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 Text:
征和元年,夏,大旱。
三伏天的长安,空气中浮动着令人抓狂的燥热,不得已,年迈的天子举身前往建章宫的凉殿避暑。
具有宁神功效的熏香在层层叠叠帷帐中弥散展开,本就愈发多疑且中了暑气的天子终于能在这炎热的夏日静心闭目,偷得一时安宁。
自从那人离奇去世,不,是消失后,宫中经常出现异象,比如竹简上无端多出一行字,洁净的地板上出现陌生的头发,再比如,偶然掉落在角落的玉佩……
这个随身玉佩,是大司马大将军的?当时陪侍在天子身边的宦者和宫人们私下偷偷议论着,可是,大司马大将军不是已经去了?
说到大司马大将军的死就是另一个谜了。
十四年前,元封五年的夏天,天子一行人在泰山封完禅就匆匆赶回甘泉宫,在泰畤坛祭祀天神,数日闭门不出。之后,大司马大将军就出殡了。
有人猜测天子着急赶回来是为大将军祈福,可惜未能成功,却也是不负君臣一场。至于民间小道就传得离谱了,据说有所谓知晓内情的人透露,大将军根本没有跟着回来,棺椁里更是空无一人。
这种危言耸听的传闻真信的人不多,却依然被坊间津津乐道,尤其是当今天子对大将军的死讳莫如深,从葬仪到起冢细节都透露着诡异,腹诽的人渐渐多了起来。
是羽化登仙了?叛逃了?还能是被天子杀了?杀了也会有遗体的啊,就是喜欢编故事的说书人一时也编不明白。于是关于大将军死因的流传版本逐渐多了起来,到后来都有了十七八种,可每个都不能自圆其说。
“哎。”
是一声叹息,昏迷的刘彻又听到了。他记得这个声音,又轻又柔,让他想起卫青少年时曾伏在自己身侧,执扇为天子去暑。刘彻看着少年认真的模样,忍不住伸手在他腰间捉弄他,卫青想推开又不敢,不得已轻笑出声,然后倒在他怀里,身体也是又轻又柔。
这已经不是在他死后第一次听到了。每当刘彻觉得他一直在自己身边陪伴着,睁眼却发现一切只是幻觉。不过那声音,他永远不会记错。
元封五年的泰山山顶,天子和群臣都在各自帐中休息。突然电闪雷鸣,有侍从看到天空中一个圆形的、闪着红色光芒的未知物,像火流星一样滚落下来,砸在了大将军的帐上。然后,然后,无论是这个火流星还是帐里的一切都消失不见了。
天子知道后直骂荒诞,急诏了随行的太史待诏落下闳等人寻问天象。他们多猜测这是飞火或天闪的一种,可是这消失的人和帐却是无任何可能的解释。最终无能为力,他们只能建议天子虔诚祭祀神明,也许能求得一个答案。
“仲卿,你到底在哪里?”刘彻梦里又一次问道,他向虚空中伸出手。
这个问题已经困惑他十四年之久了。
从泰山回来,他就去甘泉祈求神明,然而并无结果。后来柏梁台起火,他只好听从了公孙卿的建议,复起建章宫。千门万户,都在等着他回来。
随后,未央宫诡异的事情多了起来,直到刘彻见到竹简上平白多出来的一句“未见君子,忧心忡忡。既见君子,我心则降”。
《小雅·出车》,这是他亲自教给他的,也是藏在给他的诏书里的,除了他还会有谁。刘彻欣喜又害怕,是他回来了吗?呵,又是那些别有所图的宫人冒充他的字迹在装神弄鬼。
刘彻亲自动手用小刀一片片削去了这行曾经刻在他心上的诗,宫里的宫人也被他换了一拨又一拨,于是,再没出现新的字迹了。
虚弱的天子睡得极不舒服,他在榻上翻了个身。刘彻还没忘记那声熟悉的叹息,想努力睁开眼睛瞧瞧,隐约间看见一个朦朦胧胧却又倍加熟悉的身影。
目光自下而上。
腰间,居然有佩剑?什么人居然敢带佩剑进宫?刘彻心中一凛。
再往上,直到出现了那人的脸。清矍俊朗,和他消失前一模一样,时间没有在他的脸上刻下岁月的痕迹。
是你。
卫青察觉到刘彻似乎看到了自己,有些惊慌失措。此时刘彻暑气未消,身体还很虚弱,睁不开眼也出不了声。卫青想上前扶他,却还是停住了这毫无意义的动作。
“来人,快来人。”刘彻终于喊出了声,立马就有侍从破门而入。
“该结束了,陛下。”卫青解下了刘彻曾经送他的佩剑,已经来不及递出去,哐当坠落在了地上。
人却消失了。
“陛下,没有看到任何人。”及时赶来的侍从们跪了一地,祈求天子的怒气千万不要牵连自己的性命。
“滚,都给朕滚。”刘彻发完火,捡起了地上的剑仔细端详。
还是他。
为什么不肯见朕?刘彻自忖自他消失以来,自己是做得过分了些,可这还不是因为他。还不是因为他,阴魂不散,平白折磨着自己,却连见一面都不肯。
朕是天子,总有办法,总有办法的。对了,把他生平去过的地方都大搜一遍。
“哎。”还是来自同一时空的叹息。
或许,只有疾病和死亡的瞬间才能让他们再次相见。
十一月,天子发三辅骑士大搜上林,闭长安城门索,长居月余。
巫蛊始起。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