表姊小孩,一起共同生活。我們住在一間窄小簡陋的木屋中,沒有人有工作,靠著每個月僅僅1100盧比(約計100美元)的補助勉強的活著。當我12年級畢業後,我想要取得地理學的計算機科學學士學位(BSc Degree in Geology)並在南非這工作。維基百科對我非常有幫助,讓我在做作業以及專題時,只要上維基百科,就能得到所有我需要的資訊。每學期我的成績都有所進步,皆因我在維基百科上所獲取的資訊。
— Lutho,Sinenjongo高中學生,南非開普敦Joe Slovo Park區
南非Joe Slovo Park鎮Sinenjongo高中的學生們,像當地的行動網路供應商發出了一份請願信,信中要求供應商能讓上網使用維基百科的網路免費。這封信造就了一個線上請願,要求在非洲的維基百科零點計畫(Wikipedia Zero)能夠打開知名度並有所成長。
Stefan
維基導遊協會(Wikivoyage Association)的設立目的是在推動與世界上所有國家和區域相關的知識與教育,同時也促進國家與國家之間的彼此理解。我們很興奮能夠讓維基導遊以維基媒體計畫的方式來推出,也期待未來協會能夠透過各種計畫來支持維基導遊社群。
— Stefan Fussan, 維基導遊協會理事長(Chairman of the board)
基金會的最新專案--維基導遊--2013年正式推出。這為維基媒體社群,帶來了嶄新的一批的開放知識旅遊寫手社群。維基導遊協會提供支援,要讓維基導遊成為一個任何人皆可編輯的自由而跨語言的世界級旅遊導覽。
Siko
對許多計畫而言,人與創意的連結是無法缺少的要素。而受補助者認同社群的互動、並主動合作,更是計畫成功的關鍵。
— Siko Bouterse,維基媒體基金會,個人參與補助計畫負責人
在 2012 - 13 年間,基金會推出了新的專案團隊,針對個人、團體與組織提供補助款。補助範圍從維基媒體各計畫的社群建構與內容發展,或與維基媒體計畫相關的開放知識計畫。
Geoff
言論自由和獲得資訊的權利是維基媒體的核心價值。監控會損害這些價值,特別會減低寫手和讀者的編寫意欲,或者導致他們害怕自由誠實地表達自己。簡單而言,「維護私隱的權利是知識自由之必要條件。」
— Geoff Brigham,維基媒體基金會 總法律顧問
2013年6月,在眾多指控美國最大的數家網路企業在凌鏡計畫(PRISM program),與美國政府的國家安全局共謀,基金會重申了其對保護用戶隱私的承諾。基金會從未在上述計畫中分享個人隱私資訊,同時在此議題上,基金會也詢問維基媒體社群的看法與建議。
Gereon
幾乎所有維基百科的貢獻者都是免費付出的。沒有人因為維基百科上百萬計的條目與圖片而有錢賺。然而,維基媒體運作順利。維基百科持續成長,且也持續改善。
維基百科編輯者,是一群不限年齡也不限職業的群眾:企業家、藝術家、家庭主婦、學生......。他們來自世界各地,他們共同分享一個認知:他們喜歡學習,且他們喜歡分享彼此所學。
— Gereon, 德國 作家與譯者
Sinako
維基百科對我們學生是非常有用的一個網站。就我個人而言,它在下列內容皆給予我幫助:學校的作業、專題、研究以及許多我還來不及提到的。老實說,因為維基百科,我的在學成績才能從良好提升到優異。這正是為什麼我和我的同學們會寫請願信,懇求對於維基百科的免費開放。
在維基百科的幫助之下,世界將能發生重大變革。
— Sinako,南非開普敦Joe Slovo Park鎮,Sinenjongo高中學生
維基百科零點計畫(Wikipedia Zero)志在讓數億名的行動電話用戶免費取用我們各項開放知識計畫,尤其是發展中國家(Global South)的用戶。本計劃與超過23個行動通信商合作,提供維基百科的取用權限給位於非洲、中東、與亞洲,共超過2800萬名的行動電話用戶。
Vibha
要能夠與維基百科的 DNA 相容,關鍵的是在傳達複雜概念的同時,使用對於許多文化具敏感性的圖樣及符號。有些圖樣或符號甚至是對網路2.0世界來說不常見到的。
— Vibha Bamba,維基媒體基金會 介面設計師
Tony
在維基百科上,你必須要在條目中呈現平衡的觀點。你不能存在偏見,你只能使用可靠的來源。維基百科幫助人們找到事物的真相。
我欣賞這點。我現在做了父親,也做了爺爺。我希望維基百科能夠讓我的兒孫輩都有機會將發揮所學,讓這世界變得更好。
— Tony ,暱稱「陸戰隊員東尼」(Tony the marine), 美國亞利桑那州 聖地牙哥 退休陸戰隊
Juliusz
有電腦的人都能夠編輯,但有15%的用戶是透過行動載具使用維基百科,且比例還在成長。維基媒體基金會必須提供更多服務,讓所有可以上網的人都能夠為累積全人類知識的總和貢獻己力。因此,我們推出了一向嶄新的功能:行動用戶編輯。
— Juliusz Gonera, 維基媒體基金會 軟體工程師
時至今日,行動通信已經躍然成為上網的主要方式之一。基金會的軟體開發人員也馬不停蹄的將維基百科的重點編輯功能轉換至網路平台之中。2013年,基金會首次推出讓行動載具可進行維基百科編輯與上傳照片的功能,更多的功能也正在開發之中。
Ravan
如果你有看新聞,你大概會記得之前讀到過阿拉伯之春。對於像我和我朋友一樣的年輕人來說,這是一個新時代的開端。當重大的事件發生時,我們急切的想要知道最新消息,並每秒不停歇的持續追蹤。我們會查手機、臉書、推特。
我那時已經在寫維基百科。我喜歡維基百科,因為它是如此不偏不倚;如果要找到有中立觀點的即時更新訊息,它是最好的參考來源。我會看CNN、半島電視台、以及BBC,尋找最可靠的參考來源。然後我會馬上把這些資料新增上去。
— Ravan Jaafar Altaie, 伊拉克 電信工程師
Iolanda
如果我的祖父有機會看到維基百科,他一定會愛上它。他覺得我們這個在意大利北邊的小村莊--埃西諾拉廖(Esino Lario)--就是世界的中心。在二次大戰之後,它開始收集關於埃西諾的在地歷史--可遠遠追溯到14世紀的文件與檔案庫,甚至是附近山脈與科莫湖(Lake Como)區域的的美景照片。
到了今天,我延續著他傾畢生之力記錄在地歷史與遺跡的使命。不同之處在於現在我有了祖父沒有的工具--維基百科。
— Iolanda, 意大利 米蘭 科學研究與發展總監(Scientific Director and Curator)
Valerie
女性參與MediaWiki、維基百科、以及其他開放源碼專案,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因為她們的觀點很重要--不只是女性,有色族群男女的觀點也很重要。缺乏這些觀點,會使文章刪除、推廣、甚至創建都受到影響。
— Valerie Juarez,維基媒體基金會 自由開放原始碼軟體女性推廣計畫(FLOSS Outreach Program for Women)儲備軟體除錯員(bug wrangler-in-training)
David
整體驚艷中最讓我興奮的部分,就是我有機會幫助他人把知識轉換成圖像,讓人更容易理解,同時我也將這些圖像開放授權,以確保他人可輕易使用。
— David Gómez Fontanills, 西班牙 巴塞隆納 維基人
Michael
對我來說,這個職位真是再完美不過了。這份工作結合了我對歷史、檔案庫、開放源技術與推廣這些領域的熱情。我把我的角色定位在聯繫、幫助具備專業知識的人與具備資訊技能的人兩者跨越彼此的落差,讓這些專業知識能夠被全世界使用。
— Michael Barera,維基人駐點計畫參與者(Wikipedian in Residence)
2013年的一月,Michael Barera被指派到美國密西根州安娜堡(Ann Arbor)的福特總統紀念圖書館暨博物館(Gerald R. Ford Presidential Library & Museum),成為首位的駐館維基人。從2010年起,全世界的藝廊、圖書館、與博物館中,共計有超過50位的駐點維基人。
Amina
過去我總是希望能夠了解關於我家族源流的背景,但這很不容易。如果你查找地圖、或詢問聯合國,我的國家並不存在。許多國際組織並不承認索馬利蘭(Somaliland)的存在。但是若你在維基百科上看索馬利蘭的條目,這是如此的精美而詳實。我覺得我的精神重現於維基百科之中:我能夠研讀歷史、政治、地理、甚至是民間傳說和神話。僅只是閱讀維基百科,就讓我學到關於我的族群如此豐富的內容。
— Amina, 奈洛比 捐款者
Denny
維基數據的目標就是以結構性的方式,收集世界上所有複雜的知識,以使所有人都從中獲益--不論他們是擁有即時資料的維基數據讀者,還是利用這些資料創造新產品以改進現今取用知識方式的工程師。
— Denny Vrandečić, 維基媒體德國分會 維基數據計畫總監
2013年推出,維基數據是維基媒體社群為了創造具分類而包含所有形式之開放、自由且大規模的數位化資料庫。此計畫將為維基百科及其姊妹計畫,各語言版本之間組織與分享資訊的方式,產生深遠的影響。
Walaa
這份作業很棒,而且更適合我們所處的時代,因為我們這一代並不會像傳統作業一樣使用紙張。我的所知所學將在全世界通行。
— Walaa, 埃及 吉薩 學生
全球教育團隊負責基金會發展快速的維基百科教育專案(Wikipedia Education Program),這項全球性的導入計畫的目的,是將編寫維基百科納入學術課程之中。
Juan
我發現在臉書上,有人把我標在一張照片上。我想也許是某次會議的照片吧。結果這是張紐約時報的報紙翻拍,而我拍的照片印在那版的報紙裡頭。
我就想...嗯,如果我沒有用創用CC的授權方式,或者我沒有以公眾領域的授權發佈照片,那我的照片不可能會印在全世界最重要的報紙上頭。我想那是改變我生命的一次重要經歷。
— Juan Ignacio Iglesias,阿根廷 程式設計師
《國際期刊》
最後,維基媒體基金會代表了非政府組織在網路時代能夠達成的劃時代範例。在相對不足的資源之下進行工作,同時不求大型機構的補助而堅持來自群眾捐款的營運模式,基金會不斷在新技術中求應用創新,持續改善世界上數以百萬計的生命。
— 《國際期刊》(Global Journal) 2013年1月號
2012年底,《國際期刊》將維基百科列為全世界傑出非營利與非政府組織中的第二名。基金會在2011年的排名第一。這是第二年此期刊公布排名。
Q
我與維基百科互動過程中,最令我驚訝的是社群歸屬感。那是一種我在其他地方從沒體驗過、對於創意與合作的認真態度。如果有個人想要開始一件事情,其他人會跳下來說「我可以幫你這個那個...。」
— Q Miceli,美國紐澤西州 全素烘焙師
James
我們正在開發的軟體,是能讓用戶視覺化的上傳、編輯、以及儲存維基百科頁面,不需用戶學習「維基語法」:一種十分複雜的標記語言。相反的,他們正在編輯的條目將會看來跟他們要閱讀這些條目時長得一樣,而他們進行的所有改變都會在按下儲存之前就可以看到實際效果--就如同我們在文字處理器上編輯文件一樣。
— James Forrester,維基媒體基金會 視覺化編輯器(VisualEditor) 專案經理
視覺化編輯器,是基金會的旗艦軟體專案,2013年起開始以測試版(beta)的狀態引進到多個維基百科的大型語言版本中。開發人員檢視且翻修了超過1500個的軟體錯誤,並以此改善軟體,這樣的重大貢獻,將能夠簡化維基百科的編輯介面,同時增進編輯社群參與的整體數量。
Jimmy
很難想像在2003年,維基百科僅僅在兩台伺服器上運行--剛開始我是自己管理的。十年過了,基金會持續滿足著透過穩定而讓人信任的基礎設施,支持維基百科的這個角色。能夠讓夢想成真,這都要感謝下列這群人:數百萬名信任我們的捐款者、辛勤工作的專職人員、充滿遠見的董事會成員、以及成千上萬的志工們--尤其是志工們,因為他們不只是管理形塑我們的專案,同時也積極主動的參與基金會之營運。
— Jimmy Wales,維基百科共同創始人
2003年,Jimmy Wales在佛羅里達州的聖彼得堡創辦了維基媒體基金會,為維基百科和其快速發展的姊妹計畫提供了長期、永續的未來。現在基金會座落於舊金山市區,基金會雇用超過170名職員,同時為國際維基媒體社群提供技術面、程式面、財務面以及法務面的支援與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