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PHANTOM-2004/unix-v6pp-tongji-fix

 
 

Folders and files

NameName
Last commit message
Last commit date

Latest commit

 

History

17 Commits
 
 
 
 
 
 
 
 
 
 
 
 
 
 
 
 
 
 
 
 
 
 
 
 
 
 

Repository files navigation

Unix V6 Tongji's Edition for Education

针对IA32架构开发的Unix V6系统。该系统由Chen Hongzhong教授带领多届研究生团队开发完成,是同济大学计算机系操作系统课程教学的重要部分。

纪录:我和学生们的“十年一剑” by Lao Chen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90721215505/http://chenhz.tongji.asia/archives/1231

原文

32年前读硕士时,“操作系统”是学得最糟糕的一门课。学完后,每个名词都知道,但对操作系统内部如何运转,完全是一头雾水。虽然如今计算机已大大普及,但相信大多数学生在学完该课后,仍然不清楚操作系统具体是如何运转的。

20年前我自己开始讲授操作系统课,选用的教材是尤晋元教授所编《UNIX操作系统教程》。越用越觉得这是一本好教材,它不是泛泛讲原理,而是深入解剖了一个操作系统。虽然所剖析的UNIX V6如同一只小麻雀,整个内核只有8千多行代码(而windows有3千万多行,Linux也有上千万行代码),但它五脏俱全。对这只小麻雀的五脏六腑,翅膀肌肉、神经、淋巴都彻底解剖清楚后,再去理解其它鸟的原理就容易多了。相反,如果仅向学生介绍世上各种各样鸟类的翅膀、尾翼和器官,那么,学生很容易重蹈我们的覆辙:知道某种器官在鸟类中有多少种类型,但就是不知道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与翅膀、尾翼之间是如何联动、如何协调的。

按说,有了这样一本讲授具体操作系统的教材,学生学起来应该容易了,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由于UNIX V6只能运行在早就已消失的古老机器上。学生无法在该机器上做UNIX V6内核的实验,更无法通过修改UNIX V6内核来加深理解。那么,能否改用其它操作系统作为实例来深入讲解呢?Windows很普及,但因其开放程度不够;Linux倒是完全开放的,但规模也太大,不合适作为本科阶段教学对象。

大约9年前,我萌生了将UNIX V6移植到PC机上的想法。于是开始从我校的推免生中挑选基础扎实、对操作系统理解较好、并对之有浓厚兴趣的学生来做这一工作。前后有五届(共6名)非常优秀的学生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来。大约花了二年半时间,完成了移植工作。为了能让学生更容易理解代码,又用面向对象的思想重新进行了设计,并用C 加以实现。因为尽可能地遵循UNIX V6的思想和算法,因此,我们将新系统命名为UNIX V6 。为方便学生自行修改UNIX V6 ,又专门为它开发了一个集成环境,学生可以用它来修改、编译、调试V6 内核。如今,绝大部分工作都已完成,并已在课程中鼓励学生去试用,以听取修改意见。

前后参与这项工程的有六名极其优秀的硕士生,他们现在分别在微软总部、谷歌、摩根斯坦利、美国国家仪器、法国等公司工作。我在为这些优秀学生自豪的同时,也向他们表示深深地感谢,感谢他们以聪明才智和巨大付出帮我圆了这个梦,同时为操作系统教学作出了出色的贡献。

精选评论

Wu Yuqi: 陈老师,今天听完您的最后一节课,更加坚定我想要登上讲台成为一名教师的想法。在您的课堂上,您不光是教授学科的知识,而是将自己的丰富人生经历与人交流,产生思想的火花,并且抱着一心想着是把人生的感悟传授给学生,好让学生的人生之路更加宽阔平坦的心愿,这一切都是您这门课给予我的领悟。我一直觉得苦难使人成长,看到您的经历,我觉得虽然苦难很长,但您一直用您的心去感受着这个纷杂的世界,并且用力地感恩着,热爱着生命。希望以后还能看到您的博客,谢谢老师。

chenhz: 小吴,你好!临出发去欧洲之前,看到你对我夸奖分外高兴。尤其听到有学生通过这门课更坚定了做教师的决心,对一个老师来说,还有什么比这回报更令人快乐的呢?只要你内心中热爱教师这个职业,下定决心,一定能成为一名好老师。

Yuanji Wang: 来这里给陈老师“十年一剑”的心血打气,Unix v6 的发布不仅仅完成了陈老师的梦想,同时也是我整个本科以及研究生生涯的再次的总结。很庆幸当初能够选修到陈老师的操作系统课程、在研究生阶段师从陈老师,并有勇气以此项目作为毕业论文。 操作系统确实是个很神奇的东西,它很值得你去再三的反复推敲与思考,每次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后再次重新审视过去的理解,你总能从中找到一些新的东西,抑或是突然发现过去的理解可能有所偏差。 对于操作系统的理解,不应仅仅只是系统本身,他涵盖了对整个计算机系统运作的理解与认识。以操作系统作为切入点,我可以站在一个系统内部的角度从上至下,由硬件层到软件层去理解整个计算机学科,就好象你站在了钟表内部,明白每个螺丝齿轮的作用,知道他们是如何协同工作,如何达到计时和闹铃的功能的,一切都一目了然。 前段时间还和同事聊起关于操作系统的话题,重新有机会拾起当初点滴,感触颇多。陈老师就很“适时”的发布了UnixV6 ,这大概算是一种不大不小的巧合与机缘吧。

chenhz: 王元佶:谢谢你的留言。有人说,能培养出超越自己的学生的高校老师才是一名好老师。虽然你是自身优秀而非我的培养,但我可以骄傲的说自己是名好老师了,呵呵。 再次感谢你以自己的智慧和努力为V6 做出的出色贡献! 顺便向你抱怨一下,由于你在我那篇“最后的名士”留言中的忽悠,至今还有人问我,是否还会举办“计算机老师讲历史”的讲座。

其他记忆

你知道陈老师以前在同济多响的一块招牌。过道和教室后面都是站着上课的学生。那时候没有PPT,老头都是粉笔手画流程图,用大图纸手绘流程图挂着。我原来不是老陈的学生,偶尔听了一次老陈的课,叹为观止,觉得自己大学本科的操作系统白学了。那时候他正带着一群硕士生做v6 ......(截取自fy的回忆,经过gty删改)

参考运行环境

当前代码已在以下软件环境成功运行:

Arch Linux

  • GNU/Linux 6.8.7-arch1-Adashima-T2 PREEMPT_DYNAMIC
  • gcc version 13.2.1 20240417
  • GNU gdb 14.2
  • cmake version 3.29.2
  • GNU Make 4.4.1
  • QEMU version 9.0.0 (qemu-system-i386)
  • KDE Plasma 6.0.4 (Wayland)

Debian 12

  • GNU/Linux 6.1.0-21-amd64
  • gcc (Debian 12.2.0-14) 12.2.0
  • GNU gdb (Debian 13.1-3) 13.1
  • cmake version 3.25.1
  • GNU Make 4.3
  • QEMU version 7.2.9 (qemu-system-i386)
  • KDE Plasma 5.27.5 (X11)

更新记录

2024更新

Unix V6 看上去是2008年开发完成的,至今(2024年4月30日)已有差不多15年历史。其部分设计偏老旧,难以在现代计算机上运行。同时,该系统存在诸多可优化的地方。

在完成本科毕业设计项目的同时,GTY 对 Unix V6 进行了一些改动,让其可以在更现代化的环境下运行,并改善了系统内的部分设计。

下面将对被更改的部分做详细说明。

编译系统

原来的编译系统完全基于 Makefile。现将编译系统改为 CMake 和 Makefile 混合使用。其中,Makefile 用于处理交互指令,其控制 CMake 完成编译构建等工作。

优化后,编译运行不再需要像以前那样配置环境变量,并在多个快捷方式中跳来跳去。

VSCode 配置文件

考虑到更多人喜欢用 VSCode 做开发,现向项目中加入 VSCode 配置文件,包含 C 头文件搜索路径以及调试器启动参数。

见文件夹:.vscode

虚拟机变更

虚拟机从 Bochs 换成 QEMU

虚拟机运行内存从 32M 提升到 64M(内存这个改动好像没什么意义)

文件系统模块排布变更

原来的版本限制内核文件不能超过 99K。事实上,老版本系统的大小已经刚好卡住这个值了。一旦添加新功能,内核大小很容易突破这个上限,导致内核无法被完整加载。

通过将文件系统 INode 及以后的区域整体后移,我们将内核大小上限扩大到了 398 个盘块,即 199K,暂时看足够使用。

存放内容 变更前存放盘块 变更后存放盘块
启动引导(boot.bin) [0, 0] [0, 0]
内核(kernel.bin) [1, 199] [1, 399]
SuperBlock [200, 201] [400, 401]
INode [202, 1023] [402, 1223]
Data [1024, 17999] [1224, 18199]
Swap [18000, 20159] [18200, 20359]

特别注意:文件系统排布变更后,往届同学在《操作系统课程设计》作业中制作的文件系统编辑器将无法直接使用。需要将其中与盘块位置有关设置更新后才可参考。

代码变更:

// git diff ./src/include/FileSystem.h
-       static const int SUPER_BLOCK_SECTOR_NUMBER = 200; 
        static const int SUPER_BLOCK_SECTOR_NUMBER = 400;   

-       static const int INODE_ZONE_START_SECTOR = 202; 
-       static const int INODE_ZONE_SIZE = 1024 - 202;  
        static const int INODE_ZONE_START_SECTOR = 402; 
        static const int INODE_ZONE_SIZE = 1224 - 402;  
 
-       static const int DATA_ZONE_START_SECTOR = 1024;   
-       static const int DATA_ZONE_END_SECTOR = 18000 - 1;  
-       static const int DATA_ZONE_SIZE = 18000 - DATA_ZONE_START_SECTOR; 
        static const int DATA_ZONE_START_SECTOR = 1224;   
        static const int DATA_ZONE_END_SECTOR = 18200 - 1; 
        static const int DATA_ZONE_SIZE = 18200 - DATA_ZONE_START_SECTOR; 

// git diff ./src/mm/SwapperManager.cpp
-unsigned int SwapperManager::SWAPPER_ZONE_START_BLOCK = 18000;
 unsigned int SwapperManager::SWAPPER_ZONE_START_BLOCK = 18200;

PE Parser

原版PE Parser假定了每个段的名字和位次,但新版编译器不一定遵循该规范,导致可执行程序可能无法正确加载。新PE Parser改用字符串匹配的方式寻找需要的程序段,以解决该问题。

此外,原 PE Parser 部分代码存在错误,已对部分问题进行修复。

见:git commit

新增支持:ELF

考虑到 ELF 是 Unix 家族正统的可执行文件格式,且 GNU/Linux 下的 GDB 加载 PE 格式文件会出问题,特实现 ELF 格式加载器。

Splash

开机时闪烁开屏图片。

img

可以在 src/CMakeLists.txt 里禁用。

PSE

在启动引导过程中,启用 CPU PSE 功能,以支持 4MB 大页映射。

参考:https://wiki.osdev.org/Paging

VESA

使用 VESA 控制显示屏,并在其上实现一个显示空间更大,色彩更艳丽、支持屏幕滚动的控制台。

目前这版的 VESA 驱动仅在 QEMU 平台测试成功,不保证在其他环境下的准确性。

目前,VESA 显存映射空间被放置在内核区的 128MB 位置(即 3GB 128 MB 处),显存总大小约为 2MB。

VESA 支持可以在 src/CMakeLists.txt 内手动开关。

原版(CRT) 新版(VESA)
img img

DMA

原来的代码并没有手动开启 DMA 功能。可能是因为 Bochs 默认启用了,于是之前的代码一直没出错。

QEMU 模拟的芯片组默认关闭 DMA 功能,需要手动开启。

libyrosstd

引入来自 https://github.com/FlowerBlackG/YurongOS/blob/master/src/lib 的基础库代码。该库拥有更强的功能与更好的性能。

例:

  1. 使用参考(抄的)自 glibcstrlen 函数,一次性可以判断 4 个字节。
  2. 支持快速内存拷贝的 memcpy,在入参整齐时一次性拷贝 4 字节。这个改进可以很大程度提升 VESA Console 的滚屏体验(其实可以考虑使用AVX或SSE指令进一步加速)。

About

patch for radical build...

Resources

Stars

Watchers

Forks

Releases

No releases published

Packages

No packages published

Languages

  • C 77.5%
  • C 18.4%
  • CMake 2.2%
  • Other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