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离石区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离石区
市辖区
离石一隅
离石一隅

离石区的地理位置
坐标:37°30′43″N 111°07′44″E / 37.51194°N 111.12901°E / 37.51194; 111.12901
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
隶属行政区山西省吕梁市
政府駐地莲花池街道
面积
 • 总计1,323.66 平方公里(511.07 平方英里)
人口2020年[1]
 • 常住456,355人
 • 密度345人/平方公里(893人/平方英里)
 • 城镇335,285人
时区北京时间UTC 8
郵政編碼033000
電話區號358
車輛號牌晋J
行政区划代码141102

离石区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山西省吕梁市,是吕梁市市辖区,市政府所在地。位于山西省中部西侧,吕梁市中部。总面积1339平方公里。區人民政府駐龍山路769號。

建制沿革

[编辑]

离石,战国为赵离石邑;秦属太原郡。

西汉置离石县,属西河郡。唐《元和郡县图志》载:“县东北有离石水(今北川河),因取名焉。”;东汉永和五年(140年)西河郡治迁此,灵帝末郡县俱废。

三国魏黄初二年(221年)复置县;晋属西河国,永兴元年(304年)匈奴左部帅刘渊起兵反晋,建北汉政权,置都于离石;后燕置离石护军;北魏明帝置离石镇;北齐天保三年(552年)置昌化县;北周建德六年(577年)县改石州。

隋大业初改离石郡;唐武德元年(618年)复改石州,天宝元年(742年)改昌化郡,乾元元年(758年)复改石州;北宋至金,县名俱称离石,属石州;元中统二年(1261年)县入石州,三年(1262年)复置县。

明洪武三年(1370年)县入石州,隆庆元年(1567年)蒙古陷城之后署州事太原府同知李春芳因石、失石音相同,嫌其不祥改为永宁州,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永宁州并入汾州府;清朝一代二百多年没有变化。

直到民国元年(1912年)改永宁县,民国3年(1914年)复改离石,民国7年(1918年)三月分设离石、方山二县,民国30年(1941年)析置离东县,民国35年(1946年)并入离石。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离石县属兴县专区;1952年撤销兴县专区后,划归榆次专区(后改晋中专区);1954年离石、方山合并,县名改离山县;1958年离山、中阳合并,县名复改离石;1971年5月吕梁地区成立后,原离石县迁驻柳林,新置离石郊区;1971年10月,离石县改为柳林县,离石郊区恢复为离石县,离石县城成为吕梁地区驻地;1996年5月离石撤县设市,离石县改为离石市;2004年6月吕梁地区撤地设市,离石市更名为离石区,属吕梁市管辖。

行政区划

[编辑]

离石区下辖7个街道办事处、2个、3个[2]

滨河街道、​凤山街道、​莲花池街道、​城北街道、​田家会街道、​交口街道、​西属巴街道、​吴城镇、​信义镇、​红眼川乡、​枣林乡坪头乡

人口民族

[编辑]

2020年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離石區常住人口為456355人。[3]

地理概况

[编辑]

离石处于吕梁山脉中部,多沟壑、黄土梁峁。全区地势东高西低,有山地和丘陵两种地形。东部山脉有云顶山、狐爷山、陈家地山等,海拔均在2000米以上;东南部山地主要山峰有天顶山、起云山等,海拔在1900——2000米之间;位于区境东北部的骨脊山,海拔2535米 ,为该市最高峰 。中部和东部为丘陵区 ,地形破碎,黄土复盖较厚;丘陵间多谷地,土地肥沃,水源充足,人口稠密,为全区主要农作区。主要河流有北川河、大东川河、小东川河等,汇入三川河后穿城而过,经柳林县注入黄河。全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降雨量550毫米 。气温不高。

名胜古迹

[编辑]

景点概况

[编辑]

安国寺

[编辑]
安国寺于成龙匾额

位于离石市西12公里处,创建于唐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

凤山道院

[编辑]
凤山一角

凤山道院位于离石区北的凤山腰间,原名“天真观”。

白马仙洞

[编辑]

位于离石区东南25公里处的九凤山麓。

参考文献

[编辑]
  1. ^ 国务院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中国人口普查分县资料—2020. 北京市: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22-07. ISBN 978-7-5037-9772-9. Wikidata Q130368174 (中文). 
  2. ^ 2023年离石区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2023-06-30 (中文(中国大陆)). 
  3. ^ 中國: 山西省 (地级行政、县级行政区) - 人口统计,图表和地图. www.citypopulation.de. [2023-09-03]. 

外部链接

[编辑]